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研判
今日仍无风险,继续做多!
昨日盘面:周二沪深两市双双惯性高开,资金做多热情不减,热点有效轮动,农业、水泥、电子支付、物联网、通信等热点轮番活跃,但金融、石油石化、煤炭、钢铁等蓝筹蓄势休整,制约了大盘反弹,全天维持窄幅震荡。
今日研判:在经历了周一的大涨后,昨天大盘全天振幅都在一个狭窄的区域中进行,虽然表面上看,盘中指数出现了小幅滞涨下跌,但从多分钟曲线上看,多分钟资金流出量并不大,其下跌的幅度非常有限,表明大盘上周五至周一连续上涨累积的短线获利盘并不急于变现离场,暗示我们,目前投资者的持股意愿较前一段时间盘有所改善,投资者持股意愿同样在增强。因此,就短线大盘走势来看,今天股指仍不存在大的回落风险(即使回调也仅体现在盘中而已,全天几乎没有大的跌幅空间),全天仍以窄幅整理乃至反弹为主。
这里需要继续提示的是,由于临近年末,机构的策略及资金回笼压力的存在,机构大规模进场做行情的概率不大,年底市场趋势性行情可能难以产生,但由于通胀处于高位,场内资金也不会甘于寂寞,市场的结构性机会依然会较为丰富。就中线指数来看,继续维持大平台整理的观点,即股指在短线继续上涨后(高点看至2950-2960附近),可能会出现震荡回落,重新回到原来的大平台中去(走出近似于今年2、3月份大平台震荡走势)!
操作策略:短线继续做多为主!
今日热点 在14日举行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表示,要大规模推进公租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明年将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改造各类棚户区住房1000万套。这一数量几乎是今年58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两倍。
谈及明年楼市调控思路,张平透露,要进一步落实完善房地产调控政策,制定并实施解决城镇居民基本住房和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方案,健全政府保障和市场供给相结合的住房供应体系,增加有效供给,支持自住型需求,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加强市场监管,抑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
“发改委此番表态表明,保障性住房已经被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地位。我认为,住房供应可能重回‘双轨制’,即市场的归市场,保障的归保障 ,更 多 的 中 低 收 入 群体 有 望 受益。”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日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要 加 快 推 进 住 房 保 障 体 系建设,强化政府责任,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 度 , 加 快 棚 户 区 和 农 村 危 房改造,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缓解群众在居住方面遇到的困难,逐步形成符合国情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商品房体系。
陈国强认为,今年楼市经历了两轮调控,但受多重因素影响,抑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效果并不明显,后续调控的难度加大。为此,政府重新强化政府责任,完善公共服务职能,通过加大保障性住房供应来缓解住房矛盾。
“住房市场当中有一部分没有补上,就是保障性住房”,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
事实上,从年初“国十一条”重申“中央将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到“国十条”强调“确保完成2010年建设保障性住房580万套”,均显示政府正加速保障性住房建设。
以公租房为例,今年9月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运营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其中包括对公租房建设用地及公租房建成后占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等数项税收优惠政策。
有关专家认为,这些政策充分体现了支持引导企业更多投入公租房建设的政策意图,通过税收减免的手段可以降低成本,使企业获得比较实在的收益,也会吸引更多非国有企业参与到公租房建设中。
张平也强调,要建立稳定投入机制,多渠道增加保障性住房资金投入,落实保障性住房供地和建设计划,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运营,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管理的体制机制。
不过,业内人士对政策措施能否得到有力执行表示担忧。陈国强认为,要明年实现开工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目标,地方政府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难度相当大。
“今年住建部要求各地确保完成今年保障性住房300万套、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280万套的建设目标,能开工580万套就不错了,建成恐怕就困难了,至于什么时候上市就更不好说了,那明年的1000万套怎么办,会不会是旧账未还又添新账?”业内人士说。
以上海为例,有报告显示,上海在2009年底首次开始试点的三个经济适用房小区持续了1年多才真正交付,而第二批经济适用房何时入住无法确定。“从保障房之一的经济适用房的推进上,我们可以发现保障房建设的不到位。”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副主任陆骑麟说。
业内普遍认为,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实现房屋回归居住属性的一个长期解决路径,包括公租房在内的保障性住房数量的增加,将有利于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和改善供需矛盾。不过,在短期内可能不会对楼市产生立竿见影的影响。
聂梅生表示,在保障房一直缺失的情况下,现在就必须承认商品房市场占据住房市场的主导地位,就要遵守市场规律,就要遵循供需关系。
有关专家建议,眼下还是需要出台更多的鼓励有效住房供给的政策,不仅仅是政策性住房供给,还要有商品房的有效供给,以从根本上改善住房供给短缺状况,有效抑制投机行为。
私募动态 赶乘“十二五”头班车 主题类基金频打“消费牌”
近期,消费类主题基金集中亮相,既赶上了年末的规模之战,也拉开了2011主题投资的布局序幕。
12月以来,大摩消费领航混合基金、招商上证消费80ETF及其联接基金、汇丰晋信消费红利基金纷纷宣告成立,而国投瑞银中证消费服务指数基金也已发行完毕等待成立,鹏华消费优选股票基金也于12月2日起正式发行。
年末发行恰逢其时
多只消费主题基金的成立与发行或与来年布局有关,2011年作为“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业内普遍认为大消费板块有望借“十二五”东风,迎来新的发展良机。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师葛轶强指出,伴随明年“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及市场对大消费板块的良好预期,年末发行大消费主题基金恰逢其时。国投瑞银基金认为,“十二五”规划引领的大消费时代即将到来,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将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拉动,为大消费板块的崛起提供了历史机遇。
但很多大消费类的股票并不便宜。据民族证券消费行业涨跌幅统计数据,截至12月13日,上证指数近12个月下跌6%,但农林牧渔、食品饮料、商业贸易、医药生物却逆市上涨20.05%、29.09%、10.52%、38.10%,大消费类股票被质疑估值过高。
对此,鹏华消费优选基金拟任基金经理王宗合认为,虽然消费品普遍处于一个较高的估值区间,但仅看估值不能全面地判断出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应该用行业和公司的成长性、利润增长率、现金流来验证结果,目前消费品整体上依然处于投资的黄金时代。民族证券食品饮料行业分析师也表示,今年食品饮料行业指数11月走出历史高位,但很多公司的优秀业绩、高成长性,以及未来的较高预期,目前仍能够支撑行业的稳定增长。
据汇丰晋信统计,最近3年累计单位分红最高的10家上市公司中有5家消费类公司,其中包括张裕A、盐湖钾肥、茅台等。
同一主题下差异化路线
虽然都冠以“消费”主题,但不必过分担心各只基金的同质化。
以汇丰晋信消费红利基金为例,具有高仓位和定期分红特点。其股票仓位最低为85%,其不低于80%的股票仓位将投资于消费行业,淡化资产配置需求,专注自下而上的个股精选。同时突出定期分红机制,力求长期稳定回报。汇丰晋信消费红利基金的消费概念指居民消费,即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对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消费主题相对较为严格,大约有966只股票属于该类消费投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