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又到中秋,“天价月饼”已成过街老鼠。但是,“天价礼品”并没有销声匿迹,而是换上别样马甲变身登场。
一对几十元的螃蟹,穿上“金马甲”就叫卖99990元……“天价礼品”为何层出不穷? “天价礼品”流向何处?“天价礼品”究竟是属于市场行为还是腐败现象?“新华视点”记者近日进行了追踪采访。
走了“天价月饼” 又来“天价螃蟹”
最近,一只穿上“金马甲”的龙凤蟹横空出世,再次吸引了公众的注意。它的作者、南京高淳县螃蟹养殖户史团结向记者介绍说,“龙凤蟹”规格为公蟹300克、母蟹200克,外包装为纯金盒子,公蟹包装黄金重超过200克、母蟹包装黄金约135克,另外还有作为赠品的纯银蟹8件。
所谓“金马甲”,本来是一种螃蟹速装器,记者实地调查发现,用它绑螃蟹,比原来的树脂材料模子更方便。史团结介绍,纯金“黄金甲”的创意来自于客户,他委托上海一家黄金店制作了黄金包装,订了50对,每对要价99990元,最近几天还有人愿意给出更高的价钱订购。
“天价礼品”不止“金螃蟹”。打着“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旗号的各种红色礼品也都价格不菲。茅台集团推出限量版本的50年酿国酒茅台21916瓶,每瓶酒一个编号,代表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每一天。南京白下路茅台酒专卖店的销售人员介绍,这种酒网上起价是5.2万元。另外,不同日期对应的酒价格不同,部分特殊编号的酒,最高单价卖到30万元。
人们对“天价礼品”的高度关注源于几年前饱受争议的 “天价月饼”。2005年,针对中秋节出现的“天价月饼”现象,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联合发布公告,对月饼价格、质量、包装及搭售等行为进行规范。在相关部门的监管以及媒体的监督下,过度包装的 “天价月饼”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记者日前在北京、南京、呼和浩特、郑州等地的月饼市场调查发现,瘦身后的月饼已渐渐还原了本来面目。
“天价礼品”再次曝光,引起人们热议。在内蒙古一家网站工作的李东海说,其实“天价礼品”一直没有离开过市场,只不过是有了月饼之外的更多的载体,比如天价粽子、天价烟、天价酒、天价年夜饭……
“天价礼品”流向何处?
“这么贵的螃蟹,卖给谁啊?”当记者将问题抛给史团结时,他笑了笑说:“现在已经订出去了12对,有个人买的,也有的被高档宾馆订去了。”
南京一家四星级酒店餐饮部经理高先生表示,酒店订购“黄金蟹”一是进行商业炒作,用黄金容器蒸蟹,一桌饭所用的容器就值10万元,这样的噱头足以吸引高端客户。二是满足一些特殊群体的消费需求。而到底谁请客,请的又是什么人?“当然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才会享受这种待遇。”
“普通人谁买得起这么贵的东西?”河南洛阳市民赵凯算了一笔账: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781元。据此计算,一只“黄金蟹”相当于一个农民21年的收入,相当于一个城镇居民6年的收入。
南京等地的一些市民认为,商家不会做赔本买卖,有需求才会有供给。之所以不断出现“天价礼品”,证明它还是有消费群体。“这些昂贵的东西,要么是被富翁们奢侈掉了,要么就是公款消费,要么就是用于送礼了。” 南京市民张美玲说。
记者了解到,消费“天价礼品”的人多数为了送礼。跑项目,升职,孩子上学等等都是送礼的理由。送礼的群体有高收入人群,也有无奈的普通人。在内蒙古一事业单位工作的金凤说,为了能让孩子上个重点高中,她用省吃俭用攒下来的4万元钱给学校领导送了两瓶名酒。
郑州市民唐征说,“买的人不吃,吃的人不买”。去年年底,南京市江宁区原房产局长周久耕被曝抽“天价烟”“九五至尊”而迅速“蹿红”网络。试想一个普通的公务员的收入怎么能消费得起几千元的香烟?当地纪委调查结果显示其确实存在严重经济问题。目前,周久耕已被检察部门起诉。
“椟贵于珠”久治难愈折射了什么?
无论是“天价月饼”还是“天价螃蟹”,这些商品早已超出了本身应有的价值,无异于“椟贵于珠”,属于不正常交易。
呼和浩特市民王云飞等众多群众表示,“天价礼品”之所以有市场,有人看重的是包在商品外的“金子”。收礼人表面收的是礼品,自感“心安理得”:不就是一盒月饼,两只螃蟹吗?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一针见血地指出,“天价礼品”交易绝对不是简单的市场行为,而是一种畸形消费,也是一种腐败现象。
“天价礼品”受追捧,至少折射三大问题:一是过度消费。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但却已成为奢侈品消费大国。二是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过大,成为畸形消费的社会背景。三是“天价礼品”助长了腐败。
“畸形的需求,畸形的供给,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周孝正说,不要用单纯的经济学观点来蒙人,这实质上就是假借节日之机,以礼尚往来之名,用天价商品作礼品道具,行变相腐败之实。建议有关部门查查“天价礼品”的流向,顺藤摸瓜牵出更多的“周久耕”。
“天价月饼”淡出节日市场,源于国家相关部门出台文件联手整治。但随后一再出现的“天价礼品”说明,仅靠文件规范治标不治本。有关专家认为,如果权力不在阳光下运行,“天价礼品”还会推陈出新。从长远看,遏制“天价礼品”,既要进一步完善价格监管体制,又要坚决推动“制度反腐”。记者张丽娜、秦亚洲、陈刚、蔡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