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乡土收藏大有可为

1楼
老王第二 发表于:2008/6/30 10:51:00

  生动的乡土工艺品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皮影的演出越来越少,各种精致的皮影道具也进入了收藏者的视野。北京的王今栋先生就是一位皮影收藏爱好者。20多年来,他四处奔走,收集到了近三千件皮影作品,使他的晚年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美术科班出身的王先生长期在地方从事美术工作,特别喜欢来自民间的乡土艺术,像皮影、剪纸、年画等,都是他收集和研究的对象。他收藏的皮影,大都直接来自于民间,是从老艺人或其后代的手里收集来的。王今栋认为,皮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实际上它是一种活的艺术。拿出来欣赏,跟它可以对话,交流。正是带着这种深厚的感情,王今栋绝不放过任何一次收藏皮影的机会。

  现在,皮影演出少了,喜欢收藏皮影的人也多了起来,皮影的价格更是一路上涨。在不知不觉中,王先生收藏的这些皮影的价值已经翻了好多倍。但是,他不想靠皮影赚钱,他要细细品味这一来自民间的艺术瑰宝。

  珍贵的乡土文献

  号称“打捞三门民间文化”的叶晖先生,专注搜集乡土文献资料和对乡土文化的研究。浙江三门地处海隅,历史悠久,人杰地灵,造就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只要是与三门有关,不管是古代乡人的诗词、文献、著作、史料、字画,他都一概收藏。

  叶晖说,许多东西如不抓紧收集就会烟消灰灭。为了收集乡土文化遗存,他经常走村串户“铲地皮”,尽心尽力探寻星星点点的遗存,只言片语的记忆。春去秋来,几度暑寒,叶晖收集的乡贤字画、书籍等琳琅满目。

  收集乡土文献使叶晖不仅积累了一批珍贵的文献典籍,也从中获得了对三门人文地理和文学艺术的深刻见识。闲时研读乡贤著述,了解三门文化,领略先人的聪明智慧,感受乡贤的崇高品质,他深切体会到收藏乡土文献的严肃性和使命感。他的理想,是沿着关于三门乡土文献的收藏之路一直走下去。

  可爱的乡土生活用品

  沈阳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保管部原主任丁军老人,退休后便痴迷上清代和上世纪初的烟袋锅,先后收集到300多个烟袋锅,成了专门收藏烟袋锅的收藏爱好者。

  清代以来,我国北方十分流行吸旱烟,烟袋锅、烟袋杆、烟嘴等便逐渐讲究起来,形成一种民俗文化,成为区别官级、贫富的一个标志。史载,清代乾隆皇帝就曾赏赐给编撰《四库全书》的纪晓岚一个金锅、金杆、金嘴的“金烟袋”。

  丁军老人收藏的这些烟袋锅上除了雕刻对联、图案外,还雕刻着满文,成为考证清代民俗风情、民族文化的珍贵历史文物。有一个烟袋锅上的图案雕刻着8挂爆竹,象征着除灾辟邪、八节康宁。另一个白铜材质的烟袋锅正面,刻有两行楷书铭文:“一夜连两岁,五更分二年”。一年之中,只有除夕夜的亥时与子时交接的时刻,为辞旧迎新跨两年之时,在五更时又分成了二年。该烟袋锅上的春联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对仗工整、结构巧妙,堪称佳句。

  目前,丁军老人正在整理多年收藏的烟袋锅,准备撰写介绍这些烟袋锅的专著,以传后世。

  有趣的乡土玩具

  “我爱民间乡土玩具,儿时玩,到老了还在玩,小玩具里可有大学问。”被人们称为“老孩子”的李寸松老人如是说。很多民间玩具藏匿于穷乡僻壤,为收集他四处奔波、历尽艰辛,没少吃苦头。

  除了已收集有两万多件民间玩具,李寸松还编撰了《民间玩具》、《中国乡土玩具》等画册,并结识了众多民间艺人,并帮助艺人们挽救了这些濒临失传的民间玩具,许多都被中外博物馆收藏。我国发行的《民间玩具》特种邮票图案,便选了他的藏品。

  李寸松认为,玩具蕴含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情及传统艺术,因为从儿童纯真的眼睛看事物往往最直接,供孩童耍乐的玩具最能不加修饰地反映出历史最真实的一面,也唯有玩具能让我们追回已经失去的童年,重拾童趣。

  独特的乡土建筑构件

  在北京松堂医院的门前、院中和树下,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门礅。这500多对门礅,都是院长李伟30多年收藏的成果,它见证着中国千百年的四合院文化。

  最早的门礅在商周时代就出现了,随着历史的衍变,它与古建筑相配,成为一种封建等级制度的象征。门礅的形式和图案内容丰富多彩,从小小的门礅可以看到不同时代的风土人情。

  李伟是在北京东城的干面胡同长大的。他家的住宅门外有一对雕刻精美的石礅,李伟小时候经常骑在门礅上玩耍。那时,胡同里每个宅院门口都有门礅,那些形态各异的石礅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伟收藏的第一个门礅,就是他从小生活的那个小四合院的门礅。当老房拆迁时,看到从小骑在上面玩耍的门礅要随碎砖烂瓦一起拉走,他感到非常可惜,便把它收藏下来。在20多年收藏历程中,李伟曾骑车把京城的街道和胡同转了个遍,哪条街巷和胡同有什么好的门礅,他都一一作记录。等到老宅院要拆迁时,他便及时赶去,想办法把门礅买回来。

  在李伟收藏的门礅中,既有京城王府的门礅、文官武将的门礅、商贾富商的门礅、书香门第的门礅,也有买卖店铺、酒楼茶肆、戏院澡堂的门礅。造型同样是千姿百态,上面雕刻着狮子纹、麒麟纹、龙纹等各种各样的纹饰。

  李伟对门礅的收藏和研究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这些年,他几乎把全部家底都投到了门礅收藏,他说,中国的门礅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它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古朴的乡土农具

  位于浙江玉环县城关外马道村龙山乐园的龙山博物馆是以收集该县古代农业用具为主的实物展览馆。两百年历史的舂米石臼,摸鱼插秧时挡雨用的笠篷,给稻田除草的“直推”,木头做的鼓风机,称药材的象牙小秤,磨稻谷的“木砻”,量米用的木斗……大大小小的几百种农具和生活用具摆放整齐,极大地吸引了参观者的注意力。每一件展品上,都用小标签仔仔细细地标明了名称、年代和捐赠者,许多农具,有的群众连听都没听说过。

  这座博物馆是当地11位老同志自发筹办的,为抢救即将消逝的曾为当时该县劳动人民生产生活起过重要作用的古老器具,老人们不仅献出自家收藏保存的古物,还分头四处寻访稀有物件,发动群众把几代人珍藏的家私送到馆内,分门别类陈列以供群众参观。(何晞)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781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