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熊锋
央行2011年工作会议未按照惯例提出全年信贷增长目标,而一个名为“社会融资总量”的词语却开始频现于央行的公开文本中。
接近央行的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未来货币政策的方向就是强化社会融资总量的调控。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参加了央行关于编制社会融资总量征求意见稿的相关会议。他告诉记者,央行应该不久就会公布2011年社会融资总量预计增长的规模。目前,央行对社会融资总量的统计仍处于试运行阶段,还在讨论各项指标的统计口径。
一些专家提醒,要注意这一变化的政策涵义。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公开表示,要注意社会融资总量的政策“新意”;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学家李若愚则表示,这预示着金融调控可能出现政策变动。
监测指标变化
实际上,在2010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已明确提出,要加强对社会融资总量的监测与调节,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节奏。社会融资总量调控应按满足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正常需要掌握。
“社会融资总量这一指标,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出全社会的融资情况、资金流动性和活跃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
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信用结构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全社会的信用供给并非只有银行信贷一个渠道。
刘煜辉说,特别是2009年以后,社会融资的多元化倾向更加明显。
据刘煜辉测算,2010年全社会的融资总量有14万亿元左右。其中,银行信贷7.59万亿元,另外有6万多亿通过其他渠道来满足。
根据wind资讯的数据统计,2010年A股总募资额达到10016.32亿元,相当于全年人民币信贷的1/8左右。此外,非金融企业债的发行、银信合作、FDI,还有非正规的金融渠道,这些都是国内信用供给的方式。
一些专家认为,央行对社会融资总量的监测将保证宏观调控更为准确、有效,可以更好地把握社会信用供给总量和通货膨胀的准确关系。广发证券(000776,股吧)在报告中指出,央行监测更广义的“社会融资总量”对于控制物价和调控经济无疑具有很大的帮助。
不过,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社会融资总量的提出,并不意味着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的中介目标发生变化。“而是央行的货币政策监测指标发生了变化,视野变得更为开阔”。
目前,央行是以M2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的中介目标。在央行发布的2010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明确2011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初步预期增长16%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