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切换浏览模式

炒邮网论坛网友视点各路文摘 → 费解,《小满》邮票中竟现复合器具

关闭 帖子评论
选取类型: 中立 支持 反对
观点标题: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观点内容:
(不支持HTML)
  1. 请以客观、真实地作出评论,并注意语言文明;
  2. 观点发表后不能作出更改;
您是本帖的第 49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费解,《小满》邮票中竟现复合器具
5201314
帅哥哟,在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27958
积分:268742
圈子:参与的圈子
注册:2003年10月9日
楼主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费解,《小满》邮票中竟现复合器具

 中国集邮报

在中国古代农耕文化中,小满节气与蚕桑活动紧密相连。清顾禄在《清嘉录》中记载:“小满乍来,蚕妇煮茧,治车缫丝,昼夜操作。”描绘了小满时节蚕农们忙碌的生活场景,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丝织业的发展和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016年5月5日,中国邮政发行2016-10《二十四节气(二)》一套6枚,其中(6-2)T“小满”邮票的内容与《二十四节气(一)》中的“谷雨”图案上的养蚕场景相呼应,描绘了蚕在小满节气里逐渐完成结茧,养蚕人开始用丝车缫丝的劳作场景。经比对,《小满》邮票图案源自《天工开物》《乃服》中“治丝”“调丝”二篇的插图。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明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详细论述了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其《乃服·治丝》篇:“凡治丝先制缫车。其尺寸器具开载后图。锅煎极沸汤,丝粗细视投茧多寡。”“凡茧滚沸时,以竹签拨动水面,丝绪自见。提绪入手,引入竹针眼,先绕星丁头(以竹棍做成,如香筒样),然后由送丝竿钩挂,以登大关车。”所配插图《治丝图》,对星丁头、送丝竿的位置做了标注。根据图文介绍,丝车缫丝的操作过程为:根据所需丝线的粗细投放适量蚕茧在锅中煮沸,用竹签拨动水面捞出丝头,引入竹针眼,绕过导丝滑轮“星丁头”,再由送丝杆钩后,绕在缫车的绕丝部件上。脚踩踏板,通过连杆传动使绕丝部件转动将丝线绕在上面。

《小满》邮票图案中呈现的景象与《治丝图》相当,只是换成一位女工在整理绪丝,邮票图案中多了一套调丝的装置。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天工开物》的《乃服·调丝》篇,“凡丝议织时,最先用调。透光檐端宇下以木架铺地,植竹四根于上,名曰络笃。丝匡竹上,其旁倚柱高八尺处,钉具斜安小竹偃月挂钩。悬搭丝于钩内,手中执篗旋缠,以俟牵经织纬之用。小竹坠石为活头,接断之时,扳之即下。”对调丝的装置和方法作了介绍,并配有插图《调丝》。根据图文介绍:准备丝织时,先要调丝,将缫成的丝线套在“络笃”上,在旁边高处安装一根倾斜的竹杆,一端放一个半月形的挂钩,把丝线悬挂在钩内,转动手中的篗(绕丝棒)将丝线绕在上面,供后道牵经和织纬之用;竹杆的另一头挂吊一小石块作为活头,相当于一个杠杆,拉动挂钩侧的绳子,挂钩就降下来,可处理丝线。

丝车缫丝是从蚕茧中获取丝线,调丝是将丝车上脱下的生丝转络到篗上,提供给后续的整经、卷纬、漂染等工序。“缫丝”和“调丝”是二道不同的工序、使用不同的器具。《小满》邮票图案中将二组器具组合在一起,令人费解。

来源:中国集邮报

作者:袁农基

编辑:高阳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25/2/28 17:20:00
回到顶部

沪ICP备05057691号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