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Bubble一词的中文是“泡沫”。投资者最好学会这个中文词。中国的确有一些互联网公司能赚到真金白银,而不是从股票泡沫中赚取投资者的钱,投资者也最好能知道这些公司的名字(这些公司的名字请见下文)。对于刚刚IPO上市的那些公司来说,值得庆贺的是这些公司的CEO们以及把这些公司包装上市的那些投资银行家们,是他们完美地把握了美国股市对“中国互联网”概念股趋之若鹜的时机。
正如任何会膨胀的泡沫一样,所有那些有关中国概念股上市疯涨狂潮的言论,并没有让身陷其中的投资者害怕,事实上倒让他们兴奋不已。本文的标题——“中国概念股IPO:‘泡沫’两字可识否?”,可能只会提醒某些投资者下单购买优酷网股票,作出反常的巴甫洛夫反应。
由高盛帮助上市的优酷网(Youku)继IPO首日惊人地飙涨161%,从而使其市值被抬高到33亿美元之后,在第二天的交易中,继续保持其惊人的上涨势头,截至中午,又上涨了33%。
此刻,优酷的市值达44亿美元,而这家公司目前尚未实现盈利,而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古永锵目前在账面上已跃升为亿万富翁。中国电子商务公司当当网倒是有盈利,但也只是最近才开始盈利的,该公司股票继IPO首日几近翻倍之后,继续保持高位。在本周赶在圣诞节前竞相上市以吸纳美国投资者资金的许多中国概念股公司中,这两家公司算是知名度最高的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不仅是由于“中国”和“互联网”这些概念使得投资者变得疯狂。也不仅仅是由于优酷不知怎么就被“包装”成融Netflix、Hulu和Youtube与一体的公司,从而掩饰了优酷面临的严酷的现实:该网站所提供的视频都是免费观看的,中国在线视频市场上还有许多非常强大的竞争对手,噢,对了,该网站每年仍旧亏损数千万美元。同样,不仅仅是因为当当网被冠以中国亚马逊的光环,虽然不同于亚马逊,当当网主要销售的只是书籍,而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非上市公司淘宝网才是中国在线零售领域的巨头。
从心理学上讲——如果不是从正式的统计学方法来看的话,这股疯潮背后的真正驱动因素,是美国仍处于经济衰退之中,而美国投资者正饥不择食地渴望能在股票投资上狠赚一把。因此,的确,“中国”和“互联网”这两个概念足以令投资者失去理性而沉迷其中,然而美国国内缺乏能令投资者“兴奋地有所作为”的“概念”,这进一步促使他们的非理性程度呈指数级上升。
我认为这种非理性状况将会持续一段时间,而这对于优酷的主要竞争对手土豆网来说,不失为一个极好的预兆。据土豆网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备案显示,这家公司的盈利前景似乎更加清晰可期。在攫取投资者资金的这场比赛中,优酷赢了,而最先向SEC提出IPO申请的土豆网上市已被推到等待队伍的后面。如果土豆网的财务数据相当不错,而且IPO上市不再遇到问题的话,那么其股票发行仍然会非常受美国投资者的欢迎。
对于其他一些早已上市而且盈利坚实的中国互联网公司来说,这至少在短期内也可谓是一个好兆头。对于那些想参与中国互联网股票投资的投资者来说——我这是否已排除了其他一些不够条件的(亏损)公司了呢?——或许寻找那些早已赚取盈利而且股价还未高得离谱的公司较为合乎情理。这些可不是通过逆向收购而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借壳上市的公司,通过那些途径上市的公司需要投资者进行更多的仔细审查(关于这个话题,我打算在在未来几周内再予以分析评述)。而是,要关注那些已经经历了美国股市这几年大风大浪、接受了投资者多年考验而且股价还未被炒疯的公司。
举个例子:新浪网,尽管自今年2月1日以来,该股已翻倍,但目前股价对应的市盈率10.5真是合理得有点“失去理智了”。这家互联网门户网站在网上显示广告市场上占有最大的份额,而且它旗下还有最为流行的中国版Twitter——新浪微博,而Twitter和YouTube一样被中国屏蔽了。对冲基金Ironfire Capital总裁埃里克·杰克逊(Eric Jackson)给我发了电子邮件,解释为何他要推荐新浪及其他一些在线广告业务非常大的门户网站——比如搜狐(目前股价对应的市盈率为23)和网易(市盈率为15.5倍):
我认为新浪将会受益,因为:(a)这些新上市公司和其他公司将会拥有更多的人民币用来做广告,(b)鉴于中国其他科技股的市盈率相对较高,分析师将会重新给新浪股票确定一个更高的目标市盈率,以及(c)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将会注意到新浪微博平台的价值和影响力。
如果新浪微博的用户数在明年春天超过Twitter的话,考虑到尚未上市的Twitter目前估值有30亿美元,加上新浪有近10亿美元的现金……新浪股票的价值要比目前的市价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