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行家历数艺术品拍卖七大流弊

1楼
小棋子 发表于:2008/1/18 10:43:00

  在上海市政协近日举办的社情民意座谈会上,市民代表之一的上海拍卖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郑鑫尧,就目前我国艺术品市场存在投资盲目、市场缺乏监管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引起了与会委员们的共鸣。

  发展现状艺术品拍卖市场日趋火热

  郑鑫尧指出:“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对拍卖行、画廊心存畏惧,担心自己出高价拍到的‘货’会是赝品。人们的‘不放心’恰恰反映了艺术品市场存在假货太多、市场管理混乱等一系列问题。”

  据了解,文物艺术品拍卖真正进入国内是在1992年。尽管内地文物艺术品拍卖只有15年的历史,但它却成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有关数据表明,2006年取得文物拍卖许可证的企业为168家,到2007年7月底,取得该许可证的企业就达230家之多,增长了近三成。另据有关部门统计,2006年,全国举办艺术品拍卖活动343场,成交额达167亿元。这一数字较2005年增长了12.58%。

  “2004年之后,中国的拍卖行业呈现出日趋火热的态势,总体社会环境使之进入有史以来最辉煌的时期。”郑鑫尧谈到,目前上海有140多家拍卖行和近2000家画廊,但目前中国拍卖市场的运作还存在许多问题,许多拍卖公司在规模、信誉、运作规范、服务质量等方面都有所缺欠。

  问题所在拍品已无珍稀可言

  拍卖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拍卖会上热闹非凡,卖家和买家都兴致勃勃,流入拍卖市场的文物越来越多……表面上看,我国的拍卖市场目前相当繁荣,其实,这只不过是一种非正常的“过度”繁荣。国内拍卖会上,“艺术品”成百件地被拍卖,规模较大的拍卖行开一次拍卖会,投拍的书画可以达到上千张,致使艺术品的稀缺性根本无从体现。

  郑鑫尧介绍说:“要进入艺术品范畴,首先要满足存世数量相当有限、具有稀缺性的特点。在国外,在世画家的作品很少在拍卖行进行公开拍卖,大多数在世画家的作品都是在画廊里出售,拍卖行则以替补角色出现。但在我国,一位初出茅庐的画家,其作品也能轻而易举地登上拍卖台。”

  代-理商通过不断转手、不断炒作某些作品,造成供求关系紧张的态势和资源稀缺的假象,迫使人们将其看作一种投资,不断加入以求获得更大的收益,而一些原作者拿到的报酬却很少。当他们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卖出高价,也同样感到非常惊讶。郑鑫尧告诉记者,“这已经成了拍卖行业的一种潜规则。”

  投资普遍重于收藏

  近几年,尽管艺术品市场鱼龙混杂、真假难辨,但是其成交额却一路走高,其中,涨幅最大的是书画和油画,购买艺术品普遍存在投资大于收藏的倾向。

  郑鑫尧谈到:“好比齐白石的画作,评估其价值都是按照每尺数万元至十余万元的价格来定的,开价3000元一幅的画作怎么可能是真品?但现在不少投资人却存在盲目、侥幸心态,期望通过拍卖,以最低的价格买到真货,从而获得收益。”

  现在,国内真正有水平的理性藏家少,大多数人是凭着冲动和爱好收藏,结果把大量原本价值不高的东西认作珍品,这就从源头上造成拍卖市场上拍品过剩。而利益的驱使和对市场缺乏冷静分析,也造成了拍卖行艺术品数量急剧上升,够不上“艺术品”资格的作品也轻易地进入拍卖领域。

  这几年拍卖市场看起来形势一片大好,于是大家一拥而上,拍卖行业里风起云涌、鱼龙混杂。而在缺乏有效监管的状态下,这样的过度繁荣只会引起行业内部的不正当竞争,导致行业内耗增加,最终影响整个拍卖行业的健康发展。

  行业呈现无序竞争

  目前,各拍卖公司间处于一种无序竞争状态,违法或不规范经营的现象比比皆是:有些公司把所拍藏品的价格肆意炒高;有些公司互相拆台,互放冷枪(如在其他拍卖公司的买家面前诋毁某件东西等);有些公司对送拍的卖家玩花样,把送拍的东西贬得一钱不值,等到卖家失去信心后再以低价买进,然后高价投放到拍卖市场上去……

  赝品充斥和拍品价格偏低,也是当今拍卖市场的一大问题。有很多自己并不太懂文物鉴定的收藏者从拍卖公司买了不少东西,认为只要是从大拍卖公司买的,就不会是赝品。但实际情况往往令人失望。拍卖行高价拍出的不少作品居然是赝品,这使得拍卖行诚信度低、商业信誉差等问题越发尖锐起来。而另一方面,与国外相比,国内拍卖市场上的价格一直偏低,一些珍贵文物无法拍出应有的价格。

  “国外艺术品拍卖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而国内市场还刚刚起步,因此,矛盾和问题自然也就很多。其实,中国也有很多拍卖行是认真做事的,但如果完全依靠自律,整个行业是无法持续发展的。”郑鑫尧这样认为。

  市场缺乏有效监管

  我国艺术品市场缺乏完善的监管制度,这就给不规范的市场有了可乘之机。郑鑫尧谈到,国外艺术品拍卖市场中都有“艺术品警察”的监管角色,由具有执法权和掌握艺术品知识的人组成“艺术品市场监察”的政府职能部门,对行业内的市场行为进行规范。在中国香港、台湾地区,进入拍卖行的艺术品都有联网制度,一旦某个失窃的艺术品进入拍卖行就会被迅速发现。而在日常市场管理过程中,艺术品的整个流通过程都是可查的,拍卖行没有虚抬价格或者出售赝品的机会。

  “商业行为本身是冲着谋利的目的去的,当整个市场的流通过程都处在透明的状态下,虚抬价格或者出售赝品会被迅速发现,并受到严厉的处罚。谋利的目标实现不了,自然就没有人会去做假了。”郑鑫尧如此表示。

  而目前,国内艺术品拍卖行业的具体监管部门不甚明确,是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还是国家工商局和中国拍卖协会?行业协会、政府部门、法律法规这几方面的制约都不到位,使得表面上看来形势大好的拍卖行业实际上混乱不堪。

  对于目前艺术品市场存在的问题,郑鑫尧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不妨仿效国外,设立文化督察部门,有效监管艺术品市场。由于艺术品真伪涉及学术问题,因此,一味将艺术品市场划归工商部门监督与管理是不合理的。

  现存法律存在漏洞

  郑鑫尧还指出:“国家应该尽快起草法律,让拍卖行不敢在明知有假的情况下堂而皇之地拍卖赝品。同时,要建立完善的赔偿制度,不能让《拍卖法》第六十一条成为某些拍卖行‘潜规则’交易的保护伞。”

  根据《拍卖法》第六十一条,“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真伪或者品质的,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此前,明知故犯的拍卖行只要声称自己“并不知道是赝品”,就可以逃脱法律的制裁,一直没得到应有的处罚,这就让不少拍卖行有了“依样画葫芦”的不良传统。

  郑鑫尧提出,应该由拍卖行以外的中立机构来设计行业规范制度,并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并设立专门的执法监督机构。“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设计了许多制度,但立法跟不上,行业规范也只能是依靠自律。”

  税收制度不够完善

  另一个摆在面前的问题是,目前税收制度不够完善,艺术品拍卖过程中大量税收流失。画家通过拍卖行卖画,其中应缴的个人所得税是一笔不小的税收,但个人是否主动纳税无法监督,而如果要让拍卖行代缴税费,就又涉及到哪些拍卖行能具备代缴费的资格、由哪个部门来认定其资格、如何对拍卖行的代缴税行为进行监管等诸多问题。

  信息渠道仍然有限

  此外,郑鑫尧还指出,新闻媒体对艺术品的宣传也应站在一个客观公正的角度,不要刻意炒作艺术品。“现在人们了解信息的渠道还很有限,大众媒体承担了最重要的传播职责。因此,大众传媒对于引导人们正确认识艺术品行业就承担了比较多的责任,应该更多地倡导理性消费观念,而不要刻意炒作。”

  记者点评:

  拍卖行岂能成为大卖场

  国内一家知名拍卖公司的人士对媒体表示,在一波接一波的成交额和拍卖纪录中,流露出拍卖市场“投资”与“投机”的两面性。大量资金从股市、楼市溢出进入这个市场。这些钱没有直接进入画廊或艺术家自己的腰包,而是先进了拍卖行为主要渠道的二级市场。

  艺术家直接进入二级市场和卖家和拍卖机构合谋抬高藏品价格,这一现象成为国内艺术品市场的另一隐患。

  艺术家作品如果在某场拍卖会创造成交新纪录,其受到的社会关注度和获得的经济收益,要远远高于其通过专业画廊获得的作品增值。就目前而言,对一位急于在艺术市场中获利的艺术家来说,直接进入拍卖行无疑是一个快捷途径。这些艺术家和画廊合作的同时,又跳过画廊这个环节,这让画廊先期对艺术家的投入付诸东流,甚至出现少数艺术家为了抬高自己作品的价位自我炒作,将作品大量送拍,雇人举牌,创造虚假的成交量和成交价位纪录,以期名声大振之后,大捞一把。

  这种急功近利的跳跃式交易直接导致拍卖现场的艺术作品质量难有保障,拍卖行变成了一个大卖场,而自身也失去了二级市场的高端意义。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47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