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国际:给予哈尔滨动力买入评级
哈尔滨动力(1133.HK,$8.84,买入)
自从日本福岛核电厂爆发核危机以及中国暂停审批新核电项目后,发电设备股的股价曾应声下挫,但其后由于估值相宜、预期火电设备需求回升,以及预料中国将于2011年下半年恢复审批核电项目,发电设备股的股价已大幅回升。尤其是,哈尔滨动力自本月初起已上升约20%,于期内亦平均以相若的幅度跑赢恒指及恒生国企指数。然而,该股现时的股价仅相当于2011年预计每股盈利的9.4倍及市净率1.0倍,其估值仍然低廉。
我们把对哈尔滨动力的估值假设及盈利估计略作调整后重申建议投资者增持该股,并把目标价调整至9.80元。鉴于有关核电的忧虑仍未消失,市场对此仍感担忧,因此我们在计算新目标价时把该公司2011年市盈率预测下调至10倍,亦即相当于其3年平均市盈率。
来自核电业务的订单强劲,是该公司于2010年所接获新合约按年增加1.7%的主因。日本发生核危机后中国暂停审批核电厂项目,2011年核电设备订单极可能会减少。然而,由于海外业务强劲,加上火电设备需求回升,我们认为今年的整体新增订单应不会出现与核电设备类似的趋势。
尽管于2010年火电设备的合约额按年减少14%至人民币177亿元,并占年内新订单总额约42%,惟跌幅明显较上一年的36%转趋温和。2011年火电设备的需求旺盛,此类订单应会于今年回升。有报告显示,2010年火电设备的平均使用率按年跃升209.3小时至5,371小时,可能显示电力供求紧张。
境外业务是另一个可部份弥补2011年核电设备订单减少的业务。国际市场占哈尔滨动力新增合约总额约43%。其同业上海电气(2727.HK,$4.22,持有)及东方电气(1072.HK,$29.00,买入)在核电业务方面的比例较哈尔滨动力大,它们于2011年首季的境外订单显着上升,显示国际间对于发电设备的需求强劲,来自新兴市场的需求尤其殷切。
于2010年,主要由于钢铁成本低廉,哈尔滨动力的所有业务分部的毛利率均显着上升,我们预料未来两年的毛利率应会收窄,但由于钢铁价格于金融危机后稳步上升而并非如2008年般急升后暴跌,因此我们预期该公司的毛利率只会温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