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浅谈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

1楼
收藏家 发表于:2011/9/28 13:18:00

股票期权作为一种金融衍生工具,指买卖双方按约定的价格在特定的时间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股票的权利。在我国,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经理人股票期权这一激励机制,但是长期以来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处理一直备受争议,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的核心问题是会计确认。经理人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问题,其所要表达的实质上不是经理人股票期权本身的确认问题,而是对经理人股票期权对应项目的确认问题。

一、经理人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

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的确认是指在股票期权交易发生开始,怎么对对应项目进行会计确认。对经理人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1.费用观

费用观起源于1972年美国会计委员会(APB)发布的意见书和1995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费用观认为,股票期权是企业为补偿经理人将来要提供服务的期间确认为一项费用,并作为企业的成本列入利润表。其会计处理是:在初始会计确认日及以后会计期间借记 “管理费用”科目,贷记“股票期权”科目;经理人行权时借记“股票期权”科目,贷记“股本”、“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

财政部在2006年2月正式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这是我国第一个规范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准则,也持 “费用化”的观点。

2.利润分配观

利润分配观认为采用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就是让经理人参与企业剩余利润的分享,以此来激励经理人努力把企业剩余这块“蛋糕”做大。利润分配观下的会计处理为:在初始会计确认日及以后会计期间借记“未分配利润”科目,贷记相关过渡性科目(如“职工股票期权”科目);在经理人或一般员工行权时借记过渡性科目,贷记“股本”、“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

我国学者谢德仁认为经理人股票期权赠予交易的经济实质是股东为激励经理人而将部分剩余索取权 (在财务会计意义上就是利润分配权)让渡给经理人,因此在经理人股票期权赠予交易的会计确认上,应将经理人股票期权的对应项目确认为企业的利润分配。

而笔者认为利润分配观才是经理人股票期权经济实质的真实体现。

二、案例分析——金发科技股票期权的确认

(一)激励计划

金发科技的股权激励方式兼有发行股票期权与股东转让股票两种,前者是2006年9月1日金发科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授予对象3185万股票期权,股票来源为金发科技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股票,标的股票总数占激励计划签署时金发科技股本总额31850万股的10%;后者是在2005年金发科技股改方案中,公司第二大非流通股股东宋子明承诺,将其所持有的非流通股份中的1690万股,按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价值作价转让给公司管理层、核心技术人员及核心业务人员。

表1:金发科技各期负担股票期权费用情况(万元)

(二)费用观下股票期权的会计影响

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对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以下影响:一是在执行日,需要将上一年度的股票期权成本费用调减留存收益,即减少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二是增加本期及以后年度的成本费用,从而减少未来期间的净利润。

经计算,公司一次授予、分期行权的每份股票期权在 2006年9 月1 日的公允价值为7.6893元,按照股份支付准则进行会计处理,将对公司等待期内的经营成果产生一定影响,损益影响总额为24490万元。各期负担股票期权费用如表1所示。

金发科技2006年度净利润为3.069亿元,如果2007年度确认股权激励费用1.47亿元,那么,若实现行权标准“上一年度净利润较前一年度增长达到20%”,则实际上需要2007年度净利润比 2006 年度增长68% ((3.069*120%+1.47)/3.069-1=68%),即需要消化1.47亿元的股权激励自身的费用。

因此金发科技股票期权的行权问题与巨额的股权激励费用的确认密切相关,能否行权存在着变数,有关媒体称此激励方案为“悬空的激励盛宴”。

(三)利润分配观基础上的会计处理及影响

在利润分配观下的会计处理,需要增设会计科目 “利润分配——提取经理人股票期权股权准备”、“资本公积——经理人股票期权增值准备”。具体操作如下:

在授予日,若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高于当时股票市价,则不做账务处理,如果行权价格低于当时股票市价,则借:“利润分配——提取经理人股票期权股权准备”,贷:“资本公积——经理人股票期权增值准备”。

在授予期间的各年度的年末,根据当时股票市价对账户的余额进行调整,并根据增予期间分长度确认当期的利润分配金额,借:“资本公积——经理人股票期权增值准备”,贷:“利润分配——提取经理人股票期权股权准备”。

在行权日,如果经理人行权,借:“现金”、“资本公积——经理人股票期权增值准备”,贷:“股本”、“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同时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利润分配——提取经理人股票期权股权准备”。如果没有行权,则借:“资本公积——经理人股票期权增值准备”,贷:“利润分配——提取经理人股票期权股权准备”。

这样,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最终结果是:(1)经理人顺利行权,金额等于股票期权公允价值的未分配利润减少了,而企业股东投入资本增加了相同的金额。(2)经理人未行权,则未分配利润被转回,资本未增加。

三、结论

经理人股票期权的经济实质是企业经理人参与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享,在股票期权赠予经理人后,经理人就成为企业的非股东所有者,成为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拥有者之一。因此,应将股票期权确认为企业的利润分配,而非美国现行的确认为费用之处理,以反映经理人股票期权的经济实质。这样,经理人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将不影响利润表,从而也更有助于推动用公允价值法计量之,以更科学地反映其价值。

因此,笔者认为利润分配观更能客观、公正的反映企业的利润,它比将股票期权直接视同为给予员工的报酬从而作为一种成本费用在企业税前利润中列支的费用观更有利于股票期权的推广运用。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123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