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春蚕吐丝,流水行地,以形写神,皆出自然。”中国古代绘画史上当此巨赞者,唯有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女史箴图》是顾恺之根据张华的《女史篇》画的一卷插图性画卷。200年前,它还是乾隆皇帝的案头爱物,如今却作为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深藏库房鲜于示人。
中国为何拒收《女史箴图》?
19世纪末,八国联军进攻北京,一位驻扎在颐和园的英军上尉,趁乱将《女史箴图》盗走,那位英军上尉虽然抢到了这幅名画,但却并不了解这幅画的价值。
1902年,他回到伦敦,把《女史箴图》也带回了英国,以25英镑的价格卖给了大英博物馆。
《女史箴图》局部
二战初期,英国在欧洲战场节节败退,亚洲地区的殖民地也岌岌可危,特别是在日本的军队进入东南亚后,那些欧洲的殖民势力更是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在英国的请求下,国民政府向缅甸派出了远征军,支援英国,解除了日本对缅甸的威胁。
英国政府为了感谢中国军队在缅甸解围,想要送一个礼物答谢国民政府。于是他们就给了国民政府两个答谢的选择:《女史箴图》或一艘潜艇。
最终,中国选择了潜艇。作此抉择也是无奈之举,在漫无止境、一切以实用说话的战争年代,国民政府的选择是不难想象的,他们几乎没做什么思考,就选择了有实用价值、对战争、对当时国家有着最大意义的潜艇。
《女史箴图》在大英博物馆展出
在和这次归还机会擦身而过后,《女史箴图》唐摹本从此留在了英国。
后来,由于不熟悉中国画的保存方式,大英博物馆以日式装裱的方式将其裱在板上悬挂。结果,由于材质的原因,古画随着木板的裂开而开裂,导致《女史箴图》被拦腰裁切,明清时期文人留下的题跋都被裁剪下来,切口处也出现了掉渣现象,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女史箴图》局部
《女史箴图》为何如此珍贵?
《女史箴图》是当今存世最早的中国绢画,为东晋画家顾恺之所作,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被誉为中国美术史的“开卷之图”。
《女史箴图》最早即记于米芾的《画史》:“《女史箴图》横卷,在刘有方家,人物三十余。以上笔彩生动,髭发秀润。”
顾恺之
若结合中国文人画的特征,再考察顾恺之的生平与所留画作,可以肯定中国文人画始于顾恺之。而论及将绘画与书法文章相结合的最早作品,非《女史箴图》莫属。
“女史”是女官名,后来成为对知识妇女的尊称;“箴”是规劝、劝戒的意思。西晋惠帝司马衷是历史上有名的“愚帝”,国家大权为其皇后贾氏独揽,其人善妒忌,多权诈,荒淫放恣。朝中大臣张华便收集了历史上各代先贤圣女的事迹写成了九段《女史箴》,以为劝诫和警示,被当时奉为“苦口陈箴、庄言警世”的名篇,流传甚广。后来顾恺之就根据文章的内容分段为画,每段有箴文(除第一段外),各段画面形象地揭示了箴文的含义,故称《女史箴图》,旷世名作由此问世。
此图的原作早已失传,现存的《女史箴图》有两个摹本。一个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为南宋人所摹;另一个就是现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的唐人摹本。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唐代摹本,则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设色绢本长卷,并将原画的神韵高度还原,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不可估量,由于年代久远,原画12段中的前3段已经丢失,现仅存后9段;北京故宫博物院另藏有完整十二幅场景的南宋素描摹本,水平稍逊,但亦有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