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普通纪念币的铸造工艺我国普通纪念币从铸造工艺上区分,有精制币和普制币两类。精制币和普制币采用相同的原模,但工作模是不同的。
在2008北京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上,中国金币总公司的展台上展出了一枚奥运币的原模和工作模。原模的材质是石膏,由雕刻师手工雕刻而成,直径在
20公分左右。工作模依据原模由机器雕刻,图案按比例缩小,大小和真币相同。这是人们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纪念币的膜具,让广大收藏爱好者大开眼界,也为我们了解钱币的铸造工艺提供了更多的感性知识。
2004年12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发表的一篇文章《如何区分普通纪念币中的普制币和精制币》一文中,详细说明了精制币工作模和普制币工作模的区别,普制币工作模除了图纹底面精磨以外,其他工艺和流通硬币的工作模相同。而精制币工作模图纹地面抛光镀硬鉻,浮雕面喷砂。也就是说,精制币和普制币采用不同的工作模生产。
精制币胚饼采用逐枚手工抛光,产品压印采用单枚多次压印,成品表面质量和单枚质量进行逐枚检查。笔者曾看过德国斯图加特造币厂铸造精制币的一些文字资料。精制币压印机的操作工均为女性,每人只操作一台压印机,既是操作员,又是质检员。她们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产品质量负责,压印次数为3-4次/枚,每压印3-5枚产品后就用鹿皮将膜面擦拭一次,当压印至100枚产品时,就拆卸工作膜进行抛光处理,以保证继续压印的产品的质量要合乎标准要求。
目前国际上认定精制币的方法是采用粗糙度检测仪,检测钱币镜面的粗糙度,来评判是否为精制币。其实笔者认为,评判精制币的工艺光靠检查镜面是不够的,因为精制币还有一个标准,就是看浮雕喷砂效果是否精美,要把抛光和喷砂综合考虑,正是这种强烈的明暗对比才产生精美的钱币艺术效果。
钱币的收藏价值由存世量、精美度、题材、材质等多方面决定。由于我国精制币的精美度相差很大,收藏者对精美度十分关注,所以笔者试图将精制币按照精美度进行分级。在最新出版的《中国普通纪念币珍品图录》中,笔者进行了大胆尝试,按5级标准分级,对每一套精制普通纪念币进行了评判和标注,
5级为精美度最优,以此类推,级别越低精美度越差。《中国普通纪念币珍品图录》也开创了对精美度进行分级标注的先河。
从1984年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35周年纪念币开始,我国就开始同时铸造普制币和精制币两类纪念币。只是早期精制币铸造数量较少,并且主要作为国家和人民银行的礼品用,所以没能引起收藏者的重视。经过近几年收藏者对普通纪念币的版别研究,精制币收藏逐步引起了收藏者的重视。
在收藏过程中,大家发现有些精制币品种的精美度确实很高,和对应的普制币视觉效果相差很大。下面简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在《中国普通纪念币珍品图录》中被评为5级的精制币品种。早期精制普通纪念币工艺最好的是“内蒙古”,“建国40周年”、“建行”、“抗战”、“联合国”、“世妇会”、“希望工程”、“世乒赛”、“金丝猴”等精制币也很精美。后期精制币工艺最美的是“敦煌”,“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精制币制作精良,和普制币的有天壤之别。
在实际收藏中,收藏者还会发现精制币和普制币有些品种的币边工艺不同。早期的前11套纪念币普制为圆角边,而精制币为直角边,没有倒角;后期的“贺岁系列币”、“邓小平”、“陈云”和“人大”,普制币币边滚字是“RMB”,而精制币边滚字则为“RMBJ”。(来源:老孙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