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古代名画中的端午节

1楼
123456 发表于:2019/6/6 16:21:00

  来源:收藏快报 作者:郑学富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读苏轼的词《六幺令·天中节》,一幅幅生动的端午民俗风景画扑面而来。而有关端午节民俗的古代名画将苏轼词中的民俗描绘得更加生动形象。

  王振鹏《龙舟夺标图》

  元代宫廷画家王振鹏《龙舟夺标图》(图1),描绘的是皇室在宫廷后苑金明池举办龙舟竞渡的盛大场面。画面上殿阁巍峨,宏伟壮丽;湖面旌旗猎猎,龙舟竞发,橹桨奋动;岸上观者如云,人头攒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1 王振鹏《龙舟夺标图》(局部)

  唐代诗人张建封的《竞渡歌》描写了龙舟竞渡的盛况。“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诗的一开头就交代了节令、天气、环境,渲染赛前热闹的气氛。“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州郡的官员准时前来观看竞渡,即使是封建禁闭下的妇女也梳妆打扮,出来一饱眼福。可见观看比赛的人之多。“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蜺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鼓声急促如雷鸣,棹影上下翻飞,岸上的观众喊声突发、惊天动地,紧张热烈的竞渡气氛跃然纸上。

  王时敏《端午图》

  明末清初画家王时敏《端午图》(图2)描绘了菖蒲、蜀葵、玉簪以及蔷薇等几种初夏的时令花卉。该图所绘花卉笔墨简练洁净,清新古雅,表现了吉祥喜庆的意境。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2 王时敏《端午图》

  画中的植物与端午习俗有关。菖蒲为多年水生草本植物,有香气,先民把菖蒲当作神草。《本草·菖蒲》载曰:“典术云:尧时天降精于庭为韭,感百阴之气为菖蒲,故曰:尧韭。方士隐为水剑,因叶形也。”此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端午节有把菖蒲和艾捆在一起插于檐下的习俗。夏、秋之夜,燃菖蒲、艾叶,驱蚊灭虫的习俗保持至今。菖蒲剑叶盈绿,端庄秀丽,是室内盆栽观赏的佳品。

  蜀葵又称“一丈红”,端午时节开花,故又得名“端午花”。蜀葵嫩叶及花可食,皮为优质纤维,全草入药,有清热止血、消肿解毒之功,治吐血、血崩等症。所以,蜀葵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作用,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除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外,还在家中的瓶中插蜀葵。

  玉簪,又名白萼、白鹤仙。因其花苞质地娇莹如玉,状似头簪而得名。碧叶莹润,清秀挺拔,花色如玉,幽香四溢,是中国著名的传统香花,深受人们的喜爱。

  郎世宁《午瑞图》

  清代意大利籍宫廷画家郎世宁《午瑞图》(图3),是一幅近似于欧洲静物画的作品,青瓷瓶内插着蒲草叶、石榴花和蜀葵花,托盘里盛有李子和樱桃,几个粽子散落一旁。图中的粽子是端午节特有的食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3 郎世宁《午瑞图》

  端午食粽,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粽子,早在春秋之前就已有之,最初是用来拜祭祖先和神灵的,而最早见之于文字是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将之解释为“芦叶裹米也”。西晋新平太守周处所写的《风士记》,则明确提到了“角黍”一词:“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晋代正式定粽子为端午节的节庆食品。唐玄宗李隆基在《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中云:“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石榴花在农历五月盛开,与端午习俗也有关系。北宋诗人黄庭坚在《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中有一句诗为:“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南宋词人吴文英《隔浦莲近·泊长桥过重午》有“榴花依旧照眼”句,元代诗人袁桷《客中端午简善之》有“海城红忆石榴新”之咏。

  徐扬《采药草》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4 徐扬《采药草》

  清代画家徐扬《采药草》(图4)是其端阳故事册之一,描绘的是一位老者带领两个童子在崇山峻岭中采药的故事。上题:“五日午时蓄采众药治病,最效验。”

  (图片来源于收藏快报)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424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