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听人介绍炒股 100万进去30万出来
“我从2004年开始炒股,一直是小打小闹。2007年股市大热时,我卖掉了自己的超市,投入100万进股市。结果碰到‘5·30’,亏损了十几万,后来扳回来了,可2007年10月以后股市见顶又开始亏损,2008年更是雪上加霜,最后割肉出来时,只剩下30万了。”
实际上,刘益是个稳健的人,2004年到2007年的三年,他只投入小小一笔资金入市,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当是练练兵,但他是一个“典型新股民”——光听别人介绍就开始买股票。别人说这只好,他就买100股;说那只好,他又买个100股;还有一只更好,他再买100股……就这样,他用几万元买了十几只股票,打印交割单时,“哗哗哗……”满满一页。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拿了很多钱来炒股呢!
三年的小打小闹,细算起来,不赚也不赔。可再看看曾经买过的股票,每只都不是当初的价钱了,2007年的一波大牛市让他“清醒”了:要炒就炒大点!于是,他卖掉超市,再投入100万。原以为有了三年“经验”,炒起来会得心应手,但他改不掉那个老毛病——听别人介绍。11月8日,中国石油(601857)上市,这只被舆论一致看好的股票,开盘48元,一个月后跌到30元,自认为还算稳健的他全仓买入,心想“别人40多元都敢买,等他们解套我就赚钱”!后来的走势不用多说,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跌法,使他完全没有意识到“危险性”:“也不晓得要割肉,一味死脑筋地持有,想等到回了本再卖出。结果这一等就到了2008年7月,看着别人的股票都哗哗地涨,就这只票一点动静也没有。实在忍不住15元卖了,简直是不堪回首。”回忆起这段经历,刘益的脸色像吃了苍蝇一样难看。
现在 ——反败为胜
走自己的路 靠一只股票翻身
休息了几个月,刘益让自己冷静了下来,并对失败原因做了深刻的反思。以前简直就是“胡闹”,大部分时间都是听别人介绍来操作,甚至连上市公司做什么的都不知道。一年多刻骨铭心的经历,给了他很多启示:“这个学费不能白交”。首先,改变原先的选股理念,除了拒绝听别人介绍外,他也跟着书本学习,通过均线、各种指标研判大盘,选股要看市盈率、流通盘、财务指标等;第二是改变操作方式,所有操作和决策都有充分的依据,所有过程都做到科学化、条理化和规范化。
2009年5月初,决心东山再起的他,在一次和朋友的交谈中聊到黄金走势,认为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金价突破的可能性很大。“对!买黄金股票!”他在38元时全仓买入山东黄金(600547)。没过多久,金价开始冲击1000美元,山东黄金也借助通货膨胀预期造成的金价上涨和10送10高送转后的填权,涨到了60元,离除权价还差十多元,看看填权不大可能了,65元全部卖出,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为他带来近100%的收益。后来,他以35元买入金牛能源(000937),47元卖出;12元买入亿阳信通(600289),16元卖出……经历了6000点的大跌特别是中国石油的惨痛经历后,刘益不再“恋战”了,损失达到一定比例就果断止损;股价几乎翻番后及时止盈。
2010年7月,再次除权后的山东黄金比一年前38元还“便宜”,刘益又在33元全仓买入。到了11月,再次涨到60多元,离除权价位又相差十多元,他再次以65元全部卖出,赚得盆满钵满。至于其中的秘密,刘益嘿嘿一笑:“就靠这只票翻了身!”
不过,刘益觉得自己能选中这只股,更多的还是靠直觉与运气。“其实每年都有一两只股会走出这种涨势,只是很少买得到。可能我的时运到了吧!”
的确,相比过去,刘益的炒股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持有时间长了,过去一只股票在手里待不了两三天,现在最少持有半年多;更重视研究了,过去听别人推荐就买,现在尽可能多地研究行业前景、公司前途、财务报告等;最后是心态不同了,过去是买了股票就盼着它涨,涨了就卖,天天提心吊胆,而现在买了能耐心等待,不受价格短期内涨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