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力新 寻根问源 2023-04-22 18:52
收录于合集
#老吴
29 个
#收藏
5 个
#人生故事
26 个
八十年代,我家有一个常来常往的隔墙邻居,复姓呼延大名金山,在市政府上班。那时住筒子楼,邻里关系十分密切,你来我往,就像一家人。
1985年7月,我顺利完成了在尼泊的工作任务,回学校继续教书。出国2年多,国内的邮票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集邮人数成几何倍数增加,市场价格也蹿升得让我看不懂,第一次回到和平门(中国邮票总公司所在地,当时北京最大的邮票交换地),无知得就像个傻子。由于之前的良好基础,加之带回了大量的“子弹”,更传出拥有一枚“片儿红”,我很快站稳了脚跟,在集邮圈子里获得了邮友们的尊敬。
有一天,住我家楼下的“发小”董二虎告诉我一个“大消息”:呼延手上有一张信销的“全国山河一片红”,想卖400块钱,委托他物色买家。我听了就纳闷儿:呼延对集邮一窍不通,邮票哪儿来的?再说了,他经常来我家找根葱寻头蒜,或者隔三差五跟我家老爷子一起喝杯小酒,老看见我摆弄邮票来的,这事怎么不跟我说,而是舍近求远,去找不懂邮票的二虎?仔细一想,明白了:两家这么近的关系,我又是小辈,他怎么好意思开口谈钱!这个呼延,真聪明!
400块,在86年可不是个小数,我一个大学老师,每月工资不过79块。那时候,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投资”“升值”这些概念。所以,我当场回复:不买不买,这么贵!再说了,这票我已经有了。…不过,我可代为留意,看有没有别人愿意买。
没出一个月,机会来了。
这一天,集邮公司门前来了一个湖南人,书包里装了几大本集邮册,内容很高端,堪称高大上,可以买,也可以交换。回想起来,那人应该算是文革后第一批游动的职业邮商。他的身边围了好几个人,脸上写满了羡慕。
怎么就那么巧:有个邮友早就想看看我那张“一片红”,说了好几次。那天我特意把邮票带在身上,想要显摆一下。看到湖南人那居高临下目中无人的样子,我年轻气盛,就想杀杀他的嚣张气焰。于是,从怀里掏出装有“一片红”的小本本,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让他“随便看看”。那小子一扫,马上眼就直了。他把我拉到一边,掏出了他的小本本。我一看,眼也直了:里面全是清代,民国的整套新票!“我想换你那枚一片红,我这本邮票你随便挑。”他开门见山。“可以商量”,我说,“但跟你换的不是这一枚,我家里还有一枚。”这下轮到他一脸的羡慕,和刚才围着他的那帮人表情一样。约好第二天上午见面,我飞快地去银行取了400块钱,找二虎去呼延那儿换回了那张邮票。
这天晚上,我同时拥有2张中国珍邮“全国山河一片红”。这在全国数百万集邮爱好者里面,称得上“凤毛麟角”吧!我可以骄傲一下下吗?
第二天,交易不太顺利。我提出用那张品相稍差的一片红,换三套邮票,清代的大龙,慈禧万寿和民国未发行的“京奉首航”。小湖南感觉代价太高,磨来磨去,最后达成协议:把万寿换成清代小龙,另外补我500块钱现金。就这样握手成交。这笔交易当时看是白赚了3套邮票和一个多月工资,得意了很长时间。可是放到今天,3套邮票在拍卖市场不过8-9万元,而那一片红,早就在6位数上,亏了。
那个湖南邮商,据说隔一天跑到西安,用我的一片红换了一枚梅兰芳小型张。今天看他也亏了,还不如我。
图片
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 (1878年)
图片
民国珍邮:
京奉首航(未发行)
收录于合集 #老吴
29个
上一篇
收藏故事(3)抱憾终身的一件往事
下一篇
收藏故事(1)我的第一枚“全国山河一片红”
阅读 3
分享
收藏
赞
在看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卷入文革
寻根问源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
确定
内容质量低不看此公众号
浴火重生(三):银海集团
寻根问源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
确定
内容质量低不看此公众号
浴火重生(一):转机
寻根问源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
确定
内容质量低不看此公众号
写留言
复制
搜一搜
转发
收藏
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