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半年A股出现重挫背景下,偏股型基金却出现净申购的可喜局面,总份额不降反增134亿份。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股票型基金总份额为1.33万亿份,较去年底增加955.75亿份;混合型基金总份额为6967亿份,较去年底增加213亿份。业内人士指出,偏股型基金逆势实现净申购或将为下半年新基金发行带来曙光,其原因在于:在相对弱市情况下新基金较之老基金更具优势,尤其是其建仓更为灵活,可随时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调整节奏。据了解,7月以来有近10只新基金开始发行,以正在发行的国泰价值经典基金 (
160215
基金吧,行情,资讯,重仓股)为例,其采用经典价值投资理论,投资于具有良好盈利能力和价值被低估的股票,在有效控制风险前提下谋求基金资产长期稳定增值。值得一提的是,该基金将由刚揭晓的双料金牛奖得主黄焱担任基金经理。国泰基金表示,从当前市场点位及发展趋势来看,目前是进行价值投资、精选价值股的良好时点。
博时新发QDII:海外基金面临机遇
据Wind统计,截至6月30日,9只QDII基金上半年平均单位净值增长率虽然是-10.08%,但仍优于A股股基上半年平均近20%跌幅。QDII表现好于A股基金主要原因是今年海外市场整体要好于A股市场。多家研究机构认为,海外市场的投资机会已开始有所显现,因此今年上半年基金系QDII再次掀起出海潮,截至目前共有8只QDII基金发行。招商证券研究报告指出,近日正在募集的博时大中华亚太精选股票基金将通过对不同市场的分散化资产配置,可有效分散单一市场风险,降低收益波动性;当前亚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各具特色,产业上下游呈现多样化,在各亚太国家或地区资产间进行合理配置将全面享受亚太区域整体经济增长。博时大中华的投资顾问富顿资金管理有限公司认为,在亚洲,国别配置更为重要,亚洲股票与中国股票有完全不一样的风险回报关系,因此在这两个区域进行积极配置能为投资增值;同时大部分亚洲经济体将出现重大转型,亚洲经济将更稳定。
广发基金:亚太是全球经济增长火车头
据普益财富前周统计数据显示,近期QDII理财产品普遍上涨,在统计的236款QDII理财产品中仅有9款收益率下降。而广发基金首只QDII产品广发亚太(除日本)精选股票基金即将在本月发行,投资海外再次成为近期市场关注的热点。该基金定位于以新兴市场为主的除日本以外的亚太地区,将以香港、台湾及澳大利亚组成的一个大经济体为最主要投资对象,还有像新西兰、韩国、新加坡、印度以及亚洲一些小经济体的国家也将是投资重点。广发基金公司国际业务部总经理潘永华认为,投资视野的全球化成为一种趋势,全球市场的上市公司有4万多家,是A股的20倍,投资标的和选择更多;而中国很多优秀民营企业在海外上市,其大部分是新兴产业,很有投资价值;同时投资海外还能分散和降低风险。潘永华表示,亚太国家01-08年年均GDP增长率高于主要发达国家,判断在未来3-5年情况仍是如此,将是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而且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具有资源优势,铁矿石、煤炭、金矿等资源比较丰富。
华商收益增强二季份额增长113.50%
在今年上半年A股大跌近30%之时,不少基民开始重新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而上半年获取正收益的债券型基金成为投资者青睐对象。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截至二季度末成立满6个月的基金中,二季度股票型基金净赎回34.44亿份,债券型基金则被净申购15.99亿份;其中上半年以4.40%收益率排名同类基金前列的华商收益增强债基A份额二季份额增长113.50%,增幅位居债基净申购率前列。华商收益增强基金经理毛水荣表示,相对于近期低迷的股市,债市表现更容易让风险厌恶型投资者心动,债券基金作为相对风险较低的投资品种可谓较好的投资工具。据了解,由毛水荣作为拟任基金经理之一的二级债基华商稳健双利债券型基金目前正在发行中,投资者可通过华商基金直销中心以及建行、工行、农行、招行、华龙证券等各大银行和券商销售渠道认购。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曾令华分析,目前股市仍处震荡调整中,能分享债市收益率又能适当参与股市投资的二级债基值得关注。
中欧稳健收益上半年业绩跻身前三
上半年偏股型基金全军覆没,债券型基金独领风骚,中小规模基金公司业绩抢眼。据银河证券统计,上半年一级债基平均净值增长率为2.04%,二级债基平均净值增长率1.08%,八成债券基金取得正收益;其中中欧基金旗下债基中欧稳A、中欧稳C上半年净值收益率分别达6.09%、5.88%,在同类基金中业绩分列第2、3位,并在全部开放式基金中净值增长率分列第3、4位。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中欧稳健收益今年适度提高了组合久期,重点增加了信用债券配置,及时降低可转债持仓比例,同时对参与一级市场新股申购采取相对谨慎的态度,立足于发行公司基本面情况谨慎选择,适度参与,今年以来在同类基金中一直保持领先水平,其波动率在债基中相对较低,受到投资者关注与认可,上半年实现了持续净申购。中欧稳健收益基金经理聂曙光认为,随着二次去杠杆进程逐步清晰,通胀压力也将得到逐步缓解,债券市场存在阶段性机会,中长期利率产品迎来建仓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