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薛熠:养老金的问题

1楼
猴票1980 发表于:2010/11/24 11:13:00

上次介绍了划分核心收入和非核心收入的问题。其中我们说,核心收入主要包括销售收入,子公司收入,养老金的费用。这主要是因为,养老金的设计的初衷是雇佣员工的一个成本。即,把应当支付给员工的工资作为养老金的形式于一定时间之后发放。正因为,员工是企业产生销售的一个基础,所以该费用应当作为核心的费用计算。但事实上,90年代中后期依赖,养老金已经不止是一种费用,慢慢的,它成了企业的一个重要的利润来源,比如,IBM公司2002年左右的养老金利润来源是企业税前经营利润的一半,通用电气是接近1/3。 在现代的会计报表中,利润构成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的分析直接影响到对企业的成长性和盈利能力分析。

有朋友会问,养老金不是一直永续存在的吗?既然如此,其不管是利润还是费用都应该是作为核心业务进行处理吗?这就要涉及到养老金的报表项目构成了。 一般说来,养老金的报表项目构成有以下6个方面: 1. 服务成本。 2. 利息成本。 3. 估计值变动。 4. 以前未支付的服务成本的摊销。 5. 以前未支付的利息成本的摊销。 6. 期望利润。

其中1-5都是属于费用的。 注意这里的利息成本并非是真正的利息费用,如果是利息费用,应当作为融资性费用项目处理。 这里的利息费用是一种贴现意义上的成本。反映的是员工为了等待获得养老金所要求的等待时间的补偿。所以,它也是一种核心的经营费用。

这里唯一带来了问题的就是,第六项,期望利润。 这里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是期望的利润,并非实际的利润。 也就是说,在报表中报告的是该养老金估计自己可以挣的利润,而并非是一个实际实现了的数字。这样会带来一个经典的逻辑问题,所谓循环论证。或者,有人叫它, “谎言引导真实”。

一般来说,养老金会持有相当多的企业股票,假设该企业宣称自己的养老金期望收益40%, (在美国市场已经非常高),那么,所得到的期望利润将进入报表做完核心销售利润计算。在一般的投资者不分辨该利润和其他经营类的利润的异同的情况下,由于调高期望收益带来的大幅上升企业报表的利润, 会误导投资者判断该企业的一般性经营利润非常高。从而对该公司信心大涨,从而在二级市场上购入该企业股票。 从而,股价上涨,带动了持有股票的养老金收益上涨,从而养老金真正的获得了40%的收益。

这就是所谓自我实现的一种逻辑循环。 这个问题在哪?在于利润上升不是建立在该公司的经营业绩非常好的情况下,而是建立在二级股票市场的反映下。而我们通过前面的分析已经知道,二级股票市场是非常难进行预测,也是不受该企业控制的。所以,这个利润上涨只能反映一个所谓的“暂时性”的融资性收入的上升。作为价值投资的目的,不具有可持续性,成长性的利润收入应当被大幅减少其权重才对。

而现行的会计制度带来的,养老金的预期利润与其他营业利润不分彼此,加上自我实现的逻辑框架,带来的就是不进行分别对待的投资者会误判该企业的成长性。从而做出错误的投资判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093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