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自周一汇金公司宣布增持四大行股票后,本周股市掀起了新一轮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自家公司股票的热潮。仅周二、周三两天,两市就有6家上市公司先后发布增持公告,大股东增持投入的资金高达2亿元;周四、周五又有多家公司发布类似增持公告。与此同时,这些“增持股”(大股东已经或将要增持的股票)也引起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在眼下指数处于相对低位,极有可能已探明底部的特殊阶段,操作“增持股”利大于弊:不仅能及时回避日后下跌带来的被套风险,而且能有效防范股票上涨造成的踏空风险。
成功操作“增持股”的前提,是要及时发现并抓住已经或将要增持的“增持股”。在2200余家挂牌交易的上市公司里,发现“增持股”的方法主要有三。首先是看图形,一些调整充分,跌无可跌的股票最容易被大股东选中而成为“增持股”。其次是看业绩:质地优良,估值偏低的股票成为“增持股”的可能性较大。最后再看主力:资金是否充足,实力是否雄厚。如果大股东只有增持愿望没有增持实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就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增持股”。反之,如果资金充足、实力雄厚,同时具备企业形象佳、群众基础好、市场影响力大等特点,这样的股票极有可能成为典型的“增持股”。
投资者在捕捉到“增持股”的目标之后,还要在实际操作中根据不同阶段的市场特点采取相应的“增持动作”。可先将这些可能被大股东列为增持对象的“准增持股”集中起来,加为自选股,进行重点跟踪。接着,通过三个层面的工作加以重点关注:一是清理仓位、准备资金;二是轻仓观望、捕捉目标;三是抓住时机、果断出击。
相比主力介入程度深、股价起伏大的股票,“增持股”则多数表现为不温不火,有些“增持股”主力增持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急于拉抬股价,而是“捡便宜”居多,也有以股市维稳为目的。因此,投资者在买入“增持股”后,也需根据“增持股”的这些特点确定相应的投资策略。本报特约撰稿人顾明
本手记不构成操作建议,入市风险还请自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