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上市首日涨幅100%,短短两个月价格已上涨17倍,市值破亿元,“艺术品股票”最近带给市场的疯狂,足以让任何一种投资品种黯然失色。一时间,各种消息传闻以及质疑之声不胫而走,“像炒股一样炒画”成了圈子中茶余饭后的必谈话题。
天天涨停:艺术品遭爆炒
艺术品交易就是将艺术品像上市公司一样化为股份进行“股权”交易,这意味着动辄几十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名家艺术品不再是富豪们的专利。比买股票收益空间更大,比收藏艺术品资金门槛更低,让这种投资方式短时间内遍地开花。
津派画家白庚延的两幅画作《黄河咆哮》和《燕塞秋》,是天津文交所首批上市的艺术品。1月12日面向社会公开申购。经文化部评估委员会专家评估,估价分别为600万元和500万元,被分为600万份和500万份,即每份1元,投资者可申购1000份。据统计,两幅画作份额申购资金总量超过2000万元,中签率均超过40%。
这两只“艺术品股票”1月26日在天津文交所上市交易后涨势惊人,首日涨幅均超过90%,之后4个交易日都以15%的涨停报收,其后经历过两次调整继续上涨,到3月16日收盘价格分别为17.16元和17.07元,涨幅高达17倍。由于交易异常,近日被交易所暂停交易。
鉴于首批上市艺术品的火暴行情,天津文交所又于3月11日推出第二批上市的8件艺术品,包括白庚延的7幅画作和一枚4.34克拉的粉钻,上市以来几乎每天涨停。
据了解,目前国内已经有深圳、上海、天津三地的文化产权交易机构,向投资者推出了“艺术品股票”。去年7月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便推出全国第一份“杨培江艺术品资产包”,但由于资金门槛较高,并未普及开来。“艺术品股票”的概念真正在全国蔓延,还是得益于天津文交所上市画作急剧飙涨带来的眼球效应。
疯狂博傻:谁接最后一棒
暴涨行情的背后,是不断累积的投资风险。一位多年从事艺术品投资的关先生表示:“这种疯涨是绝对不合理的,完全是资金推动的行情,未来这个泡沫一定会破灭,崩盘的可能性很大。而且现在这种艺术品份额投资火暴,与时下楼市投资受限、股市震荡等原因有一定关系,大多数拥入这个领域的人都是外行人,他们对于画作的估值是缺乏理性的。”
据了解,目前上市的艺术品“市值”均在千万元以上,而2010年嘉德秋拍上,张大千创作于1947年的《太乙观泉图》,最终拍得4032万元;齐白石作品《花果四条屏》,在众多藏家的追捧下最终以4760万元高价易主。
白庚延先生生前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的作品“价值”会超过徐悲鸿、张大千等超级大家。“艺术品股票”极度偏离画作本身价值,其交易已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风险。
据了解,在天津文交所上市的艺术品上市之初的总市值不过几千万元,盘子很小,很容易就被资金控盘。业内人士坦言:“出事是迟早的,只是时间问题,这让我想到了曾经的荷兰郁金香事件,多少人因为非理性的追捧最后倾家荡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