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于2011年10月10日起,于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并非投资与增持行动般简单,而是间接力斥境外一众基金大行(i)发表「大胆假设」的单向极尽看淡不专业「报告」的同时,及(ii)伴随「舖天盖地」的先沽空后洗仓之劣行。相信中央汇金在未来一段时间会继续有理有节地进行适时适度的维持市场秩序行为,确保优质和前景良佳的国有资产不再被境外炒盘肆意鱼肉。
保护优质景佳国有企业价值不被无理肆意摧残
从中央汇金此番之再度自二级市场买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票的做法和消息发布的安排,可见相关行动的高度重要性:(一)透过《新华社》的报道作出披露,而《新华社》为中央官方媒体,具高度代表性,和中央汇金亦为国务院属下的机构,不仅为有强烈的官方行为,更重要者为(A)做法异常积极主动,并可见之于《新华社》的报道导语十分明确表示「从中央汇金公司获悉」之语,便正正表明中央汇金主动提供资料和对相关行动的高度重视,和(B)强调此举为「为支持国有重点金机构的稳健经营和发展,稳定国有商业银行股价」,不用再揣测,中央是不会对境外一众基金大行有组织、有预谋之齐齐先作劣评、再作洗仓式的劣沽行径,感到十分不耐烦,要出招了!
我要好好教导一下境外一众基金大行以至炒友大鳄,千万要知道的,是中央汇金之重要性,乃机构为:根据国务院授权,代表国家依法对国有重点金融企业行使出资人权利和履行出资金义务的国有独资公司,直接控股参股金融机构,包括(a)六家大型商业银行、(b)两家证券公司、©两家综合性机构和©一家再保险公司,由是中央汇金此番之市场行为,决不是低位买入之投资,而是对境外之无法无天的先「出口术(即所谓「报告」)」,再任意妄为的连内银股在内的在香港上市的一众国企、民企洗仓劣行,作出高调的反击和十分严重的警告。
汇金之再度入市维持国有商业银行股价的稳定性,是普及可见的市场行为,即(I)任何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亦往往入市买入其公司的股份,以表对企业的高度信心,支持股价,甚而在股价被正常特别是不正常沽售时减低所受压力;(II)任何主权机构如央行,会入市维持其本身货币价格的应有稳性,汇金之举此复如是。
需要好好注意者,为(二)《新华社》的报道指出中央汇金的稳定国有商业银行股价的行为,另一个完全不可忽视之处,乃「并从即日起开始有关市场操作」,意谓:(1)汇金之市场操作,其实与央行之在外?市场透过买入或卖出的活动稳定本国货币价格的市场操作,基金如同一辙,没有甚么分别。市场力量无疑相当强大,唯是包括以投机炒卖渡日者为主的市场投资者,千万不要轻视官和管之言与行,否则会在肆意妄为的高调炒卖底下最终自招其损;(2)此一市场操作乃为「从即日起开始」,意谓这决决不会是一次性的特殊性市场操作,很有可能会是长期的「作战行为」。
市场操作行为仅属开端更有可能扩而大之
相信中央汇金要如斯高调和严阵以待地作出稳定国有商业银行股价的市场操作,很主要如我之于10月3日在《谈国论企》中力斥:「大行对在香港上市的水泥、内房、资源、基建以至内银等一众股份,作出一波又一波的先唱淡、后沽空的「洗仓」式的狙击,使不同板块无论龙头或中小企股份出现整板下跌,甚至质优、绩佳和曾被一众所谓大行「垂青」的龙头大股,居然可以于一日之间居然跌10%或逾20%之普,而「赞」与「弹」,建议「买入」到迅即作一百八十度力主销售之见,才不过是仅止于三数个星期或两三个月的光景,世间哪有如斯善忘、反覆的所谓「专业」的「分析员」,太不自重甚至可耻矣!」果如我之所以言,汇金终于按奈不住,亦基金大行实在太不自重矣!基于(三)中央汇金所持者,并不仅止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银行股还有两家大型商业银行,也有证券公司、综合性机构和再保险公司,只要这些股份的股价继续被炒友、大鳄在基金大行的「报告」配合底下狙击,肯定会引起汇金之「为支持国有重点金机构的稳健经营和发展,稳定国有商业银行股价」的等同市场操作行为。
也许会有论客「直言」中央汇金之市场操作,上纲上线地「力斥」属干预自由市场行为,亦属可笑者也,君不见:瑞士央行之于较早前突高调地指出瑞士法郎对美元汇价的底线,并强调会不惜任何代价维持瑞郎的稳定性,顿使瑞郎于被夹至之高位大幅回落,便正正表明监管机构是需要有为而治者也!由是我建议,既然香港的证监会对基金大行、炒友大鳄劣行仍作高度容忍,则汇金今后可以如瑞士央行之维持瑞郎价格稳定性政策与做法,即更为密切地留意市场的所谓’报告’,特别群起而不专业甚至别有用心的乱评妄言,和更加密切地检视紧随「报告」而出现之整个板块之不合理或疯狂沽空洗仓劣行,再按仓位之长与短,以牙还牙地,进行突如其来的强力和反狙击性的夹仓或震仓反击,务求使肆意弄虚作假和任意妄为之炒卖,损害本身的应有利益。毕竟国有企业的发行股数和市场流通性相对有限,汇金以至国企大股东持股量所占的比重可观,要打击不正常、不专业的所谓「报告」和「市场行为」,也就较外内的市场操作更为易如反掌和更为得心应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