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2019年05月06日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5月4日电(记者 方瑞 李慧慧)“‘一带一路’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中国秦汉,乃至更早时期,那时候中国就开始与外部世界交往了,这些历史充分说明,中华文明有史以来就是敞开大门汇入世界文明大潮的开放文明。”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已圆满落下帷幕。国防大学少将、著名民间收藏家黄宏在接受中国青年网专访时说:“中华文明史就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丝绸之路不仅限于丝绸,也是一条玉石之路、黄金之路、铜镜之路、意识之路、文化交流之路……作为民间收藏爱好者,我想为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尽些微薄之力。”
国防大学少将、著名民间收藏家黄宏在家中接受本网专访,他与夫人向记者展示2013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开展“逝去的风韵”系列讲座的活动海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方瑞 摄
黄宏作为将军的身份广为人知,他三次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是收复老山主攻团代政委、党委书记,立下三等战功;作为理论家,他6次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撰写和主编理论著作68本;近年来,他将大半生的收藏,用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近日还参加了花鸟画家宋秦晋的中国画艺术展,画作清新入静,多个作品用于捐赠公益事业。新华社曾有报道称,黄宏有三个人生,军旅人生、理论人生和收藏人生,黄宏说:“我的三个人生不是截然分开的,收藏是出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它贯穿了我的全部生涯。”
“习主席说,要让中华大地上的文物活起来,要讲好中国故事。我现在就是在做这个事情,而且已经做了很多年。”迄今,黄宏已在全国办了十多个文物专题展,发表了四十多篇阐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章。他说:“六年前习主席提出‘一带一路’以后,我就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不断发力,我认为传统文化是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是我们进一步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重要抓手。”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他在北京泓文博雅艺术馆举办“不可思议”——“一带一路”收藏展,380多件收藏品参展,此外,他目前还在筹办“一带一路”铜镜展和“一带一路”铜镜拓片展,用文物讲述两千年来丝路上的故事,弘扬“一带一路”精神。
坚持“两个进高校”,让文化在青年心里生根
“我准备把铜镜展和拓片展办到高校去,在一些院校巡展。”黄宏说,“我将坚持我正在做的‘红色文化进高校’和‘传统文化进高校’,举办展览和讲座,让文化浸润青年一代。”
他在全国高校做了十多场讲演、报告;编著弘扬革命精神丛书系列;2018年,他向昆明学院捐献万余册红色理论经典书刊,并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园地“真理之光 照亮未来”主题展览,他说,希望通过这些途径,弘扬革命精神。
2018年,黄宏在昆明学院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园地“真理之光照亮未来”主题展览,图为他与同学们交流。资料图
他还将一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展览,推广到高校当中,浸润青年一代。2013年,他在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开展“逝去的风韵”系列讲座;2018年,他在上海同济大学博物馆举办瓷枕收藏艺术展……“文物背后的文化价值是极高的,‘一带一路’更是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我们要调动各种社会文化资源,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我准备不仅把展览、讲座办到北京、办到上海、办到云南、办到深圳,还将办到全国各地,我们民间收藏者也可以为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提供文化的支持。”
多次办展困难重重,文化“走出去”道阻且长
“‘一带一路’倡议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5年多来取得耀眼成绩,获得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同与赞赏。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媒体吹风会上,外交部部长王毅介绍,已经有126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同中方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大家用行动对“一带一路”投出了信任票、赞成票。普通民众也有了明显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债务陷阱”等各种帽子扣不到“一带一路”头上。
“有一些人对‘一带一路’不是十分理解,认为我们‘花巨额投资给外人做嫁衣’。王毅部长有力反驳了这一观点,我很赞同。我能做的,就是举办一些讲演或展览,通过文物紧密联系现实,让‘一带一路’的意义被更多人民群众所认识,让中华文化走入人心!”黄宏说:“我的收藏品有上万件,很多是当地博物馆都没有的。磁州窑博物馆馆长来我家,他很惊叹,他说我的收藏持有量超过他们博物馆。比如我家就有多件绿釉黑剔花瓷器,但他们想看只能去英国大英博物馆,可见民间收藏的力量是很大的,我希望民间收藏能够在文物保护和适当利用上扮演重要角色。”
“但在推进这项工作的过程中,我发现个人的力量还是略显微薄,需要政府文化文物部门、宣传部门的支持和响应。”作为民间收藏家,黄宏认为现在社会对民间收藏的重视是不够的。“我在弘扬中华艺术的同时,感受到了困难重重,例如我办的很多展览得不到政府的扶持,更多的民间藏品只能长期堆放在家里,‘养在深闺’,其文化价值得不到最大程度的传播利用。”
2013年,为配合国际茶叶大会的召开,黄宏在云南普洱举办古代茶具展,34个国家代表团参观了这个展览,阿联酋商务部长阿卜杜拉亲王非常激动,他说在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的瓷器里,看到了他的祖先形象,他希望全部由他出资,把这个展览搬到迪拜去。但文物出国展览的审批手续繁多,私人收藏文物出国展览的政策不完善,这个愿望没有能够实现。
古代茶具展好评如潮,云南省文物局把这个展览的两本大画册呈报给全国十大文物精品展,但当时的评选规定是只评馆藏文物,民间收藏不予参评。为此,黄宏向国家文物局建议:“人民解放军叫‘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有正规军,有地方武装,还有民兵,那国家文物收藏怎么能只有博物馆,而没有民间收藏的一席之地?”后来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回应认为这个意见很有道理,将考虑修改相关的规定。
“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民间收藏能够纳入国家奖励的评选中,财政也不允许被用在民间收藏上面。”谈及当下文物收藏现状,黄宏面露愀然。但对于未来,黄宏充满期待:“‘一带一路’倡议是我们‘走出去’的好契机,文化也要融入‘丝绸之路’的优势中,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
让文物讲活中国故事,民间资源需要更多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曾对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黄宏说:“让文物活起来讲中国故事,民间收藏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迄今我还没有看到有哪个民间展览出国交流,政策不允许。”他建议文化部、外宣办、外交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借力民间文化力量,把“一带一路”的宣传做得更加深入和广泛。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曾在2017年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表示,“要发挥互联网平台优势,充分利用文物资源,特别是放开社会力量进入到文博领域。”刘玉珠提到,让文物活起来,需要将众多的文物资源向社会开放;充分利用和提升现有的渠道,博物馆要下大力气向公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要促进文物市场的活跃有序;要发挥互联网平台的作用,放开社会力量进入这个领域,鼓励、支持、规范民间合法收藏。
“但国有文博一统天下的局面至今没有改变。民间收藏进博物馆依然很难,而自己运作又很难得到国家经费支持。”黄宏说。“‘一带一路’要实现‘五通’发展,少不了文化搭台,使民心更相通,那么民间文化资源就可以整合起来,凝聚成很好的宣传力量,让更多的人知道‘一带一路’的文化内涵。”黄宏认为,“民间收藏确实存在伪造、盗墓、走私等诸多问题,但民藏数量巨大,如果只对此严加监管,而不进行积极引导,无异于得了芝麻失了西瓜。”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古代艺术品纳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视野,让文物讲好中国故事,让文物背后的文化价值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并增强大众的文物保护意识。这是黄宏收藏的初衷,也是这位收藏家最大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