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发生在50多年前的故事。。。
话说1964年第一期《集邮》杂志的“新邮预告”,告知读者一套8枚的“京剧脸谱”邮票将于1964年4月发行。邮票画面为京剧中李逵、鲁智深、张飞、黄盖、孟良、孙悟空、廉颇、窦尔墩的脸谱,预告中还附两枚邮票的图样(见附图)。这条消息,激起许多集邮者的兴致。50年代有些集邮者就建议邮电部发行“脸谱”邮票,当时的《集邮》杂志还刊登了读者设计“脸谱”邮票图稿。即将发行的“脸谱”邮票,满足了集邮者的审美需求。
此后,广大集邮者翘盼数月,此票仍未发行。1964年9月,集邮界传言“脸谱”邮票不发行了。当时有人曾到中国集邮公司询问,营业员不置可否。1965年1月,在人民邮电出版社举行的纪念《集邮》杂志创刊10周年座谈会上,当时的邮票发行局副局长宋兴民介绍了邮票发行情况后,有人借机向宋局长提问:“脸谱”邮票是否发行?宋局长回答:“‘脸谱’邮票撤消,不发行了”。这是邮票发行负责人的答复,无可置疑。撤消发行的原因,宋兴民未作解释。众所周知,当时京剧革命的风势越刮越烈,这套“旧京剧”脸谱邮票那“神头鬼脸”模样,宣扬封建迷信,与京剧革命“唱反调”,落得这个罪名谁也担当不起。当时,《集邮》杂志对此票撤消发行的决定未作只字报道,淡然置之。集邮者对此事也就淡漠了下来。
后来,有人听说北京通县邮局卖“脸谱”邮票。原来,这套《脸谱》邮票只印了6枚就停了机,撤消发行后,将印好的邮票送到通县一家造纸厂,粉碎打浆再造纸。在粉碎过程中,有些邮票飞出墙外,被当地农民发现。农民捡到后,发现一枚邮票竟值4分或8分钱,相当于一两天的工分呢!于是拿到邮局卖给寄信的人。北京集邮者闻讯后,有的到通县找农民买“花脸”邮票。所以此票有少量流市。由于从机器中飞出来,几乎没有品相好的,有的无背胶,有的票面、票背脏污。此后,“文革”开始,集邮遭禁,“脸谱”邮票的收集、买卖也就沉寂了。70年代末期,中国集邮活动复兴,有人就“脸谱”邮票的趣闻问当时在通县工作的朱祖威。朱说确有其事,这家造纸厂名为通县南关造纸厂。当时,由于信息闭塞,朱祖威并不知道身边发生的事,事后才从城里邮友那儿得知造纸厂流出邮票的消息,但为时已晚。有人说朱祖威当时从农民手中买到不少脸谱邮票,实属谣传。
70年代末期,中国集邮者冲破了“文革”前封闭的收集“禁区”,目光开始投向当年讳莫如深的“有政治问题”的邮票。纪20错票、天安门“放光芒”、“公元前”、“一片红”等邮票陆续流市。1980年邮电部发行T.45《京剧脸谱》邮票,又唤起一些集邮者对1964年的“脸谱“邮票收集欲望。但许多集邮者不了解那套邮票流市的历史,对真品相过于苛求而错过良机。当时邮市有人出让1枚1964年脸谱邮票中的孟良,让价500元,由于票面陈旧脏污以及500元的天价,大概未卖出去。进入90年代,包括蓝军邮、“全面胜利”在内珍罕邮票都在邮市或拍卖会上亮相,唯64年“脸谱”邮票难以“露脸”。直到1997年北京翰海拍卖公司拍品中有6种脸谱邮票。据说,后来卖主一枚枚地售出,每枚平均10万元左右。
1964年未发行的脸谱邮票,编号应为“特62”,全套8枚的枚号自352至359,排在1964年8月5日发行的特61《牡丹》邮票之后。特63是《殷代铜器》,于1964年8月25日发行。特62“脸谱”邮票撤消发行后,特62编号由《工业新产品》填补,发行时间为1966年3月30日,比它后面的特63《殷代铜器》竟晚了一年半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