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只个股三季报股东户数骤降数成 资金“潜伏”密码浮现
随着上证指数在周五(10月21日)收盘击穿2319点,并创出近两年多以来的收盘新低,A股的人气几乎降至冰点。10月14日当周参与市场交易的A股股东账户比例已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水平,并逼近历史低位。
回顾刚刚过去的9月,无交易账户与空仓账户比例持续攀升,居民投资股票的意愿不足一成。无独有偶,本周四(10月20日),三季报首枚业绩地雷炸响,5家当天公布季报的公司股价齐齐跌停。一时间市场哀鸿遍野,股指纠结在艰苦的探底过程中,放眼望去,已经几乎看不到唱多的人了。
然而,现在这样的时刻,是否正是应该“在别人恐慌时贪婪”的时候呢?刚刚公布的部分三季报数据或已现出端倪。
在过去的第三季度里,股指节节下挫,众多投资者纷纷抛售股票,远离市场,而部分股票的筹码却悄然在集中,是什么原因令它们成为大资金收集筹码的对象呢?《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将为您按图索骥,寻找这些资金的“潜伏”对象。
20只股票筹码正趋集中
在过去的9月份,上证综指下跌132.33点,跌幅为5.1%,深成指下跌77.85点,跌幅达到6.75%。进入10月,本是金秋收获的季节,广大投资者却仍只能望“跌”兴叹,A股人气值徘徊在历史低位。
2011年10月14日当周,参与市场交易的户数为858.97万户,占有效户数的比例为6.2%,这一数值较一个月前的6.3%继续下滑,且已大大低于A股最近两大底部――2008年10月31日7.19%和2010年7月2日8.24%的水平。“深套着看盘是增加痛苦,出场的看盘也是徒劳”,一位基金策略分析师如是调侃。
即便市场如此不济,但在过去的三季度,超级资金却有暗中加码的迹象。
对比中登公司2011年7月~9月份数据后发现,由于上证指数近15%的下跌,A股的总市值是在不断减少的。按常理说,持有A股股票持仓账户的持仓市值也应该相应减少。但对比发现,相比6月份,7、8月持有市值超过1亿元的顶级机构账户数在增加。
6月份有5279家机构账户持有的市值超过1亿元,7、8月份这一数值分别为5344户和5398户。显然,在指数盘跌中,部分机构大资金在加仓,增仓力度远大过市场下跌造成的账面市值缩水。到9月份,尽管超过1亿元的机构账户数回落至5131户,但仍然与今年4月份的数值相差不大,而当时正值大盘高位,期间上证指数已跌去了19%。
投资者不禁要问,到底是哪些个股成为了机构加仓或建仓的目标呢?
部分答案可以从今年三季报股东户数中能找到。据wind资讯统计显示,截至10月19日,约有300多家上市公司已公布今年的三季报。这当中约40只个股三季度末的股东户数较今年中报时下降超15%,其中有20只个股股东户数减少超过两成,换句话说,这些个股的流通盘呈现出明显的筹码集中态势。它们主要来自农林牧渔、化工、计算机应用等行业。与此对应,约有31只个股股东户数较今年中期急增超过两成,主要分布在建筑材料、房地产、电子制造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