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总部位于伦敦的慈善机构卫尔康基金会将于明年1月起在香港呈献国际文化项目《疫症都市》。是次项目在包括纽约、伦敦及日内瓦在内的全球性都市举办,以支持当地本土对话,讨论传染病预防及疾病如何在物理、社会与文化上塑造一座城市。香港的《疫症都市》将探索香港应对流行病的经验,以及这些疾病对香港社群带来的文化及社会冲击,这也是卫尔康基金会首次于亚洲举办此类项目。
香港的项目覆盖全城,邀请了六个本地艺术、文化及历史合作伙伴讲述过去城市与传染病之间发人深省的故事——从19世纪的鼠疫到2003年的非典爆发——及其对社会的冲击。一月对公众开放的项目包括在香港科学馆举办的非典主题的座谈会,以及在大馆—古迹及艺术馆举办的展览。 《疫症都市》将呈献多个见解深刻的跨学科系列项目,展期至2019年7月。其他于香港举办的项目还包括由卫尔康基金会支持的艺术家驻场项目创作的作品,包括刚刚于香港医学博物馆完成驻场项目的香港艺术家徐世琪,以及艺术家组合Blast Theory在世界卫生组织总部的驻场项目。《疫症都市》还将与艺术在医院、亚洲艺术文献库、香港医学博物馆、油街实现、大馆以及香港大学核心课程一同合作,展开丰富多彩的深入节目。
大馆当代美术馆:《既远亦近》
此次于香港举办的长达六个月的项目将以大馆当代美术馆举办研究型展览《既远亦近》揭开序幕,由郭瑛策展,于2019年1月26日向公众开放。展览集中探索疾病和传染的心理与情感面向—尤其是与人及其生活方式相关的方面。展览中的历史部分将探讨腺鼠疫的历史背景,揭示这些事件与大馆的关系,以及对日常生活和城市发展带来的永久改变。
《既远亦近》将呈献十名地区内新晋及知名艺术家的全新作品,包括陈翊朗、郑淑宜、郑得恩、卓颖岚、Gayle Chong Kwan、周育正、黎清妍、徐世琪以及王思顺。强劲的展览阵容亦包括八件艺术家专为此次展览特别委托创作的作品,包括由周育正创作的的嗅觉互动作品,激发卫生消毒及习惯养成的概念;郑得恩创作的实验式互动作品将观众带入一场由声音导航的大馆之旅,还将包括表演;以及徐世琪以录像及表演为基础的作品,探索项目名称所暗示的复杂含意。展览还将呈献驻英国艺术家组合Blast Theory的互动装置《A Cluster of 17 Cases》,探讨世界卫生组织如何回应2003年从香港维景酒店爆发出的非典病毒,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首次举办的艺术家驻场项目,由世界卫生组织与卫尔康基金会共同合作,作为《疫病都市》日内瓦项目的一部分。《既远亦近》展期至2019年4月21日结束。
其他合作伙伴项目
除了大馆展览以及徐世琪艺术家驻场项目外,《疫症都市》还将与全城重要合伙伴推出合作项目:
艺术在医院将从2019年1月开始呈献《我的时代》,包括一系列艺术工作坊、展览以及不同活动探索人们对疾病的记忆、经验及想像,并通过小型杂志制作、绘画、游戏以及各种创意活动体现人们对疾病的不同反应。于多家医院举办艺术工作坊将举办至2019年3月,病人与不同能力人士将被邀请到油街实现与社区互动。艺术在医院还将在2019年3月至6月期间在伊利沙伯医院及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的画廊举办两场展览。
亚洲艺术文献库将举办一系列讲座和工作坊,探讨小志作为游走主流视觉艺术外的‘自发作’媒介,从生产和传播上的策略出发,深入了解图书馆如何采取崭新且适切的方法收藏小志。是次活动由文献库与本地和英国的小志工作者共同筹办,当中包括卫尔康馆藏的图书馆员。
除了徐世琪的艺术家驻场项目之外,香港医学博物馆现正设计双语移动应用程式,提供‘太平山医学史迹径’的珍贵资料,并向用户提供史迹径自助导赏地图。该程式将于2019年3月推出。
从2019年3月22日至6月16日,油街实现邀请艺术家潘国灵与白双全创作《感染阅读》,透过文字及艺术创作,在浅阅读盛行的网络时代,重申阅读和知识传播的重要性,并以‘知识’作为媒介,回应‘感染城市’主题。
香港大学核心课程将与卫尔康基金会在多个跨学科项目及活动合作,包括举办围绕‘感染’及相关概念的Jazz Thoughts和Ferris Wheel Lectures。
《疫症都市》由卫尔康基金会创意总监Ken Arnold发起,并由国际文化监制Danielle Olsen联同纽约、伦敦、香港及日内瓦的合作伙伴共同实现。 《疫症都市》由2019年1月至7月举办,呈献各种各样的节目与展览,透过跟香港的合作伙伴包括艺术在医院、亚洲艺术文献库、香港医学博物馆、油街实现、大馆以及The Common Core(香港大学)的合作,阐述在这个紧密连结的世界中,城市在引发与控制传染病中扮演的角色。
来源:新浪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