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王善旭:为石狮旅游业添砖加瓦
作为石狮绿岛海鲜酒楼等三家酒楼、酒店的董事长,王善旭肩负着一千多名员工的期望与托付。回顾即将过去的2007年,他感慨颇多。不过,从他朴实无华的谈吐中,记者仍能感受到,2007年是王善旭奋斗的一年、与时俱进的一年,更是收获的一年。
在过去的一年中,绿岛海鲜酒楼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全国餐饮业优秀企业”,这是中国烹饪协会成立二十年来给出的最高荣誉。在第十七届中国厨师节上,绿岛海鲜酒楼旗下年轻厨师被评为“2007年度中国金厨”称号,并在中餐技能创新大赛中获得最高奖“特金奖”。在市旅游局举办的旅游行业技能大赛“中餐技能比赛”中,绿岛酒楼选派的三位员工分获了一、二、三名。“成绩是所有绿岛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属于绿岛这个团队,这一切让我深感欣慰。”王善旭如是说。
在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口碑的同时,王善旭还积极推进以“取之于社会、回报于社会”为主题的各项公益事业:“六一节”期间组织员工为广大在校贫困生送去了节日问候和爱心;“八一建军节”期间组织员工慰问驻军部队;“九九重阳节”通过石狮市慈善总会捐款十万元人民币慰问孤寡老人们;向泉州、石狮博物馆捐资五万元人民币,用于促进文博事业发展,更是让人称道。
在刚刚结束的市旅游协会第二届换届选举中,王善旭再一次当选为市旅游协会会长,“这是各级领导及广大旅游业同仁对我的信任与厚爱。在本届任期内我将团结旅游行业的各位同仁,让协会成为全市旅游行业同仁一个温馨的家!和大家一起推进石狮市旅游行业的壮大与发展;在全行业倡导以好的信誉、好的服务、好的管理求发展的理念,塑造石狮旅游行业新形象。”这是王善旭当选时的承诺,也是他正在努力的方向。(记者李琳毅)
石钦亮:为石狮渔民安全搞科研
这是石钦亮到石狮的第三个年头。三年前,一家通讯设备公司的老总亲自到河南郑州,将这位在某兵工厂工作了10多年的高级工程师请到了石狮。
石钦亮所在的公司,主要研究海上通讯设备。回首2007年的研究成果,石钦亮说:“最让我高兴和自豪的是,研究出来的产品———单边带通讯设备投入了市场并得到用户的认可。”单边带通讯设备是一种信息接收器,通讯的效率高,成本低,架设简单,主要用于军事通讯、海上通讯、应急通讯等。石钦亮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他主要的科研成果是在单边带通讯设备上加载了数字信息处理技术,从而降低了该设备的误码率,提高了抗干扰能力。目前,公司已经向泉州供应了500台单边带通讯设备,并且和海南的销售商签订了协议。
石钦亮说:“一个科研项目,几乎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研究是不断实验、发现问题、重新改善的一个过程。时常会遇到难题,比如最近研究的导航接收机,在设计其单片机的按键程序时,逻辑上找不出错误,可就是无法运行。重复实验了很多次,还是失败了,我很着急。后来,我回郑州时,在书店里查阅相关信息的书,忽然间就有了灵感。回到石狮后,换另一种思维编程,就成功了。搞科研,资料是很重要的。遗憾的是,这方面的资料在石狮比较缺乏,而网上提供的资料,通常需要付费。”
“攻克了一个技术难关时,那种喜悦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石钦亮说:“解决难题的思维和方法多数是在睡觉醒来时忽然间想到的。搞科研,休息是必要的。思路对的时候,研究进展得很快,而一旦思维定势,钻了牛角尖,花再多时间也是徒劳,不如停下来休息。等头脑清醒,灵感一到,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记者彭艳芳)
小苏:建筑工地上的“股神”
股市不断波动,但有着10年“股龄”的小苏已从当初的惊心肉跳变得淡定沉稳。10年,从对股市一窍不通到现在成章立论,在同事和朋友眼里,他就是一名“股神”。小苏来自厦门,是石狮一建筑工地上的一名管理人员。
有人将2007年称为股市“激情燃烧的岁月”。今年是股市不平凡的一年,股市行情跌宕曲折,趋势令许多股民琢磨不透。一年来,“苏股神”是如何度过每次震荡呢?
小苏戴着一副大框眼镜,他对股市长篇大论,不愧为“股神”。因工地上没有电脑,他一有空就跑到工地附近的一家店铺了解行情,也因此成了店主的朋友。
今年5月30日,股民们永远也忘不了这个区别概念炒作和大盘蓝筹股分水岭的日子。对“苏股神”来说,这个日子却证明了他“股神”的实力,因为他早就料到会有特殊情况出现。“5月初,股市开始不断出现震荡。到了中旬,国家相关部门开始提警股民留心股市。”当看到有许多“不懂什么叫害怕”的新散户入市时,他就预料股市将会出现大震荡,于是在5月30日之前,他将手上的几只股票全部抛出,成功逃脱了一场“灾难”。
11月底,6124点也是2007年股民们难以忘怀的,能否重返6000点成为众多股民们的“梦想”。有着10年经验的“苏股神”逃过了5·30一劫,却没走出11月底的“陷阱”。“那时,真没想到会暴跌,一点都没料到。”他无法解释自己的失误———没想到股市行情会这样突变,但他后来还是毅然地抛掉了部分股票,尽管损失不小。
当初入市只为“探个深浅”,没想到自己竟然在“股海”里遨游了10年。今年股市变化莫测,但对“苏股神”来说却是收获最多的一年。“今年的收入是以前9年的总和。”他对自己今年的战果很是满意。(记者林智杰)
吴绵民:迎来期盼已久的丰收年
今年对于永宁镇院东村的老吴来说,是欣慰的一年,他用七八年的时间才等来一次大丰收,他的小鱼苗们都长大了,春节前就可以捕捞了。
老吴名叫吴绵民,今年52岁,从事渔业养殖10多年了,在养鱼之前,他是开农用拖拉机的司机,家里就靠着他那微薄的收入过日子。眼看着村里的人很多都出去打工赚钱,老吴寻思着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不然就得一辈子受穷。“咱不是新农村的农民吗?就该跟着形势走啊!”老吴笑着说。经过周全的考虑后,老吴打算利用村后双髻山边那个闲置的大水库来发展渔业养殖,当他找村干部商量具体事宜时,村干部很快就答应以低廉的价格将水库租给老吴。毕竟,村干部也希望村民能尽快脱贫致富。
要做就做好,这是老吴的做人准则,也是淳朴农民的本色。于是老吴找了很多有经验的养殖人,指点迷津。“养殖业好啊,前期的准备和资金投入后,再把鱼苗放进去,我们农民就可以‘坐等其成’了,不用再整天奔波劳碌,咱们新时期的农民就要靠科学致富!”老吴不亦乐乎地说。
鱼儿放养的地点依山傍水、山清水秀,再加上老吴的鱼苗经过少则4-5年,多则7-8年的放养后,个头都很大,且种类繁多,有红鲢、白鲢、鲫鱼、鳗鱼、鲈鱼等等。如今他的鱼销往石狮的各个镇,他也不用再羡慕那些外出打工的人了,因为他现在的收入和他们差不多。而且,在鱼儿放养的日子里,他还可以做其他的事情。今年要收成的鱼是老吴7-8年前放养的共有近2万条,其中最大的红鲢有10多斤,已经有很多人给他打电话预定春节的年货,今年对老吴来说,肯定会是个丰收年。(实习记者付天舒)
王志助:在学习中创造传奇
石狮市假日国际旅行社董事长王志助的创业经历颇具传奇色彩。从创业初期仅有2名员工、一部自行车、6平方米营业场所和一千元资金发展到今天闻名内外、拥有数千万资产的较具规模的国际旅游企业。短短几年间,这家民营旅游企业跻身“中国国内旅行社百强”,并夺取“国家级青年文明号”等各种荣誉不下十个。
“只有创新,企业才能发展。不同游客需求不同,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游客群体。”王志助凭借这一经营理念,打造了一系列精品旅游线路品牌,为假日在同行中脱颖而出奠定基础。今年重阳节,假日国旅专门面向老年朋友推出了“云南、湘西游”和“长江三峡游”两条“夕阳红”旅游专列。由于这两条旅游专列在石狮还是首例,受到了许多市民的青睐。
“省外长线旅游,很多景区,市民都去过。”王总说,今年来,假日国旅更加注重开展短线旅游品牌。假日国旅注重开展泉州范围内、省内旅游线路,不仅让市民更加了解本地本省的情况,而且还可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
提高服务水平,才能赢得更多的“回头客”。王志助向来注重员工业务水平的提高,是为了让旅客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不久前,王总亲自带领企业中层干部和主管人员到香港“旅游”,最主要的还是让员工们学习借鉴同行先进的服务理念。今年来,王志助还组织员工多次参加各种旅游职业技能技巧比赛,提高了员工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今年,“假日大厦”和15部崭新豪华客车相继投入使用,假日国旅的硬件设施不断完善,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但王志助并不满足,他告诉记者,假日旅行社将继续向同行学习先进的理念和经营模式,为将来提升为出国组团旅行社打基础。(记者林智杰)
董柏坡:爱心小店撑起一片天
2007年,对于永宁镇沙堤村的董柏坡一家而言,无疑是幸运的一年。董柏坡说:“那是一份意外的惊喜,事先没有任何征兆。8月份的一天,村干部带来了几个陌生人,聊天中,我才知道他们是市残疾人联合会的工作人员,准备给我送来一笔爱心款,帮助我将‘爱心小店’继续经营下去。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激动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你也许无法想象,3000元的爱心款,对我们一家而言意味着什么。”
11年前,董柏坡因中风卧床不起,散失了说话的能力。6年前,病魔再次降临,董柏坡又患了糖尿病。为了治病,董柏坡不停地吃药,每月医药费的花销就需要800多元。由于家境窘迫,董柏坡一家只好暂住在弟弟家里。多年来,妻子为了照顾他,无法外出打工,只在家中帮别人补网、捡鱼,做些小工补贴家用。为了维持生计,他们开了一家小店,卖些大米酱油之类的生活用品,但家庭经济状况并没有因此好转。
董柏坡说:“小店不好开啊,我们村才5000多人,大超市就有两家,小店铺也有五六十家,竞争激烈。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我们没有流动资金。货架上的货物卖空了,却没钱补货,顾客来买东西,我们却没东西可卖,只能坐在那里干着急。久而久之,顾客就越来越少了。生意最差时,一个月只能挣100多元,小店铺几度濒临倒闭。”
生活中有磨难,也有惊喜。两三年前,董柏坡的病情开始好转。虽然依旧偏瘫,但渐渐地,他能起床走路,也能说话了。他说:“自从8月份市残联给我们送来3000元的爱心款后,情况就好多了。这是2007年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拿到钱的那一刻,我恨不得立马去补货。现在,每隔半个月,发现货不多了,就可以去补一点回来。生意虽然还是不怎么样,但一个月即使只能赚四五百块,对家里的生活还是能改善许多。我很高兴,也很感激,却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记者彭艳芳/文实习记者洪诗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