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奥运冠军陈艳青。(资料图片) 中新社发 汤彦俊 摄
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雅典奥运冠军陈艳青。(资料图片) 中新社发 汤彦俊 摄
荣誉、名气、地位,全都有了,还缺什么?29岁的陈艳青说:“我还有追求,追求为国争光。”底气十足,一如她稳稳地将杠铃举过头顶。
陈艳青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举重58公斤级金牌得主。现在,她是苏州市体育局副局长,是苏州大学在读硕士生,2005年退役后又复出,为的是再战一届奥运会,对于现在的身份,她强调,“我是一名运动员。”
多面陈艳青,多少责任担肩头。
女 孩
退役,是为了换一种生活方式。
离开举重的日子里,陈艳青留长发、爱逛街,父母希望她赶紧找个中意的男朋友,解决人生大事。
以前,每天都穿白色汗衫加举重服,即使没穿厌,看都看厌了。而退役后,她一口气买了很多花花绿绿的衣服,颜色很亮眼。可是,一旦复出,陈艳青将这些衣服统统压在箱底。她的眼里,没有色彩,只有奥运。
多年前,一个名叫安德鲁的老外追求陈艳青,她比赛到哪,他就捧着鲜花跟到哪。婉言拒绝后,陈艳青一点也不遗憾,反过来劝解父母,一切以奥运为先。
学 生
“离开了体育,运动员什么都不是。”外人说这句话,陈艳青偏要证明,自己有学习的劲头,有知识的积累。
现在,陈艳青在苏州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专业是心理学,她觉得这个专业能帮助自己更好适应社会。
再度征战奥运,心理学正好派上用场。陈艳青坦言,自己的优势,就是经验和心理。
赛前,陈艳青的眼中看不到任何人,端坐在一旁,眼神怔怔地,足足有10分钟。走上举重台,她长吁一口气,稳稳提杠,6次试举无一失误。后场的教练都说,只要看到陈艳青提杠,就知道十拿九稳了。
问她赛前在想什么,陈艳青笑笑,“技术。”她没有透露更多细节。但她承认,心理学帮了忙。“如果那时候,我和你打招呼,那我就完了。但是你看,比赛一结束,我就特开朗,爱说话。这就是自我调节。”
奥运当前,入场券还没确定的情况下,你不会看到一个紧张兮兮的陈艳青。陈艳青悄悄透露,“10年前,一个月会有10次情绪问题,特烦躁,不想练。现在,一个月有3次,就已经很多了。我的抗压能力强多了。”她咯咯笑着。
选 手
在现有身份中,陈艳青将“运动员”放在第一位。“回到国家队,我就是一名普通的运动员,我要听从教练指挥,我有义务去帮助小队员。”
她又同其他年轻运动员不同,特别独立。
她能及时将训练感受同教练曹新明进行沟通。赛前,她不用曹教练端茶送水、披衣服毛巾。上场比赛,她也不用曹教练亲自站在出口处,指挥加油。她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周末她不逛街,就窝在房间里研究技术。晚上她不上网、不看电视,忙着治疗放松。平时不打扮,根本没有那份心思。努力、责任、纪律这些基本要求,根本无须教练向她反复强调。
官 员
现在,陈艳青多了一个头衔——苏州市体育局副局长,是全市最年轻的副处级干部。
陈艳青快言快语,“奖励给我的房子,我到现在都没去看过,更别说装修了。票子、房子,这些物质奖励对不少金牌选手来说,并不稀奇。”
既然是干部,就得有干部的样子,“我更成熟了。”陈艳青说,“以前,我考虑更多的是自己,现在,我考虑更多的是国家荣誉。”
在体育局,陈艳青不仅要管举重,还要抓其他各项体育赛事。说起近年来苏州承办过的全国体育大会、十运会单项比赛、跳水世界杯等,她如数家珍,语气里充满自豪。
她还是党代表,参加党代会对她而言是一次特殊的经历,“同其他代表在一起,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少,感觉自己的社会责任更重了。”
穿上正装,陈局长没有什么官架子,“我仍然在不断学习”。
有机会的话,她想会一会刘翔,“他怎么抗压、怎么保持状态的,我想和他交流一下心得。”末了,陈艳青在记者面前道出了心声。
(记者 陶邢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