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南宋四川货币流通情况

1楼
5201314 发表于:2020/7/14 1:58:00
作者:明智光秀

应古币虫兄之邀写了这篇文章,笔者水平有限,又因远在在上海,对四川当地的出土情况没有详细的了解,川中泉友们勿笑。同时又由于史料所限,不足之处还请方家指正。

  一.南宋的铜钱

  铜钱仍然是南宋的重要流通手段。虽然会子在流通领域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地位越来越重,要数量越来越大。但会子是以铜钱为本位的,铜钱数量,质量的多少好坏对会子的流通有着重大的影响。南宋铜钱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铸造量少,质量低劣。在劣币驱逐良币归律作用下,北宋以来铸造的大量质量优良的铜钱退出流通领域;在会子大量发行和大幅度贬值的情况下,铜钱退出流通领域的的情况更为严重。或成为贮藏货币,或流向海外和北方诸国,形成了南宋独特的钱荒。在铸钱原料方面,一是金人入侵使矿冶业受到严重破坏;

      二是南宋政府 的无力振兴,不是加以整顿,而是加以裁撤。在绍兴初年,供给原料的也就只有饶,兴二州铜场,而且是胆铜。胆铜是矿冶业上的一个进步,但胆铜质量低,大大影响了铸钱质量。南宋铜钱大多品相不好,锈蚀严重,质量低劣是主要原因。此外随之而来的是铸钱成本的提高,内部管理混乱。长期处于亏本状态,也使得南宋政府对铸钱业缺乏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铸钱的数量也不会很多。绍兴年间以二十三万缗为岁额,政府搜刮民间铜器得二百万斤,全部用来铸钱。至宋孝宗以后,长期以十五万贯为岁额,实际上并未达到这个数量。南宋铜钱铸额比北宋少了很多。而且自庆元以后,新铸铜钱全部纳入内库,让民间行用信誉不佳的会子。铜钱更见稀少。为了节约工本,南宋大力铸行折二钱。但质量低劣。也行用折三钱,多以北宋末大钱为主。但南宋官铸钱质量低劣,北宋大钱则质量精良。因此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大规模的私铸风潮。私钱在宋孝宗及以后年份中大量流通,淳熙九年“销毁崇宁大钱一,模铸沙毛二十。”劣钱的大量流通不仅是好钱大量被销毁,而且在劣币驱逐良币规律下,大量北宋所铸精良铜钱或被贮藏,或流向海外和北方金国。绍兴年间的钱荒就是这样出现的。

  秦桧的故事诸位泉友应该都知道的。政府对此不得不立法限制藏钱。南宋开禧年间,因南宋政府北伐失败,政府财政状况恶化,会子大量出笼,价格低落。铜钱越来越多地退出流通领域,但政府仍然坚持纳税时的钱会中半制,因此铜钱的数量也越来越少。原因就是会子和纳税制度。形成了南宋后期的钱荒。南宋人对钱荒已有认识。主要概括为五点:一是流到境外;一是运输船翻于海;一是民间销毁铸铜器;一是人死时陪葬;一是大城市被火烧,铜钱也随之毁。其中最主要的是外流和销毁。金朝物价低廉,商品众多;在海外中国铜钱有很大的购买力,这些是造成铜钱外流的主要原因。会子的贬值也是一个。所以南宋后期会出现钱牌等代替流通的手段,都是因为铜钱数量稀少而造成的。

  二.四川流通的货币

  在南宋时期,整个四川地区在财政经济方面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川陕地区为宋金西北交兵前线,十万左右的大军军需也就落在了四川地区的头上。主管四川地区财赋的四川总领除本路和上述大军外,还要供应部分四川外军队的军需和上贡朝廷。南宋初年,整个四川每岁大约要出二千六百万缗,货币不足时便以实物抵充。绍兴末年更是高到了四千万缗左右。此后在孝宗时期略有减少,但到了开禧北伐时期,四川安抚使吴曦叛乱,开支又重新回到了四千万缗。宋人说:“民力殚矣。”又说:“军不加裕而民愈贫。”四川的财政收支,在绍兴初就达到了顶点,此后收入不增加,

  支出却增加,收不抵支情况越来越严重,在政府方面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一个——增印纸币。整个南宋时期四川地区主要流通的是钱引。钱引不像会子有定期的收兑换界制度,它到期只能用新引兑换。因此日积月累,发行量不断增加。南宋初到开禧年前,钱引为两界并行,开禧北伐失利,为缓解财政危机,增发一界,形成三界并行的局面,总数也达到了八千万缗。大量发行的必然结果是贬值。绍兴十四年四川宣抚使郑刚中说钱引市价仅是面额的三分之一;嘉定初年钱引每缗“止直钱四百以下,议者患之。”后来制置使吴猎收回一千三百万,于成都置场收兑,形势才稳定下来,回升到值铁钱五百多一点。但至少在嘉定以前,钱引并没有成倍地贬值,总的流通情况是好的。南宋人甚至把四川钱引奉为纸币流通情况的楷模。究其原因:第一,会子与铜钱并行,钱引与铁钱并行。四川主要行用铁钱,铁本身就是贱金属,因此不存在藏匿不出的情况。第二,钱引最低面额为五百文,因此小面额交易就需铁钱来解决。两者相辅相成。

        第三,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钱引的完全法偿地位。会子纳税时是钱会中半制,加速了会子的贬值。钱引则无此之害。有零数时才以铁钱市价缴纳。四川的财政收入多数是钱引。用纸币则可回笼纸币,使纸币购买力得以实现。第四,就是政府的称提。贬值时以金银收兑,贵时则多发一些,使其市价得以维持。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四川钱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虽发行量增加了许多,但大致流通情况良好,为宋人所称道。只是到了南宋后期,由于内外交困,开支猛增,称提之法难以实行,才导致引法大坏。

  三.南宋四川境内其他货币

  四川仍铸铁钱,但由于受到铜钱一样的困扰,铸造不多。南宋年间整个四川地区铁钱铜钱都不是主要流通手段,钱引才是。主要铸于利州监,也铸铜钱。大多为当三当五。铸造量较小,对四川商品经济影响不大。还有就是邛州铸的铁钱,数量也不多。嘉定元宝折十钱应是为抑制会子的贬

  值而铸造的,政府想通过有限的铜钱和无限的纸币来平抑会子的贬值,结果当然是不行的。但嘉定元宝折十钱铜质精良,应是一种足值货币。没有大量发行的原因可能就是政府无力大量铸造。以后的端平嘉熙,以前的嘉泰都可能是这种性质。而淳佑通宝系列则是余玠为了抵抗蒙古入侵而暂时筹措军费的权宜之计,因此铸量也不多。近日又见到淳佑通宝小平一枚,要价八千。

  总的来说,四川境内流通货币以钱引为主,辅以铁钱。还有少量的铜钱和一定量的会子。钱荒还是贯穿了整个南宋时期。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大家有什么新论点尽可提出来。我再加以改进。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791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