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华夏复兴(爱基,净值,资讯)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11年上半年,国际经济方面,美国第二期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到期不再延续,希腊等欧洲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一度恶化,日本地震后出现核泄漏,中东北非政局动荡,对于全球外汇、大宗商品、股票市场等都造成了冲击。国内经济方面,通货膨胀持续上行,CPI达到6%以上,央行2次加息并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紧缩政策难以放松,政策的叠加效应和去库存等因素导致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在2季度形成某种意义上的“类滞胀”组合,既有投资者担心通胀失控也有投资者担心政策超调,此外,流动性偏紧,民间借贷利率和银行间市场利率高企,高收益率的理财产品大量发行,使股票市场估值水平受压。
A股市场上半年震荡整理,市场年初下跌后,1月通胀数据好于预期驱动市场反弹至4月初的3067点,之后由于对通胀、经济增速放缓、紧缩政策等的担忧持续下跌,到6月中下旬低见2611点。低估值的大市值蓝筹股防御性较好,而以创业板为代表的估值较高的中小市值个股跌幅较大。
本基金上半年保持了较高的股票仓位,未做择时,在行业上增加了水泥、家电等低市盈率的周期性投资品和周期性消费品,但由于持有较多的中小市值成长股调整幅度较大,对业绩造成一定拖累。值得总结和反思的是,我们在1季报即预计到了2季度的“类滞胀”格局,并判断可能会出现调整,但当时认为:1)这些可能在股价中已有所反映,市场可能会前瞻性地反映下半年的形势好转;2)当时市场估值水平也不高,调整幅度可能有限,因此继续保持了较高的股票仓位,未能较好地降低系统风险。得到的教训是:1)解读市场反映了什么样的预期是非常困难的;2)在存量博弈的弱市中,不能因为估值较低而忽视了趋势的力量。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展望下半年,我们仍然认为国内经济有机会出现“软着陆”的情景,即“增速较高、通胀可控”。增长方面,我们认为目前只是小幅的去库存,和2008年不能相提并论,不用过于担心,3季度可能就是经济活动增速的低点,全年经济增长率仍可达到9%以上。通胀方面,预计3季度仍将保持高位,但考虑到基数效应(去年下半年基数较高)、货币供应增速放缓对于国内通胀抑制作用的逐步显现,以及国际油价平稳不带来太大的输入型通胀压力等因素,4季度CPI可望逐步回落到4.5%左右的水平。相应地,经济调控政策应不会更加严厉,在部分领域可能出现定向放缓,例如鼓励对中小企业贷款等,关键看市场投资者如何解读,投资者对通胀的容忍度、风险偏好能否提升。如果企业毛利率总体保持稳定,盈利增速没有大幅下调,6月底上证指数2800点左右对应的估值水平大约是2011年市盈率的14倍,较历史低位13倍仅高不到10%,下行风险有限。
综合来看,我们仍然认为通胀和增长的关系是经济和股市近期内的主要矛盾。在3季度通胀仍保持高位、政策难以放松的背景下,市场可能更多的是局部性、结构性机会;到4季度通胀压力缓解、政策回旋余地增加后,市场可能会出现整体性机会。下行风险在于通胀超预期,从而使得政府被迫采取更为严厉的全面紧缩政策,而政策超调则会对实体经济和股市带来较大的冲击。
根据我们的基本情景假设,在资产配置策略上,本基金倾向于保持较高的股票仓位。行业投资策略上,在局部性、结构性行情中,消费、中小市值成长股和主题投资可能较为活跃,周期股、金融股在通胀压力缓解后可能会获得更多的相对收益。
(1)优质的消费、中小市值成长股等
从估值来看,消费股与自身比在5、6月份已经跌至长期市盈率区间的下轨,如果能持有到年底,当按2012年业绩进行估值平移时,可望获得绝对收益。一线白酒已经率先有所表现,我们认为食品、商业股也会有类似的机会。医药股普遍回调至2011年的30多倍市盈率,绝对估值仍高,但与自身比也处于长期市盈率区间的下轨,对于其中的优质成长股来说也蕴含着机会。
创业板、中小板指数在超跌后出现反弹,但我们认为其中优秀的个股仍只是少数,多数个股仍需要继续挤压泡沫。
(2)主题投资
在股票市场资金总体偏紧、存量博弈的阶段,主题投资会较为活跃。从催化剂等因素来看,相对看好军工、水利等主题。
(3)供求形势较好、估值较低的周期股
水泥行业仍是供求形势较好的周期性行业,风险在于供给端是否会重启新线审批。家电行业市盈率小于盈利复合增速,估值仍具吸引力。
(4)金融地产股的估值修复
银行2011年度的市净率在1.5倍左右的低位,2011年度市盈率8倍,2012年则可望降至6倍多,拟议中的利率自由化等利空因素多在未来才体现,但近期地方融资平台等资产质量风险开始显现,估值修复的时机和空间都会受到影响。保险行业新业务价值倍数远低于其保费长期增速。证券行业佣金费率长期仍有下跌空间但短期内可望稳定,再加上创新业务等因素,也可能出现交易性反弹机会。房地产股票估值同样较低(市盈率低,对重估价值的折让幅度大),但行业调控政策将长期化,限购城市范围近期进一步扩大,预计要到房价出现明显松动、土地大量流拍影响地方土地财政之后,地产股才会出现重估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