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邮海浸淫数十载 方寸世界展现精深文化

1楼
张晓鸽 发表于:2007/12/5 10:35:00
从1840年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的诞生开辟了人类文化生活的新领域--集邮活动开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在这一百多年中,各国发行的邮票达到了数十万种。小小邮票,除了邮资凭证这一原始功能之外,还向人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精彩世界的微型之门,它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浓缩,方寸之间蕴涵的无穷魅力,吸引了上至尊贵国王下至平民百姓的忠实拥趸。如今,全球的集邮爱好者已达几亿人,邮票的形式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精彩纷呈。

  一枚枚邮票,就像一粒粒珍珠,如何把这些散落的珍珠变成项链,赋予其更高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则是一种灵感与底蕴相结合的创意之举。北京静雅斋邮票有限公司总经理冯青海,就是这样的一个串珠之人。从集邮爱好到邮票文化事业的理想追求,他历经中国邮市数十载的潮起潮落,始终凭着对邮票文化的执着探索,游弋在浩瀚的邮票世界。

  邮票是一种文化事业

  冯青海是把邮票作为自己的文化事业来经营的。

  “邮票本身是一种文化产品,它的内容很丰富,集邮界有小百科全书之称,又被称为国家的名片,一个国家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地理历史、风土人情都体现在里面,方寸之间浓缩精深文化。”冯青海说,“邮票经营是一种文化创意产业,邮册的制作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再创作的过程。每一枚邮票都是一枚珍珠,把散落的珍珠变成项链,其文化价值和内涵都得到了提高和升华。”冯青海及其静雅斋邮票公司担当这种串珠人的角色,已有整整十年历史。他们所做的,就是把每枚邮票通过一条主线串起来,把它们做成一个个有中心有思想的邮册,使其富有更深的内涵,用冯青海的话说,“文化味更浓了”。

  冯青海一直把“立体传播集藏文化,全面服务社会各界”作为静雅斋经营理念。“我的邮册与别人的区别就是,文化内涵发掘比较深。邮票有收藏、升值价值,除此之外,凡是买我的邮册的人都能够从中学到一定的知识,知识是有价值的。”十多年来,冯青海的这种经营理念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品牌,在业内颇有口碑。很多业内人士都说:老冯做的产品绝对放心,受欢迎。

  琴棋书画邮 四雅已添一

  冯青海从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集邮。“那时候比较盲目,其实不叫集邮,准确地说叫‘攒邮票’。”他说。真正开始把集邮作为一种兴趣爱好并与实践结合起来,是工作之后。刚刚改革开放的80年代初期,各种文化形式开始恢复和活跃,集邮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生活,很快蓬勃发展。负责单位机关团委工作的冯青海,爱好有了用武之地,他组织成立了单位的集邮协会,结合自己的工作,组织了“火红的团旗”、“伟大的祖国亲爱的党”等系列主题集邮展,受到广泛欢迎。一次配合单位禁烟宣传活动,他组织设计了一个禁烟纪念封,发给职工,收到了非常热烈的反馈,得到党委的特别嘉奖,当时的媒体还曾宣传报道。我想,也许正是这件事启发了冯青海从集邮爱好者向邮品策划人的转变。

  冯青海对集邮活动的参与越来越广泛。为了给集邮爱好者提供交流的场所,他们成立了集邮商社,开始有了经营性质。正式下海成立公司,是在邓小平南巡之后的90年代初,静雅斋的前身--华夏文化商社的成立标志着冯青海从集邮爱好上升到一种文化事业追求的蜕变。冯青海说:“集邮是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需要。集邮不仅仅是买来邮票搁在本子里,重要的是对邮票的文化内涵,如邮票的背景、发行时间、作者、题材……进行研究。实际上收集邮票的过程是积累知识的过程,通过集邮者之间的交流也是一个交友、交流文化思想的过程。”他刻过一个闲章:“集邮、集识、集友。”即通过集邮增长知识结识朋友。古代才子有“琴棋书画”四种雅事,在冯青海他们看来,现代文人才子的特点应该加上一个:“琴棋书画邮”,五雅,集邮成为一种文人雅事。他的一位邮友,老集邮家吴凤刚先生更是妙题一句:“琴棋书画邮,四雅已添一”。

  正是这种浓厚的文化情结,始终贯穿于华夏文化商社以及后来的静雅斋的经营理念之中。

  方寸世界的精彩 妙手巧思串珠人

  经营公司后,冯青海依然承担着邮品策划人的角色。冯青海设计的每一部邮册为什么与众不同,缘自他的文化情结和集邮底蕴。冯青海曾自豪地说:“我可能没有很多人了解行情,了解经营,但邮票的知识是他们十年也赶不上的。”他把每一个邮册的策划设计过程都当成一种享受和乐趣,从创意、策划、设计到制作,他都亲自参与。他的创意匠心独运,种种奇思妙想常令人拍案叫绝。提起做过的成功案例,冯青海如数家珍。

  有一次北京市邮票公司约他要专门为“两会”出一套档次高、内涵丰富的纪念邮册,为了做出新意、做出品位。冯青海煞费苦心,想到一个好点子,就是把1949年以来报道全国人大、政协历届会议开幕与闭幕当天盛况的《人民日报》微缩版报纸放进邮册,为此他专门去国家图书馆寻找历年的老报纸。这些报纸都是平常很难见到的,真实再现了历届“两会”的历史场景,本身就具有史料性,与邮票可谓珠联璧合。这套《肩负重托 光辉历程》珍藏邮册受到极佳的反响,后来还在两年一届的全国优秀邮册评奖活动中获得优秀奖。

  再如他策划的《中国最佳邮票》珍藏册,收录了我国历年评选出的中国最佳邮票。中国最佳邮票是经全国集邮爱好者投票,从每年邮政部门发行的数十套邮票中评选出的一套最佳邮票。这些邮票代表了每年邮票设计的最高水平,被称为 “方寸世界的珠穆朗玛”。冯青海把这些邮票汇集在一起制作成邮册,集知识性、欣赏性、纪念性于一体,同时具有巨大的升值潜力,因此又有非常可观的收藏价值。

  此外,他结合中国人的传统习俗,设计了《恭喜发财》、《福满门》、《子鼠纳财》等贺岁经典珍藏册,除了邮票的精心选取外,还创新性地收录停止流通的硬币或纸钞,以及中国传统的剪纸作品,既有收藏价值,又符合中国人过年的传统习俗,推出后都广受欢迎。

  创意是文化产业的灵魂。冯青海似乎天生具有这种策划的能力,一枚枚散落的邮票经冯青海的妙手,被神奇地赋予更多的文化灵性。怀着对邮票事业的热爱和对专业的执着,冯青海演绎着方寸世界里一个又一个精彩故事。

  紧扣时代脉搏 传扬中华文化

  有人说,冯青海的产品似乎“红色题材”的偏多。对此,冯青海笑说这可能与他的工作经历有关。冯青海原来长期从事党政教育工作,对政策时事有着高度的敏感性,加上集邮知识非一般人能比,因此总是能够紧扣时代脉搏,将时代热点与邮票融会贯通,设计出有新意的作品。

  “集邮作为文化内容就应该服务于国家的时代特色,邮册作为一个思想和文化内容的结合,是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的一个很好的形式。”冯青海说。因此,从纪念建党80周年的《太阳之歌》,赞扬劳动人民智慧的《劳动者之歌》,到纪念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的《历程》以及历届两会纪念邮册、建国纪念日邮册,再到纪念嫦娥卫星胜利奔月的《九天揽月》,宣传北京2008奥运会的《圣火永恒》……几乎围绕国家的每个重大事件和纪念日,他们都推出了相关邮册。而且,每个邮册都蕴涵着匠心独运的精巧构思。

  比如,为去年“两会”推出的邮币册,冯青海想到一个巧妙的构思,即收入第三套人民币拾元券,该枚人民币即人们常说的“大团结”,上面正是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的画面,与邮册主题完美契合。再如,为宣传北京2008年奥运会推出的《圣火永恒》,特别收录纪念北京申奥成功的国际奥委会第112次会议纪念封、珍贵的美元联体纸钞以及所有举办过奥运会的国家的钱币。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文化内涵使这本珍藏大典堪称一部浓缩的奥运发展史,很好地契合了宣传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需要。

  除了把握时代热点的产品外,近年来静雅斋也开发了一批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邮册,而且分量还在加大。“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在世界上的文化影响力越来越强,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有着旺盛的生命力,需要我们去领会去弘扬。因此,我们逐渐加重做了一些传统文化题材的产品。”冯青海介绍说,“比如,生肖文化、传统佳节的邮册,中国陶瓷纪念邮册,还有关于世界遗产的邮册,等等。”

  从邮商到儒商的蜕变

  在冯青海侃侃而谈中,他始终强调的一点,就是邮票事业的文化内涵。有时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你很容易被他身上的文人气质打动,而忘记他的邮商身份。

  “我们的理念是产品的文化内容放在首位,然后才是盈利。”冯青海说。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邮市几十年的潮起潮落,冯青海都能淡定自若,平稳地经营,清雅地生活;正是因为如此,静雅斋的每种邮册都是中英文双语印刷,以满足国际化传播的需要,即使很多邮册不是为了卖给外国人;正是因为如此,静雅斋多年来一直在出很多公司都已不做的联发邮票以满足少量集邮爱好者的需要,而有的集邮者甚至每年定期登门寻访。

  “很多人觉得,静雅斋的产品就是跟别人不一样,一看就有一种味道,什么味道,我想就是一种文化味儿。”冯青海颇有些自豪地说。

  冯青海常说的一句话是:经商难,做邮商更难,做儒商难上加难。商人利益与文化理想之间,似乎总是容易陷入两难境地。在文化特色与市场需求之间,如何保持一种平衡?对此,冯青海又显示出了商人“精明”的一面。在确立了邮册的文化主题之后,邮册的邮票尽量选取有收藏性的,每个邮册都会选些相对比较珍贵的难找到的邮票,从而兼顾邮票的收藏性。因此,很多人都说静雅斋的邮册比较实在,物有所值。

  “作为经营者,挣钱要实实在在,挣钱后要人骂你就不好了,要挣了钱还要人家说你好,这就是做到极致了。”正是秉着这样的观念,不管潮起潮落,冯青海及其静雅斋一直都是踏踏实实做事,不求暴利,平稳发展。十年来,在业内做出了自己的品牌和影响力。

  “首先是因为我喜欢集邮,其次,我把它作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做,而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挣钱的门路很多,但做这个事业还是因为一种情结在里头,希望不要简单把自己当做一个商人,文化商人也许更好一些,可以把文化的东西坚持下去。”冯青海这样总结自己的创业经历。

  方寸世界,丰富多彩。从集邮爱好者到文化产业公司的经营者,冯青海始终坚持自己的爱好和追求,怀着一种化解不开的文化情结,沉醉在浩瀚的邮海孜孜不倦地做一个串珠人。

  有人说,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从中挣到钱,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事。我想,冯青海一定是幸福的。

  许运娜

  北京静雅斋邮票有限公司 总经理冯青海

  冯青海 1961年4月生,笔名冰峰,北京市人,1987年7月毕业于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党政管理专业,政工师。曾任北京北化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组织部长,现任北京静雅斋邮票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系北京市集邮协会理事、邮展委员,北京市朝阳区集邮协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合肥重机青少年集邮学校辅导教师。1974年开始收藏,主集新中国(含香港、澳门)邮票邮品、中国硬币,现藏全套新中国邮品(含邮资封、片、小本票),全套香港、澳门邮票,中国流通纪念币等,藏品达万余套;兼集前苏联邮票、日本邮票、各国生肖邮票等。制作的邮集曾多次参加北京市邮展和中华全国青少年专题集邮展览等,并获北京市邮展优秀奖,新时代杯京津汉穗群众文化系列大赛优秀奖,全国邮展银奖。注重研究,在国内二十余家报刊发表论文、评论等集邮文章一百余篇,试论新中国面值较高的邮票收入北京市集邮协会论文资料汇编,浅析基层集邮活动的开展连载于中华全国邮联会刊《集邮通讯》,1989年出版专著《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我的一部主题集邮》。《中国化工报》、《中国经营报》等新闻媒体报道过其收藏事迹。热衷于集邮活动的开展,1984年创建北化邮联,1992年参加筹建朝阳区邮协工作;曾受聘为国际和平年邮展评委、北京集邮知识竞赛组委、人与环境邮展组委。多次被评为北京市集邮先进个人,领导的北化邮联1987年获全国集邮先进集体称号。曾任北京市邮协第二、三、四届理事会理事、邮展委员,第三届常务理事会理事。传略被收入《中华人物辞海当代文化卷》、《中国百科专家人物传集》、《中国集邮名家辞典》、《中华优秀人物大典》等。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47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