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超越立场的自白

1楼
猴票1980 发表于:2011/2/12 12:13:00
《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是张化桥超越投行立场的大实话

  一个人说真话不难,但难的是一直在说真话,尤其是超越自己的立场在说真话。这一点,瑞银的张化桥做到了,《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就是张化桥超越投行人士立场的大白话、大实话。

在瑞银投行亚洲区原主席蔡洪平看来,张化桥是最敢讲真话和最有良知的分析师。其实就职瑞银之前,张化桥因为一些不利于客户的言论而被上个东家炒了鱿鱼。

  《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是张化桥这些年来撰写的一些文章的合集。这些文章很多是对投资行为的反思,以及对自己职业的反思。

  我印象很深的是这么一篇文章——《证券分析师的局限》。当前的A股市场,绝大部分投资者接触最多的人应该就是证券分析师或者是他们的研究报告。一般而言,证券分析师是比很多投资者要专业一些,但问题在于他们提供投资建议是存在立场的。而这个立场与你的利益并非完全一致。

  在张化桥看来,抵赖、修正、狡辩、再修正,这四个阶段是很多分析师推荐股票的完整过程。

  具体些而言就是,当某只被推荐的股票在上升阶段时,分析师们往往对这些股票爱慕有加,“它们永远不会出错的,看看它们最近几年的表现”。

  当这些公司明显在业务上或战略上犯了个错误,但市场仍然一片掌声,说“它们没有问题”。但是,机灵的基金经理开始撤退,股票开始走弱。这个阶段是分析师的“抵赖阶段”。

  但当股价继续下跌时,分析师们开始调低他们的赢利预测,修正他们对该公司未来12个月的股价预测。但仍维持“强烈建议买入”。这是第二个阶段——修正。

  如果股价开始平稳,但鉴于新情况,分析师们开始了第三个阶段——狡辩。如果股价再次明显下挫,分析师会对赢利及股价目标再作新的下调,乃至发表“抛售股票”的报告。这才完成了第四阶段——再修正。这个周期往往在一只股票上持续几年。

  看完分析师荐股四部曲,你觉得不是这样吗?不过你也不需要就此憎恶分析师,这是他们的职业属性所决定的,很多评选考核也在给分析师以压力。除了高质量的研究和服务以外,还需要叫卖,这就很容易使得分析师们慢慢地脱离真正意义上的研究。

  这就正如投资者抵制自身的和外来的买与卖的诱惑也很不容易。所以不少分析师很勤快、聪明敬业,给客户提供投资建议,但对于真正的长期投资者来说,价值是有局限的。

  除了对自己的职业反思,张化桥还在很多文章中对投资行为加以反思。他在书中谦虚地说,自己学了9年经济学课程、任教3年、在投资银行作研究10多年,但对投资就是没有开悟。所幸的是,他觉得自己在脱离研究之后对投资有了顿悟。

  这些顿悟的内容就是这本书中所呈现的。可以看得出来,张化桥遵循的是价值投资,他认为“股票分析”这个词实际上是有问题的,我们所需要的不是股票分析而是企业分析,股票并没有太多好分析的,而从中长期来看,企业的基本面决定股票,股票只不过是一个企业的影子。

  顿悟后的张化桥每天大清早起来后不再像以前那样关心美国股票市场昨天的表现,也不再关心内地和香港昨晚发生了什么大事,多出来很多时间读闲书、陪小孩、进行体育活动。

  张化桥认为投资越简单越好,这点我很赞同。你只有先向市场投降,然后才能彻底解放自己,并且最终征服市场。特别是在一个人人都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的市场上,最终获胜的未必是最聪明的,反而很有可能是认为自己最笨的人,因为最笨的人总是在避免犯错误。

  张化桥在《股民和基民的悲哀》一文中力劝投资者千万不要每天忙忙碌碌,买卖频繁,只是帮了券商的忙,肥了税务局。在他看来,扣除费用,股民作为一个群体,必然跑输大市,这是一个数学上无法挑战的定理或者不等式。

  最有意思的是,作为一个投行人士的张化桥对指数基金也情有独钟,他认为指数基金是最彻底的风险分散方式。他说,找一个能长期持续跑赢大市的基金或基金经理比在稻草堆里找一根针还困难,为什么不把那个稻草堆买下来呢?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152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