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2019年03月18日 上观新闻
“最近沸沸扬扬的中国当代艺术家抄袭事件也让我们深刻意识到,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确实需要通过艺术家个案的深入研究和梳理,才能呈现一个真实、可信,和对中国现代美术发展创作有作用的历史描述。”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杭间3月15日在“先驱之路:留法艺术家与中国现代美术(1911-1949)”展览研讨会上的发言引人深思,他也道出了此次展览的重要意义之一。
由中央美术学院(微博)主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龙美术馆联合主办的“先驱之路:留法艺术家与中国现代美术(1911-1949)”大展, 3月16日至6月9日在龙美术馆(西岸馆)开启巡展首展,展览聚焦20世纪前半叶的留学法国艺术现象,共展出40余位留法艺术家160余件绘画、雕塑作品以及研究资料,参展作品来自近40家公立美术馆、私立美术馆以及家属、藏家的收藏。
留学(包括游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兴起的中国历史、尤其是文化史中最富时代特征的现象之一,中国近代的留学生们成为众多领域的先驱者和奠基人。展览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红梅介绍,在此次展览中呈现的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颜文樑、常书鸿、厐薰琹、吴大羽、常玉、潘玉良等40余位留法艺术家是活跃在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重要群体之一,他们共同推动了20世纪早期中国美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他们既接受了西方学院派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写实主义美术,也带回了西方现代主义诸流派;他们将中国传统书画之外的油画、素描、水彩、色粉等传播深耕到中国,也带回了学院派的教育体系,构成了现在的大学艺术教育体系以及基本的学科设置。“他们是这个领域的先驱者、奠基者、开拓人,现在我们看他们每个人都像是一座座独立的高峰,各自气质鲜明。在中国美术基本面貌的建立中,他们虽然殊途但同归,共同给予了我们思想血液里的现代性基因。”
巴黎圣心院 Church in Paris
1931
布面油彩 Oil on canvas
73×60cm
红衣女子 Woman in Red
约1930-1940年代 Painted circa 1930s -1940s
布面油彩 Oil on canvas
74×50cm
这些留法艺术家尽管学习借鉴西方艺术,但许多作品都表达了对现实和社会的反思,创作出了具有民族性和民族力量的时代巨作。专题策展人江明洋介绍,展览中有许多表现轰炸题材的作品,比如常书鸿的《重庆大轰炸》表现战争对人民造成的灾难和痛苦,其给人的震撼性不亚于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展览中,刘海粟、徐悲鸿的油画,滑田友的雕塑等,都呈现出这些留法艺术家们在西方技法与中国传统理念结合上的探索。“这些艺术家带回来的不是怎么教你画,而是带来了一些艺术上的理论、观点,包括艺术创作的热情,他们也奠定了整个中国现代美术的基本面貌。”
作为展览的联合主办方,龙美术馆为此次展览提供了40余件藏品,值得一提的是,龙美术馆也是收藏留法艺术家作品最多的一个美术馆。其中,常书鸿创作于1936年的《客厅中的姐妹》是龙美术馆馆长王薇刚刚于法国带回的,在此次展览中首次亮相。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金日龙感慨,民营美术馆的发展补充了国有美术馆收藏的不足,“在这种公立与私立美术馆的交叉当中,我们才可以看到美术的希望。”不过,对于留法艺术家的梳理和呈现仍需要进一步挖掘。红梅坦言,原本计划展出51位艺术家,最终仍有六七位有重大影响的艺术家经过努力也没有借到作品,延续这一课题的研究,未来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客厅中的姐妹 Two Sisters in the Parlour
1936
油彩画布 Oil on canvas
164×130cm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做了非常重要的一系列品牌推广活动,但是我更期待它在上海展出。”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李超指出,几乎所有的留法艺术家都是从黄浦江的码头去往法国,他们与上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沉睡在历史中、或者被误读的艺术家资源需要进一步发现和整理。龙美术馆的收藏代表了上海美术馆的力量,加大了上海国际化城市的渊源,但在近现代美术史研究推进的过程当中,上海可以做的事情还有更多。
栏目主编:李君娜文字编辑:李君娜图片编辑:曹立媛
图片由龙美术馆提供 题图说明:徐悲鸿 Xu Beihong 杨仲子全家福 Family of Yang Zhongzi 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