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基金发行数稳超去年 年内还可输血600亿元

1楼
猴票1980 发表于:2010/11/16 11:24:00
 页面导读

  基金发行数稳超去年 年内还可输血600亿元(本页)

  “消费”牌基金已满10只 投资标的充足率有隐忧

  基金迎史上最密集发行期 年底忙冲刺

  机构加码热情高涨 新基金发行逐渐升温

  最后冲刺 基金三招打响规模战

  基金发行数稳超去年 年内还可输血600亿元

  ⊙中国证券网记者 丁宁

  临近年底,新基金发行再度升温,全年成立数超过去年几成定局。

  据上证报资讯统计,截至11月15日,今年以来已成立新基金113只,离去年全年成立新基金121只的水平只有一步之遥。同时,目前正在发行的新基金共有27只,本周还有4只新基金即将发行。这些“准基金”们最晚的募集结束时间在12月17日,这也意味着大部分基金有望在年内成立,因此今年成立的新基金数量超过去年是大概率事件。

  新基金发行升温得益于多通道审批。 今年开始,监管部门对新基金发行实行分类审核制度,不同类别的基金可分别排队申报。基金审批新体系将偏股型、固定收益型、QDII、创新型和专户一对多分成5条通道进行审批。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今年的新基金发行在数量上井喷也是意料之中的。

  多通道审批制度带来的新基金扎堆发行在近期表现得尤为突出。11月1日当天就有8只新基金同时上柜,11月第一周共有23只新基金同时在发。

  但今年新基金单只募资“效率”却大不如前,从目前的募资规模来看,离去年的水平仍有一定的距离。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所成立的113只新基金共募得资金2171.27亿元,平均募资规模为19.39亿元;而去年同期所成立的新基金平均募集资金为26.97亿元,去年全年新基金的整体募资规模更是达到3821.94亿元。

  粗略计算,如果目前在发和即将发行的31只新基金都能够在年内成立,按照当前的单只基金募资水平,则能提供近600亿元的***。

  不过,随着市场的回暖和年末效应的发酵,新基金发行的人气正在逐渐提升。1月至8月间,基金(剔除QDII)平均单只募资规模为18.47亿元,而在9、10两月间成立的新基金平均单只募资规模为24.11亿元,新基金发行的效率正在提高。

  


“消费”牌基金已满10只 投资标的充足率有隐忧

  11月15日,国投瑞银中证下游消费与服务行业指数基金(LOF)开始发售。该基金是境内首只全市场消费行业指数基金,至此,《证券日报》基金周刊统计显示,含有“消费”类的基金数量将达10只,而今年发行的就有7只,占了所有数量的七成。

  今年的“消费”类基金为何扎堆发行?目前的消费类股票是否满足10只以上基金投资标的的选择需求?

  对此,一位北京基金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分析认为,今年“消费”类基金的频繁发行,主要因素是源于基金对未来的布局及长期存续方面的考虑。随着人口基数的上升,中等收入人群的增多,将会带动消费类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多及消费领域业绩的增长。而目前,其实对于“消费”概念的划分,不仅仅是传统的消费行业,比如金融业,从另一角度讲,也算是大消费行业。所以,对于主动型的消费类基金,选股范围上并没有太大的障碍。

  在发5只消费类基金

  各有差异性

  《证券日报》基金周刊统计显示,截至11月15日,除了当天开始发行的国投瑞银中证下游消费与服务行业指数基金(LOF),正在发行的“消费”类基金还有招商上证消费80ETF联接基金、招商上证消费80ETF、大摩消费领航、汇丰晋信消费红利。

  同为“消费”类基金,但也表现出了些许差异性。

  据悉,国投瑞银中证消费服务指数基金,其指数成分股分布于沪深两市主板以及中小板,是从13个子行业中精选出的200只个股,如五粮液(000858)、泸州老窖(000568,股吧)(000568)、苏宁电器(002024,股吧)(002024)、上海汽车(600104)、东阿阿胶(000423,股吧)(000423)等都在其列。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票及其备选成份股票的市值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的80%;股指期货合约也在投资范围之内。

  而招商上证消费80ETF,其跟踪的上证消费80指数是以沪市基准指数上证全指为样本空间,然后将样本空间中行业分类为可选消费、主要消费和医药卫生的股票列为消费类股票。

  正在发行的主动型消费类基金中,大摩消费领航的特别之处在于该基金重点投资于消费行业和受消费数量增长及结构变革引领而快速发展的相关行业的上市公司,而且其契约中明确规定投资于此类股票的市值不低于股票资产的80%。

  而汇丰晋信消费红利基金,其在强化消费主题的同时,突出了红利机制,每季度末当满足基金合同规定的分红条件时,该基金将实施收益分配。

  3只老“消费”

  基金今年以来均超越大盘

  今年8、9月份,易方达消费行业、金元比联消费主题基金相继成立。截至11月12日,wind数据显示,2只基金自各自成立日以来,净值增长率均为2%。

  另外,有3只老“消费”类基金,分别是2003年7月15日成立的华宝兴业宝康消费品,2006年4月6日成立的长城消费增值股票型基金,以及2009年6月12日成立的申万巴黎消费增值股票型基金。

  与上证综指相比,截至11月12日,上述3只基金收益率均跑赢上证指数

  Wind数据显示,华宝兴业宝康消费品今年以来超越上证指数10.27%;长城消费增值超越上证指数4.25%;申万巴黎消费增长超越上证指数11.21%。

  翻阅上述3只基金的三季报,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消费行业外,银行、保险等金融股,也是其重仓的股票,有的甚至前十大重仓股中,有6只均为金融类股票。

  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分析认为,事实上,某种意义上,金融类股票也可以算做消费行业。现在板块分级标准很多,而很多分级的交集部分也可看作是大消费类的概念。实际上,消费类主动型的基金,在选股范围上都会给自己很大的宽松度。

  消费股估值不便宜

  但未来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北京一位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分析认为,今年之所以“消费”类基金扎堆发行,主要是对未来发展布局和长期存续的要求。他认为,基金业十年已经过去,未来的增长点在哪?随着人口基数的上升,国内中等收入人群的日益增多,势必会引领消费的增长。而相应的未来消费类上市公司的数量规模有望扩大,因此,目前的消费类基金主要是基于对未来的布局。

  对于消费行业,很多基金公司人士都表示出了信心。东吴基金投资总监王炯表示,消费服务类行业业绩与经济敏感性相对要低,增长比较确定,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背景下,这类行业盈利能力和利润增速有望持续稳步增长,尤其是医药、食品饮料、零售、家电以及户外用品与家纺等行业。

  那目前消费类股票的估值是否贵?还适合投资吗?对此,正在发行的大摩消费领航拟任基金经理袁航对《证券日报》说:“估值是否贵是一个动态的问题。关键是业绩能否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如果一个公司的业绩没有增长,那么估值便宜也不会成为选择的理由。如果业绩增长速度很快,即使当期估值比较高,但看到明年盈利的增长可以把高估值化解掉,那么这样的公司也还是可以买的。”

  袁航认为,消费股的估值目前不算低,但比历史上最高的时候还差一截,对于业绩增速快的公司,看到明后年其实估值是不贵的。“我认为中国的消费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是刚刚开始发掘的金矿,无论从人均收入还是从国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中国的消费都进入一个要加速上升的阶段。我们看好消费主要从三个角度来看:人口结构的变化、经济发展周期和政府政策变化、人口结构的变化主要是劳动力结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经济发展阶段则是从消费占GDP的比重到目前的阶段即将进入消费占比上升和投资占比下降的时期。政府政策变化这两年的汽车减税、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等政策,还有十二五期间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等等,可以清楚得看到政策转向支持消费的力度。” (证券日报)

  基金迎史上最密集发行期 年底忙冲刺

  24只!这是截至上周末,11月份正在发行的基金数量。而这已经创下了史上单月基金发行数量最多的纪录。

  小牛行情促新基发行

  基金的热发总是紧随股市走牛的脚步。四季度以来,股市走出了一波小牛行情,上周五之前,沪深300指数这波涨幅已经接近20%,这点燃了市场的做多热情,基金公司更是反应迅速,一有新基金获批就立刻投入市场。

  根据Wind资讯的统计数据,“十一”长假结束后的一个月里,已有兴业沪深300、工银瑞信深证红利ETF等10只基金顺利完成发行,而目前仍有24只基金处于发行期。从本周起,国投瑞银中证下游消费与服务产业指数基金、金鹰主题优势股票基金等4只基金也将启动发行,这使在发基金数量增至28只。

  即使在股市最火热的2006年和2007年,基金的发行也未有如此密集。数据显示,彼时单月基金发行数量最多时也只有12只,发生在2006年10月份。

  从基金类别来看,股票方向基金仍然占据着新基金发行的大多数。24只在发基金中,除了南方金砖四国、银华抗通胀主题等4只QDII基金外,还有华安上证龙头ETF及联接基金、招商上证消费80ETF及联接基金等8只被动指数型基金,以及建信内生动力、广发行业领先、大摩消费领航等主动型股票基金。

  虽然债券基金从数量上来说属于少数,但发行情况并不差。数据显示,在今年成立的137只新基金中,股票型基金达到84只,合计募资1080.34亿元,占比略超过50%,平均单只基金募资份额为16.62亿元;而债券型基金总共只成立了14只,募资额却达375.33亿元,平均单只基金募资达到41.70亿元,远远超过股票型基金。目前正在发行的债券基金共有6只,包括中欧增强回报、鹏华丰润等封闭式债券基金,以及博时转债、银华信用双利等二级债券基金。

  热发将持续?

  与2009年建行占据多数新基金托管业务的情形不同,如今工行已经重新夺回基金托管阵地。11月成立和发售的基金中,有14只基金托管在工行,占三分之一左右。此外,建行和中行分别托管了6只新基金,而在这项业务上开始发力的农行则只托管了3只新基金。

  不过,主销售渠道已不再是决定基金发行规模的唯一因素。于11月5日结束募集的华商策略精选,用了两周时间便募得超过118亿元资金,成为今年首募规模最大的偏股型基金。这只基金托管在民生银行,而后者并非强势银行销售渠道,其获得如此多资金的追捧,完全是靠公司用业绩打造的好口碑。华商策略精选的募集完成,更使华商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由三季度末的231亿元一举跃升至近350亿元,规模排名也上升至30名。

  事实上,新基金发行一直是基金公司扩大资产管理规模的重要途径,尤其在目前老基金持续销售状况不佳的情况下,新基金的发行更显重要。但今年以来,新基金发行严重分化,汇添富、招商等基金公司已经发行了五六只新基金,而也有基金公司一只产品未发。临近年底,基金公司的规模排名大战仍需靠新基金冲刺,这注定基金发行密集态势将至少延续到年底。(第一财经日报)

  机构加码热情高涨 新基金发行逐渐升温

  渐有“入夏”之相的A股,令此前陷入困境的新基金发行开始慢热。中国证券报记者多方了解到,近期正在发行的多只股票型新基金,销售状况均好于预期,而相对于普通投资者的犹豫,保险等机构投资者则下手很快,他们成为新基金销售和老基金申购的主力军。业内人士认为,虽然目前来看,尚难预测A股的爆发式行情能持续多久,但却能有效刺激投资者购买基金的信心,新基金发行量有望水涨船高,并反哺A股行情的延续。

  “扩容潮”渐有底气

  进入四季度,新基金发行再度掀起一波高潮。记者粗略统计,目前正在发行的新基金就有13只之多,此外,已获批但即将发行的新基金可能还要超过这个数字。

  新基金的扎堆发行,一向是基金公司的“心头之患”。因为在基金产品同质化严重的背景下,扎堆发行往往意味着单只基金所能获得的份额减少。但随着国庆节后A股的骤然暴涨,投资者的信心逐渐修复,新基金发行难的问题也逐渐得到了缓解,令这一次的“扩容潮”底气增加不少。

  “之前新基金发行,第一天一般能达到几千万就不错了,但这一次,有几只基金借市场暴涨的东风,第一天就能发到3个多亿,要是这种势头持续下去的话,那最后的发行数据肯定会很不错。所以,我觉得,要真是一波大牛市的话,基金公司扩容的机会又要来了,但可能不是每家基金公司都能把握到这个机会。”某基金公司市场部员工向记者表示。

  而记者了解到,在最近的行情里,保险公司等机构加仓基金的积极性要大大高于普通投资者,无论是购买新基金,还是申购老基金,机构都是绝对主力。尤其是今年以来业绩表现抢眼的中小基金,规模都因此大幅增加。

  偏股基金或成“主力”

  随着股市的暴涨,以及加息导致的债市持续调整预期,基金公司的新基金发行战略重心或将逐渐偏向于偏股型基金。

  “接下来,偏股类基金很可能再次迎来快速增长的阶段。”一位基金公司市场人士认为,“未来如果行情得以持续,偏股基金的赚钱效应不断被强化,那么投资者的热情可能将重新被点燃”。

  事实上,面对着潜在的“牛市”预期,基金公司已经开始回忆2007年的辉煌时期。“牛市就是决战的时刻”这在行业内已基本成为共识,只有有了行情的推波助澜,才更有机会获得超常规的快速发展。

  某基金公司副总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据他了解,最近一段时间不少基金公司已对自己的战略做出调整,以求更为积极地应对市场变化。他认为,对于规模较小的基金公司来说,最直接的策略是提升旗下基金业绩以刺激规模,而大公司的战线则更长,除业绩之外,还需要在渠道开拓、品牌打造甚至投资风格等多方面着力。(中国证券报)

  最后冲刺 基金三招打响规模战

  年底临近,基金发力冲刺虎年规模战。细细算来,距离年底还有一个半月时间,60家基金的“虎年成绩单”就将出炉,而目前俨然已经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不过,与战场面对面的肉搏战不同,这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0547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