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从排队购买认购证到群林市场(现美美百货)买卖未上市股票,再到转战全国一级半市场;从在证券营业部排队递委托单,再到利用电脑、互联网炒作二级市场股票。重庆股民的经历浓缩了中国股民在股市上陌生、成长到成熟的身影。
掘金 一级半市场10买9赚
“我最先是两手空空起家,基本上是白手起家。”家住沙坪坝的陈光元告诉记者,“1992年末,‘老三家’还没有上市时,很多人都把自己手中的原始股拿到群林市场进行买卖。我当时只有2元钱,只够坐车和吃饭,只能当‘串串’,协助有钱人低进高出‘老三家’,在赚的差价中提10%手续费”。
18年前,陈光元是重庆股票“黄牛党”的第一批炒手,且很快就赚取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为后来转战重百、东源、魁星楼、恒大股票,甚至与朋友一起征战宜宾、昆明等地的一级半市场积累了资本。“1994年底,我2年时间就赚了50万。”陈光元说,“一级半市场一般是10买9赚,后来重庆有价证券开业了,我就进大户室操作了。”陈光元说。
透支 100万本金都亏完了
跟陈光元一样,在重庆“老三家”股票尝到甜头的还有李宏刚。但与陈光元不同的是,李宏刚没有在一级半市场当过黄牛,而是直接进入了证券公司开始二级市场的炒作。李宏刚回忆说,“当时证券营业部少,人又多,买卖股票都得排队;为了抢时间,手里经常拿着几十张价值几百元的委托单。”现在已年过六旬的李宏刚,提起当时买股票时人头攒动的场景还十分激动,“大屏幕上跳动的价格,就是自己手中的钱呀,当时股票又没有涨跌停板限制,有时股票一天就涨100%,营业厅里大家都很激动。”李宏刚说,他最多时资金达到过200多万元。为了方便,1994年进了万国证券的大户室,不过,当时进大户室是要收费的,大概每月400元。
1994年,李宏刚输在了透支上面。“当时我有100万元股票,又透100多万元,没想到1994年股市从3月一直跌到7月底。我的100万资金全亏不说,还倒欠了证券营业部40多万。”李宏刚说,还好1994年8月1日开始的反弹行情回来了一些钱,不然他就真的两手空空了。
现在,李宏刚天天在网上炒股、看各种消息;陈光元则把大部分精力转到其他行业,每年寻机会炒两把ST股,闲暇时收收古玩,日子过得很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