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半年时间,净值增长率超过70%。作为追求绝对收益的产品,招商证券(22.00,-2.18,-9.02%)资产管理部投资经理杜长江的成绩单非常亮丽。70%这个数字,不仅远远高出公募基金前三个季度最好业绩23.67%,也好于基金专户一对多今年最高回报37%的增长率。
“他的操盘特点类似于江浙一带资金:不是单纯从基本面出发来选股,而是更喜欢在热点中精选个股,注意止盈止损。”招商证券投资管理部内部人士介绍,操作灵活、重视热点是杜长江取得出色业绩的原因。
不过,在杜长江看来,取胜的关键在于提前感知市场变化,踩准热点节拍。“如果把证券市场比作一条投资大河,基金经理就像是河中的鸭子,要对水温的变化有较高的敏感度,做到‘春江水暖鸭先知’,才能跟上市场的节奏。”杜长江说,结合不同的市场环境,他采取不同的策略来适应市场,这才是其战胜市场的主要原因。
快进快出
跟多数基金在上半年维持高仓位不同,杜长江大多数时间都以低仓位等待时机。“等到机会来临时,则迅速加仓,获取一定收益后,再出来继续等待。”
“4月开始,市场氛围是风险厌恶,传统行业的个股表现持续性很差,股价小幅上涨就结束,甚至还会创出新低。”此时,杜长江判断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较大,并不适合采取长期持有的策略。
于是,他主要通过短线交易来获取一定的收益,“买入的个股上涨3%~4%,就会获利了结”。同时,考虑系统性风险较大的因素,杜长江还制订了严格的止损原则,“只要个股下跌5%,就会严格止损。”
随后的五六月份,杜长江依然采取这种先耐心等待、有机会再快速出击的策略。
5月21日,上证指数由3200点的高点首次跌破2500点,短时间内快速下跌700点。“短期跌幅很大,肯定会有技术反弹,”基于这个判断,杜长江选择地产板块全仓买进,持股5天后迅速兑现出货,实现6%的回报。
至于为什么选择地产股,杜长江称是因为这样一个投资逻辑。“市场大幅下跌,主要是担心欧债危机和房地产调控。那时欧债危机的压力很大,但我认为如果欧债危机比较严重,宏观调控政策就会放松,地产调控也会减弱。”杜长江判断欧债危机和地产调控不会同时对市场形成负面压力。市场表现证实了杜长江的这种判断:超跌的地产股,充当了那轮反弹行情的“先锋队”。
6月,杜长江持股的时间依然只有5天,获得的回报有7%。这次他选择的品种是航空股,理由是人民币升值预期对航空股是利好。
回顾上半年的操作,杜长江称其基本采取“快进快出、注重止盈止损”的策略,这为其管理的产品带来了较好的业绩。其中颇有代表性的是某保本策略账户,该产品于3月3日开始运作,对应市场点位是3100点附近,但在市场较低点位2400点时,产品回报依然有7%。
追热点
7月2日,上证指数创下该轮调整的最低点2319.74点,随后开始上攻3000点的强势反弹行情,而杜长江的投资策略,也随着市场行情的变化,逐渐发生改变。
“7月是市场累计下跌3个月后的反弹,机构投资者对这轮反弹比较谨慎,更倾向于定义为下跌过程中的超跌反弹,而不是反转行情。”结合当时谨慎乐观的市场情绪,杜长江在7月和8月以反弹的思路来操作,“满仓介入市场,等取得一定收益后再撤退”。
但等到9月上旬,杜长江的投资策略发生了大幅改变:操作上由此前的短线交易转为持股不动,持仓品种则选择了弹性最大的有色板块,这恰恰也是10月A股表现最为抢眼的一大板块。
“8月公布的数据来看,PMI数据上升,经济在逐渐筑底,底部趋势已经出现;全球都在释放流动性,势必会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相比于医药、消费2011年30多倍的动态市盈率,周期类的估值被低估,会吸引资金的关注。”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外,杜长江判断有色板块是热点,会有一波获利快的投资机会,所以选择积极参与。
不过,据记者了解,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对有色却普遍有“畏惧”心理。但杜长江却认为,“有色板块的先行指标是投资者对宏观经济的预期,在宏观经济向好预期出现拐点时,就应重配有色。”而更重要的是,他认为在全球货币贬值的背景下,有色必然是一个热点,而投资一定要重视热点。
“投资追求的是回报,最关注的不是买,而是什么情况下能把股票卖出去。热点股票很容易出手,变现快,流动性很好。”杜长江说,买股票前他通常会提前想好什么时候把筹码抛出去。
因人而动
“A股市场变化很快,并非一种策略就能持续战胜市场。这就要求我们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和群体偏好,采取不同的策略。”杜长江将自己的投资风格定义为“水法投资”,多策略结合、灵活操作。
除了多策略来应对市场,杜长江的另外一个经验是将价值投资和趋势投资相结合。
“没有价值做保障,就不会有安全边际;注重趋势,才能在短时间见到效应。”杜长江说,很多人将趋势投资看成是技术分析,主要看K线走势,但他在实践中发现,技术分析关键在于另外两个层面。“一个是关注资金流,另外一个是弄明白别人怎么想。只要清楚别人怎么想,你就知道这股票是否能卖给别人。”
据杜长江介绍,他曾经在证券公司做过十年研究员,非常了解卖方研究在不同阶段会出哪些报告,并将如何影响市场主要参与群体——公募基金的操作。而他正是凭借摸清其他机构投资的想法,从而更好地踩准市场的节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