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基金半年报相继出炉,基金经理对后市的看法如何,仓位如何,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问题。其中,焦点自然落在了最牛基金经理王亚伟身上。
当一些同行陷入中恒集团(600252)的黑天鹅事件时,华夏大盘精选(爱基,净值,资讯)和华夏策略精选(爱基,净值,资讯)却提前在二季度获利了结,几乎全身而退;带领华夏系7只基金共同潜伏具有强烈重组预期的上市公司美尔雅(600107),逼近持股数量占总股本10%的法规上限;二季度选择新进的易华录(300212)、维尔利(300190);报高价打新的电科院(300215)等个股出现在三季度以来的牛股名单中……这是一场场漂亮的攻防战。而在这些刚刚被揭开面纱的王亚伟隐形重仓股中,哪些是待发掘的金矿,他的投资思路又有哪些变化?
抱团抓牛股
典型代表:美尔雅
截至6月底,有5只华夏系基金购入了超声电子(000823),6只出现在四创电子(600990)、巢东股份(600318)、沃森生物(300142)的股东名单中,7只关注华联股份(000882)和顺络电子(002138),8只看上了华发股份(600325)和正邦科技(002157)。
对于那些挖掘出来具有隐蔽题材的个股,基金公司往往喜欢采取抱团取暖的策略。而喜欢重组股,擅长寻找具有隐蔽性题材的上市公司,是王亚伟的投资风格。虽然*ST山焦在最后关头扭亏为盈但并未重组,不过王亚伟在该股身上的等待和坚守,仍让市场记忆深刻。
本周市场关注的焦点,自然就是华夏系基金几乎集体开进具有强烈重组预期的美尔雅。
截至本周五,根据已披露的基金半年报显示,共有18只基金买入了美尔雅,其中华夏系基金就有9只。华夏大盘精选以1050.06万股,二季度加仓了800.06万股,成为公司第二大流通股股东。而华夏大盘现身美尔雅是在去年四季度,当时仅持有250万股。华夏策略精选在6月底持有350万股左右。统计显示,华夏盛世精选(爱基,净值,资讯)、华夏红利(爱基,净值,资讯)等9只基金共持有美尔雅3242.3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已达到9.03%,逼近证监会规定的10%上限。
与此同时,华夏系去年就已关照的永鼎股份(600105),至今仍然受青睐。尽管华夏大盘和华夏策略精选持股数量较去年年底未发生变化,截至6月底,华夏系仍有6只基金持有永鼎股份。
高抛低吸波段操作
典型代表:*ST太化、广济药业(000952)
在华夏策略的半年报中,共有15只房地产个股,深天健(000090)的身上存在着高抛低吸的痕迹。在去年四季度华夏大盘精选和华夏策略精选双双介入深天健后,今年一季度两只基金有所增持,但在二季度又给予小幅减持。
查阅华夏策略精选所持股票季度数量变化时,*ST太化(600281)和广济药业成为了该基金高抛低吸的典型。
公开资料显示,华夏大盘精选在去年四季度进入并持有300万股*ST太化,是公司第三大流通股股东。而在今年一季度末,却未出现在*ST太化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当中。在公司披露的半年报中,华夏大盘又重新跻身其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持有数量为223.91万股。公开数据表明,华夏大盘在一季度减持了该股后,又在二季度选择了增持。对应*ST太化的二级市场表现,其在一季度股价连续上涨,曾在2月中旬创出14.54元/股的高位。4月中旬以来,该股连续下跌,期间曾摸至8.82元/股的低点。
广济药业的一季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华夏大盘精选和华夏策略精选进入,持股数量分别为400万股和200.07万股。而在二季度期间,华夏大盘精选则是大幅减持近300万股,华夏策略已退出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有趣的是,从去年12月下旬以来,广济药业的股价大幅下跌,直至今年1月25日创下近期新低9.46元/股,随后扭头上攻并在5月上旬创出新高14.28元/股,期间涨幅高达50%。
寻找新股上市破发机会
典型代表:聚龙股份(300202)
华夏策略精选的中报显示,王亚伟新买入15只创业板个股,其中恒顺电气(300208)、易华录、电科院、天晟新材(300169)、长海股份(300196)、聚龙股份、北京君正(300223)、冠昊生物(300238)8只为今年登陆创业板的次新股,长信科技(300088)、华星创业(300025)、嘉寓股份(300117)、世纪鼎利(300050)、碧水源(300070)、新开元、智飞生物(300122)7只为今年上半年其新介入的创业板股。
去年还被市场热捧的新股,由于过高的市盈率和定价,在今年上半年频频遭遇破发的尴尬境遇。但在不少基金经理的眼中,破发的新股中不言而喻蕴藏着投资机会。
聚龙股份就是被王亚伟相中的个股。公开资料显示,聚龙股份于今年4月15日上市,发行价定于22.38元/股。在上市首日股价冲高回落后,聚龙股份一路下行,并在6月初破了发行价,随后一路上行。截至本周五,聚龙股份的股价已创出新高,报收于29.72元/股。而王亚伟也选择了在二级市场上买入, 截至6月底,华夏大盘精选买入45万股,华夏策略精选持有186.99万股。
同样,今年5月底才上市的创业板股北京君正,其发行价为43.8元/股。二季度期间也曾跌破发行价至36元/股左右。半年报显示,华夏大盘精选持有124.99万股,华夏策略精选持有53.49万股。
/操作策略/
基金仓位整体略降大型基金公司策略分化
本周A股触底反弹,前半周延续之前的弱势格局,而周四在全球市场反弹带动下市场信心有所恢复,大盘股带动股指报复性大幅反弹。从基金操作来看,基金对市场反弹并未提前做好准备,但持续两周的整体减仓势头减弱,本周平均仓位基本稳定,而操作分化仍旧明显。
仓位整体下降
8月25日仓位测算数据显示,本周偏股方向基金平均仓位相比上周略有降低。可比主动股票基金加权平均仓位为79.26%,相比前周降低0.62%;偏股混合型基金加权平均仓位为73.35%,相比前周小幅降低0.55%;配置混合型基金加权平均仓位68.22%,相比前周小幅下降0.39%。测算期间沪深300指数反弹2.46%,存在一定的被动增仓效应;因此扣除被动仓位变化后,本周偏股方向基金继续小幅减仓。
本周非股票投资方向的其他类型基金的股票仓位也有小幅下降。其中,保本基金加权平均仓位18.34%,相比前周下降0.63%;债券型基金加权平均股票仓位11.56%,较前周下降0.4%;偏债混合型基金加权平均仓位28.06%,相比前周下降0.68%。
从不同规模划分来看,三种规模的偏股方向基金加权平均仓位均继续小幅下降。三类偏股方向主动型基金中,大型基金加权平均仓位77.34%,相比前周降低1.22%,减仓最为明显。中型基金加权平均仓位76.49%,仓位与前周基本持平。小型基金加权平均仓位75.19%,相比前周微降0.5%。
大型公司策略有分歧
具体从本周操作来看,显著增仓的主要是一些风格灵活,且目前仓位水平较低的配置混合型基金,如东吴、兴全、中银旗下的配置型基金;显著减仓的基金同样以中小基金为主,如宝盈、华富、长信等旗下基金。大规模基金公司旗下基金仓位变化幅度较小;大成、华夏、富国等旗下偏股基金平均仓位较高;博时、南方旗下偏股基金平均仓位较低。
从具体基金来看,本周主动减持基金仍占据多数,而敢于在弱势中增仓的基金也有所增多,操作分歧仍旧较大。扣除被动仓位变化后,196只基金主动减仓幅度超过2%,其中48只基金主动减仓超过5%。另一方面,增持基金数量也有所增加,93只基金主动增持幅度超过2%,其中16只基金主动增持超过5%。
本周基金仓位水平分布变化不大:重仓基金 (仓位>;85%)占比20.62%,相比前周降低2.58%;仓位较重的基金 (仓位75%~85%)占比31.62%,增加2.92%;仓位中等的基金(仓位60%~75%)占比为25.26%,减少1%;仓位较轻或轻仓基金占比22.51%,基本与上周持平。
本周基金继续小幅减仓,但操作分歧依旧明显,策略分化较大。在当前的市场形势下,多数基金对后市仍保持谨慎,但也有部分基金认为目前市场阶段是建仓良机。本周前半周市场延续之前的低迷气氛,成交持续萎缩;而周四受全球市场大幅反弹带动,A股出现抄底反弹的投资热情,但反弹势头未能延续。从基金操作来看,目前整体上心态仍较为谨慎,保持中高仓位观望市场转机的占到主流;但中长期布局继续偏向乐观。
/后市观点/
公募基金经理情绪低落普遍钟情大消费
二季报发布之际,基金经理对于后市还比较乐观,认为下半年情况好过上半年。但是在基金公司发布中报之际,基金经理对于后市的看法却出现了些许变化,其中谨慎者居多。不过,基金经理对于大消费仍旧情有独钟。
谨慎基金经理增多
在二季报公布之际,国金证券(600109)做的抽样调查显示,对于市场持谨慎态度的基金经理仅占一成,在对后市看法相对乐观的基金经理中,华夏、嘉实、长信等基金经理认为,三季度存在长期投资的布局机会。
二季报中,仅有少数基金经理对于后市较为谨慎,持谨慎观点的主要理由包括:短期经济仍难走出困境,通胀将维持高位,新的经济增长点还在酝酿之中;担心调控的不及时性和调控结果的失衡性,从经济的长期发展趋势来看,通胀预期虽然短期阶段见顶,但仍会维持在高位;地方政府融资不良后果端倪的初步显现(影响未来银行的盈利预测以及估值),针对二级市场融资的不断进行,均会导致二级市场估值重心的下移。
不过,到了中报公布之际,基金经理则变得颇为谨慎。“难以出现整体性投资机会。”华夏大盘的掌舵人王亚伟指出。他表示,展望下半年,随着政策叠加效应的显现,CPI有望见顶回落,但幅度有限,宏观调控政策难以实质性放松。在信贷紧缩的环境下,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题,这将影响经济的活力和结构调整的推进。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如何化解,将关系到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股市面临的宏观环境和资金环境仍然偏紧,难以出现整体性投资机会。
与此同时,景顺长城基金也表示:“受紧缩政策压制,市场估值水平将整体下移”,经济的二元结构问题交织在一起,加深了通胀治理的复杂性,单纯的货币紧缩政策必须超过常规强度才可能实现满意的调控效果,因此,估计目前正在执行的严厉紧缩还会延续,而且确实会把中国的通胀水平压下来,但考虑到非货币因素、非市场化因素,如工资继续上涨、水电提价等,未来通胀会停留在比较高的水平。因此,宏观环境决定了证券市场的表现。
二季报中相对乐观的嘉实基金在中报中同样表示,三季度市场部并不乐观。嘉实主题的基金经理认为:“对于未来通胀的不同解读,决定了投资者对于经济未来的走势以及政策预期的不同看法。另外地方政府融资不良后果端倪的初步显现(影响未来银行的盈利预测以及估值),以及针对二级市场融资的不断进行,均会导致二级市场估值重心的下移。只要通胀继续维持在高位,预计均为市场反弹,只有幅度高低的区别而已。”
不过,在多数基金经理对后市不太看好之际,也有少数相对看多者。如汇丰晋信副总经理、汇丰晋信龙腾(爱基,净值,资讯)基金经理林彤彤认为,下半年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将明显减少,市场趋势将逐步趋于乐观。
持续钟情大消费
大消费一直是公募基金的大众情人,然而今年一季度消费类股票表现相对落后,不少基金纷纷减仓消费股。不过,二季报公布之际,基金经理多数表示看好大消费,而到了基金半年报公布之际,基金经理对于大消费仍旧青睐。
大摩资源优选基金表示,虽然后期通胀数据见顶回落的预期强烈,但政策转向尚需时日。市场普遍预期政府会在保障房等领域加大投资力度,但即使有足够的资金保证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短期内经济增长方式要转变也很难成行,经济结构扭曲的现状也难以得到改善。在此背景下,股市短期再次走牛的条件有所欠缺。
嘉实基金总经理助理、嘉实增长基金经理邵健在半年报中表示,重点投资受益于扩大内需和经济转型的、具有良好的成长持续性,并且估值相对合理的股票,重点关注的领域包括食品饮料、医药、家电、信息服务、保险、地产、先进制造业等。
汇添富回报也指出:中长期看好大消费类行业(食品饮料、医药、百货等)中估值相对合理且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优质公司。这类公司受益于市场容量的扩张,且有能力以拥有的技术、品牌或渠道优势,为股东持续创造价值。亦看好通胀背景下资源类公司的投资机会,特别是那些拥有资源的稀缺性强且具备较大外生增长潜力的公司。在特定时点比如政策或者国际经济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投资品及低估值行业也可能会有阶段性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