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几乎是人人皆知的投资入门法则。于是,买5只股票,再配上10只基金,成为不少投资者的投资模式。其实,以为投资的基金
只数够多就是分散了风险乃是大错特错。分散化投资的主旨不在于买了多少只基金,而在于你的基金资产是否合理地分散于股票、债券等不同的大类资产,乃至你的
股票基金是否分属不同的投资风格。将原本持有的5只股票型基金的数量增加到7只,并不能帮你有效地分散投资的风险,只是让你更像一个基金“收藏家”而已。
案例:
小祥是个激进派,10万元分别投资于上投摩根阿尔法等5只偏股基金上,每只2万元。尽管在本轮市场震荡中,这5只基金跌幅均在6%-7%左右,属于比较抗跌的偏股基金,可小祥仍然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亏掉了大约7000元的本金。
小杨的投资风格则比较保守,10万元分别以5万元投资了1只偏股基金和1只债券基金,在本轮震荡中,虽然投资的博时主题净值跌了大约6%,亏掉了约
3000元,但另5万元投资的宝康债券同期净值还上涨了近3%,弥补了他在偏股基金上一半的亏损。整体算下来,小杨这一个多月来只亏了约1500元。
结论:需在不同品种间做配比
目前,按照在股票、债券、货币市场工具等大类资产上配置范围的不同,国内基金大致可分为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和混合基金。由于主要投资的对象不同,股票基金、债券基金的投资风险分别主要来自股市的波动和利率的变动,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则近乎无风险。
因此,将基金资产在上面几种不同的基金品种间做配比才是正确地分散风险的策略,而像小祥那样将所有资产都投向股票基金,即使基金只数再多,这些基金的投资收益都难免受股市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因此并不能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
建议:组合投资两步走
如何将自己的基金资产在各类基金间做配置,进行组合投资呢?
第一层次:类型配置,配比随着生命周期走
将资金在股票、混合、债券和货币市场基金等大的基金类别上做类型配置是基金组合最基本的层面。专家建议,根据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年龄结构,一般股票型
基金的配置范围应在25%-75%。其中,含10%以下的全球配置的QDII产品,债券型基金的配置范围应在20%-50%,现金类基金的配置范围应在0
-30%。
专家通常建议,更为细化的配置比例要跟着你的年龄走。比如,年轻人收入增长快,能承受较大风险,对收益期望较高,可较大比例地配置股票基金;人到中
年,上有老下有小,收入与支出较稳定,风险承受度适中,对收益期望不太高,适合买混合基金和债券基金;而老年人投入的资金都是养老钱,建议买收益稳定、风
险较小的债券与货币基金,买股票方向的基金也应尽量选择表现稳健的混合基金。
第二层次:平衡风格,六成大盘风格+四成中小盘风格
基金组合投资远非在股票基金、债券基金之间分比例配置这么简单,更深一步的层面是,将投向某一类基金的资产,进一步分散在不同的细分类型上,以降低风
险。例如,在配置25%-75%的股票基金资产时,可考虑“大盘基金+小盘基金”的组合或“成长基金+价值基金”的组合。
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以规避所选择的股票基金投资风格过于集中的风险,也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分享市场板块轮动所带来的收益。例如,今年就是明显的市场风
格主导基金业绩,“5·30”之前中小盘风格基金独领风骚,而大盘蓝筹风格基金在“5·30”之后表现居上,整体表现更为稳健。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大盘
基金+小盘基金”组合配置就有益于在平衡风险的前提下尽量博取高收益。
具体来看,把大盘蓝筹风格基金作为主要的配置品种,配置比例不低于60%,在此基础上,灵活配置一些中小盘风格、主题类、灵活操作风格基金,动态把握市场阶段性机会,但这一部分的配置总比例不超过40%。
提醒:养“基”一般不超过5只
如上所述,对于分散基金投资风险来说,整个组合的分散化程度,远比基金数目重要。例如,1只沪深300指数基金可能比多只基金构成的组合更能分散风险。那么,到底应该买多少只基金比较好呢?
其实,这也并无定律,只有一些适用性较强的建议。基金投资一般不要超过5只,如3只偏股型、1只债券型和1只货币市场基金。通常,业内人士认为,基金组合里基金的数量太多还可能会降低组合有效性,增加交易成本。
美国晨星曾做过一个假设的投资组合:基金只数从1到30不等,同时更换组合中的基金品种,然后分别计算每个组合5年的标准差。高风险的基金组合通常收益和损失较大,但是较少的基金数目的价值波动的幅度也较低。
晨星发现单只基金组合的价值波动率最大。因此,长期来看,增加1只基金可以明显改善波动程度,虽然回报降低了,但投资者可以不必承担较大的下跌风险。组合增加到7只基金以后,波动程度没有随着个数的增加出现明显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