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全世界,每100万个企业中有3.3个上市公司;在中国,每100万个企业中有68个上市公司;在美国,每100万个企业中有450个上市公司。全球2000强企业中,98%以上是上市公司。”在第四届中外跨国公司CEO圆桌会议之“中国民营企业赴美上市融资论坛”上,美国华达产业投资公司董事长王越剑的一席话,让在座的每一位民营企业家陷入了深思。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上市对于中国的民营企业而言早已不再遥远,但是赴美上市对于大多数民营企业来讲却仍存在很多盲点。
缘何舍近求远?
说起赴美上市,民营企业家们第一个疑问就是——“从去年10月30日到今年10月30日,我国创业板推出已经整整1周年了,共有134家企业在该板上市,基本上都是民营企业。可以说,创业板为民营企业上市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那么,为什么要舍近求远,选择到美国市场去上市呢?”对此,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会长保育均表示,国际金融危机为我国的民营企业上了难忘的一课,那就是要从单个资本走向社会资本,因为民营企业产权明晰的另一面就是产权封闭,而这,恰恰是制约我国民营企业难以做大做强的原因之一。
“上市公司通过运用其资本资源可以实现飞跃式成长,这是大多数民营企业看重上市的原因。”王越剑指出。但在国内,排队上市的民营企业众多,民营企业的上市之路很有可能在最后一步功亏一篑。
而选择在美国上市的情况则完全不同。美国资本市场有3大主要证券交易市场包括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美国证券交易所(AMEX)、纳斯达克交易所(NAS鄄DAQ)。另外,“针对中小企业及创业企业,美国还有一个电子柜台市场,即OTCBB。这一市场是由纳斯达克管理的股票交易系统,被称为纳斯达克的预备市场。以门槛低取胜,对企业基本没有规模或盈利方面的限制,只需要有3名以上的做市商愿为该股票做市就可以了。”王越剑介绍说。
中国赴美上市的公司大多都是先在此系统上市,获得初步发展资金,经过积累扩展后,再升板到上述三大证交所。
民营企业美国上市的优势
据统计,我国民营企业7年以上的生存率小于30%,14年后生存率不足10%,其平均寿命仅为8年。但即便如此,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还是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存精神。据了解,近30年来,65%以上的技术专利都来自民营企业,而新产品的80%也是由民营企业创造的。
“美国资本市场投资者对高成长性的新兴技术与市场的股票有很大热情,如微软、思科、谷歌、百度等都是美国投资者热衷的投资对象。一项数据统计表明,在美国投资者以往购买外国公司股票的总和900多亿美元中,亚洲公司股票占到了一半以上,在这个市场上,中国民营企业是有很多机会的。”王越剑指出。
不仅如此,王越剑还进一步分析说,当前时期对我国民营企业赴美国上市十分有利。自2008年8月以来,美国一直处于自1929年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中,美国企业遭受严重的打击,尤其是对中小型企业。美国大型企业恢复速度较快,中小私人型企业从此次金融危机中恢复的过程将会比较缓慢。在这种情况下,在美国上市的企业中,中小企业非常少。而相对于美国企业,中国中小企业已经基本度过危机,有着不错的成长速度,受到投资人的普遍青睐。
对于民营企业而言,融资难是伴随企业成长过程中一直存在的问题。“美国资本市场充足的资本渠道和众多的筹资渠道,将为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便利。而且,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市也将提升企业的商业形象,在国内,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企业一经在海外上市就变得家喻户晓的案例并不在少数。”保育均表示。
上市准备财务先行
民营企业赴美上市过程中,另外一个让民营企业家们担心的就是财务问题。如是否只能用美国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中国会计师事务所是否能够承接这样的业务?赴美上市之后是否需要一个更为专业的财务团队?面对民营企业家们的众多问题,美国华达产业投资公司首席财务官王晓康表示,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虽然这部分管理较为枯燥,但是对企业的发展却是至关重要的。他建议,民营企业在赴美上市之前,首先要开始重组内部结构和清理公司文档,并进行净值调查,然后再做财务审阅。“在对公司内部进行重组的过程中,聘用财务总监和专业的财务团队非常重要,同时,还应聘用律师和美国认可的审计师进行上市前的准备工作,并对资产进行评估和定价。”关于会计准则的使用问题,王晓康表示,赴美上市必须按照美国的会计准则来编制美国上市公司所需要的报表,而且披露之前财务报表需要按照美国会计准则修订。目前,我国会计准则已持续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已经与国际接轨,但美国现在正在向国际会计准则过渡。
毫无疑问,国内的会计师事务所已经在承接此类业务,但是,以现在的环境而言,国际四大所创造的品牌价值,已经超越了专业,甚至与股民信任和股票相联系。
在民营企业赴美上市过程中,或许,财务问题是一个颇让民营企业老板们头疼的问题,但总是在这样对财务管理水平的不懈追求中,民营企业收获了更多。诚如王晓康所说,财务数据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反应,其真实性体现着企业管理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