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今天这篇公众号文章是我应朋友之约写的一篇邮文的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发现。现在摘录出来,让大家先睹为快!
此发现为我在大量收集普7 250元邮票的基础上,发现并验证的新特征。
2007年的时候,我通过收集到的邮品实物,发现整版右上角文字铭相对邮票图案的高度存在差异,因此我推断这个票存在不同的制版。这个发现我以《普7 250元票的两种版式!》为题,将这个发现通过普邮网(http://www.puu.cn/thread-5408-1-1.html)介绍给了大家。为了便于查看,我用制图软件在图片上,沿文字铭的下缘画了一条线进入邮票图案(图2),这样就比较直观的看出文字铭的高度与邮票图案之间位置差异。
(图2)
加上辅助线以后,确实很方便大家看出区别,所以此方法经我发布以后,被其他的集邮者广泛用于普7各个面值的分版。
随之而来问题也来了,既然找出了区别,印刷、使用时间上谁先谁后呢?拿什么信息来区分先后?这两个不同的联票,通过仔细观察,纸张质地、邮票图案、刷色以及印刷质量都存在差异。左侧票纸张厚,邮票的正反面光滑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一面光滑,一面粗糙,图案印刷清晰程度欠佳,刷色中绿色偏淡。后侧票纸张厚度适中,纸张正反面光滑度差异不大,均比较光滑,票图印刷清晰度高,刷色偏深,明显印刷质量相比左侧票要高出一个层次。结合手里的收集实物数量,左侧票有大量新票存世,手中收集到的大部分新票都属于这个品种,包括我手里的完整版票,右侧票收集到数量相对偏少。按照先印刷,先使用的一般规则,一般早期印制的品种留存的数量相对少,印刷质量会好一点,在邮政业务消耗的比例会大一些,后期添印品种数量偏大,因各种原因,比如旧币值接近停用存世会多一点的普遍现象。据此推测左侧票后为后期品种,右侧为前期品种。
后来还有一个发现,早期品种和后期品种在下边纸的文字铭方面,也存在一个很明显的差异。这个发现因为早期版式票数量稀少,曾经有邮友还以为早期品种是一个特殊的版式,甚至怀疑其全张枚数与正常的票不同,不过后来随着实物的发现,这个也只是以讹传讹一个没有根据的推测。成都杨展先生在普邮网上以《普7(250元)特殊版式》(http://www.puu.cn/thread-76512-1-1.html)讨论了这个问题。区别是早期版式里面,邮局全张下边纸的第一个文字铭左侧与票图是不齐的,后期都是齐的(图3)。
(图3)
早期票是否存在子模特征呢?
一般发现论证固定子模特征的步骤是这样的,首先发现有固定印刷特征的票,然后判断是否是孤立的现象,因为偶尔的印刷瑕疵也会体现不同,但无法重现。也就是要找出多个样本证明是固定出现的特征,最后才是在邮局全张中落实特征在整版中的位置。
因为“早期版”留存的数量相对少,对子模特征的认定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收集到的实物越来越丰富,发现“早期版”也是存在固定的子模特征。该特征是邮票图案中“”250“的“5”左下不完整,有一个缺口。位置在邮局全张的168号票位(图4)。
(图4)
发现这个子模特征票的经过是这样的,2007年我收集到一个六方联,右上一枚含有这个”5”字缺口特征(图5),但遍查手里的新票,却没有发现第二枚有同样特征的票。初步判断这个特征可能是印刷瑕疵造成的露白。所以我把这个发现以《普7 250元印刷瑕疵》为题发表在了普邮网上(http://www.puu.cn/thread-5428-1-1.html)。发现这个六方联以后,大概过了1年多的样子,在一堆就票里面发现了一个双联信销票,双联中有一枚票再现了这个特征(图6)。这个信销票的发现,是一个重要的佐证,把印刷特征从一个个体差异,向认定为固定子模特征前进了一步。
(图5)
(图6)
后来随着收集此票数量的进步,终于在一个上海邮友手里购入的一批普7联票里面发现了含有此特征票的联票(图7),进而确定了它在邮局全张中的位置。
这个特征在邮局全张的第8行第7列(图8),还记得前面提到的那个六方联吗?六方联左下边纸上的那个“枚”字,为缩小查找范围,提供比对信息,确定它的位置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图7)
(图8)
需要说明一下,根据收集到的实物,同样具有左下地一个文字铭不对齐特征的联票里面,有不存在168号票位“5”缺口特征的实物存在。由此可以判断,这个特征虽然在“早期版”出现,但也只在“早期版”印刷的中后期中出现。早期因印版质量好,该特征位还没有出现这个固定特征。
以上为我的《普七天安门图案(第六版)普通邮票面值250元票子模特征研究》文章的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完整的文章待发表以后,再在公众号里全文贴出。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