评论主题:
巧遇[藏友日记]
评论对象: cjiyou | 2013/10/10 23:01:00
评论言论:
评论对象: cjiyou | 2013/10/10 23:01:00
评论言论:
渊源 我从1983年开始喜欢集邮,那可能是当时我们这一代人最流行的爱好。经常去的是北京三里屯的邮亭,这里有一个自发的邮票交易市场,每天都集中一些邮商和集邮爱好者在这里交易,尤其是新邮发行的日子,就会热闹异常。那时的邮商基本上都是兼职的,还要在单位上班,有些是长期泡病假才出来混。如今身价过万的庚申猴票,当时不过两块五,其价值是无论如何超不过≪梅兰芳≫,≪关汉卿≫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成为了神话。 九七年的邮市崩盘,让很多人告别了集邮。那些曾经代表财富的花纸片,一夜之间就变成了废纸,无人问津。 之后便是漫长的收藏空白期,直到对老银元开始感兴趣。我集邮的爱好也是受我祖母的影响,她从民国就开始收集钱币和邮票。八十年代钱币收藏好像影响很小,钱不够花,根本留不下来,老版人民币也没有从各种渠道流出,老银元也是要兑换给银行,私下里交易是有风险的。 说到和银元的渊源,就要提一下我的祖父。我祖父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抗战爆发前就职于上海中央造币厂,具体做什么职务以前不清楚。后来结识了中央造币厂雕模师周志钧老先生的嫡孙,旅美艺术家周光真先生,他帮我联系了上海造币厂博物馆的张耀群老师。张老师电话里告诉我,我爷爷当时的职务是机电室技佐,月薪180块大洋。技正和技佐这种称谓现在台湾还在沿用,相当于正副总工程师。 祖父对于造币厂的经历谈得很少,在离开造币厂后就职于重庆兵工厂,职务至代总工程师,也在老蒋视察兵工厂时候被接见过。对于造枪炮的经历他更为在意,经常给我讲造炮,试炮的故事,我想那段抗战最艰难的日子,投身于民族解放的事业,对于我祖父的人生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一段时光。 记忆中祖父讲过造币厂的事情有两件。造币厂的工资待遇在当时是很高的,周先生的祖父是雕模师,技正职务,每月可以拿到260块大洋,普通工人也可以拿到25块大洋的薪水,所以高薪养廉的意图明显。那时的保安手段既没有监控录像,也没有安检系统,那么靠什么防盗呢?除了搜查夹带,就靠门卫的一双肉眼。门卫是佩枪的黑衣警察,眼光很毒。下班的时候站在门口,监视着涌出的人流,发现可疑的人,叫到一边,不配合就一记耳光扇过去,一块大洋从嘴里掉出来,人马上被抓走。最难得的是从来没有打错过。正是因为门卫的鹰眼和这份高薪的职业不值得冒险,才让造币厂生产秩序稳定。 还有一件事情就是造币厂成立后买来了印花机,那时是垂直印压,压力非常大,现在的资料显示达到160吨。试机的时候因为不懂,结果巨大的压力把印花机打进地里面。后来正式开工前又重新浇筑了地面,使其扛得起印花机压力。现代造币改进了工艺,改为水平方向印花,不再是垂直打击,改进的结果是在任何楼层都可以生产,而不是按传统技术只能在一层工作。 民国二十一年船洋是上海中央造币厂正式投产的第一个品种,因为其容易引起的误会被回收。据我祖父讲,后来造币厂因为没有钱发工资,厂长就签字把封在库里的银元支付薪水,其中就包括停止发行的三鸟。因为当时社会上三鸟已经成为部分人的收藏品,大概四块大头换一枚三鸟,所以工资里面领到的三鸟很多被保存起来,我祖母收藏的银元里,船洋只有二十一年的,且是原封包装,就是那一批从中央造币厂当工资发放流出来的。虽然具体流传出来的总数目不详,但是目前三鸟好品很多,恐怕和那次工资发放不无关系。 上世纪九十年代古玩城还有不少玩大头的币商,我曾经去逛的时候询过价,回答说带鸟的船洋70收,普通的船洋50收。看来这一行切漏是个传统的手法,一直保留到现在。很多家庭都有银元传世,年轻人尽量应该传承下去,而不是换点钱吃喝完事。可是如果都不转让,那收藏者就更买不到好品传世的银元。这就是一种矛盾,也注定老银元积藏之路与现代币相比,更要靠机缘和远见。 祖父母先后离开我差不多二十年了,至今看见他们留下的藏品,都有一种与他们交谈的感觉。可惜玩银元太晚,现在的很多问题无法向祖父求证。造币厂博物馆的张老师在给我的电话里,我能听出他对于找到老员工家属的期待,期待能获得更多的史料,因为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已经太少了。 每一块银元,都有自己的故事,见证了中华民族那段波澜壮阔的苦难历史。收藏银元,不仅是品相价值,更是对历史记忆的保存。时代的变迁,因为有这些老物件的存在,永远不会将现在和历史割裂开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