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一、潮起浙江 群帆竞发
自1990年浙江凤凰成为“浙江第一股”以来,浙江上市企业方阵不断壮大——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乃至境外资本市场全面开花,全省11个市已实现“市市有企业上市”的目标,走出了一条富有浙江特色的上市之路。
浙江板块日益壮大主要得益于各级的强力推动。省委、省政府一直来高度重视企业上市工作,特别是自2007年以来,省政府多次出台推进资本市场发展和企业上市指导实施意见,把推动企业上市,做大做强做优浙江板块,作为提升浙江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浙江上市公司数量、质量均居全国前列。据省金融办统计,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267家。2009年全省142家A、B股上市公司总资产为6091.65亿元,净资产1967.38亿元,净利润246.14亿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4.91%,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5个百分点。
多元化融资格局初成。统计数据显示,到今年8月底,全省上市公司累计通过证券市场募集资金2429.97亿元。
凭借强大的资金筹措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浙江上市公司合纵连横,不断加大国际国内重组并购力度,全面提升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
浙江板块已成为资本市场上一个响当当的热词。
20余年来,浙江板块锤炼了一支具备现代经营理念、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凝聚浙商风骨的企业家队伍;20余年间,浙江板块凭借强大的资金筹措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成为引领区域经济前行无可替代的新力量。
当传统的内源性融资、间接融资已无法满足企业快速扩张与产业升级的需求时,走上资本市场叩击多元化融资的大门,寻求直接融资成为浙企的必然选择。
上市不仅仅是为了融资,上市是企业摆脱传统经营体制的窠臼,转向现代企业制度的一次涅槃,也是企业提升竞争力与创新力的一次淬火。
“凤凰”起飞故事
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思想的逐渐开放以及国内股票市场的兴起,1990年3月,省人民政府决定,由时任中国银行杭州分行副行长的李训牵头筹建浙江第一家证券公司——浙江证券,并出任浙江证券总经理。
也是在1990年,浙江证券作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的9家发起会员之一,参与了上交所筹划的全过程。按照计划,上交所成立的第一天,同时也要宣布八只股票上市交易;这八只股票中,就有浙江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凤凰化工”。
其实“凤凰化工”上市的背后,也并非一帆风顺,“别说大部分人,就连已经股份制改造后的‘凤凰化工’管理层,当时也没有完全解放思想。”相关当事人回忆时感慨道。
原来,当时已答应上市发行股票的“凤凰化工”老总,在上市前几天又反悔了,不想把股票拿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去交易,认为员工持股都已经“不差钱”,不想去上市把自己公司的股票卖给其他人。
眼看着上交所开业的时间越来越近,情急之下的李训,连夜打电话去“恐吓”:“现在不上,以后永远别上!”同时,李训也是情真意切地晓之以理。“你一定要把股票拿到上海去,上海证券交易所是一个面向全国、面向全世界的交易场所,你的股票光在兰溪或者杭州交易,范围太小,你不能光在家门口做交易。”“凤凰化工”的负责人,这才开车送了一麻袋的“凤凰化工”股票,连夜赶到了上交所成立现场,“凤凰化工”上市可谓有惊无险。
结果,上交所开业当天的第一笔交易,就是“凤凰化工”,当天交易了10万多元。这让“凤凰化工”当时的党委书记以及一手促成“凤凰化工”上市的李训格外欣喜。两个浙江人站在交易所门口,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也是大方地直言:“上市后的‘凤凰化工’还会有更快的发展。”
那是一个为了理想奋斗而不吝付出的年代。
应该说,浙江证券的蓬勃发展,“凤凰化工”的财富效应,也是一大促因。
从每股仅1元价格,到后来涨到每股50元,甚至到后来的70元、80元,一时之间,“凤凰化工”股价一飞冲天,成就了不少的财富神话;而浙江证券募集到的巨额资金,也让“凤凰化工”加快了发展步伐。
“凤凰化工”成功发行后,1993年,“杭州解百”、“万向钱潮”等,也都经由浙江证券作为主承销商,陆续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