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教授
□ 本报记者 印久青/文
美国次贷危机自去年夏天大规模爆发以来,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其负面影响也在不断扩展。至今,这场危机仍处于波浪式发展状态。美国次级债危机将会有哪些影响,我国应如何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已成为经济界人士高度关注的问题。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本报记者就此类问题对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教授进行了专访。
记者:美国次贷危机现在仍在发展之中,从目前情况看,对我国银行的直接影响会有多大?
贺强:有一些直接影响,因为我们商业银行也买了美国次级债产品,但数额不多,占的比例不大。
记者:请您具体谈一谈次贷危机的影响。
贺强:次级债危机的特点就是“传染性”很强。因为资产证券化,把他的风险事先就转移了,一旦风险产生就会传导到全世界。英国银行几个月前风险就出来了,类似的事情非常多。所以,对“次级债”的传染性必须要重视。
如何认识次级债危机?还有一个观点我要补充一下。有人说美国次级债危机导致美国经济衰退。我不赞成这种观点,谁是因谁是果应该弄清楚。实际上是美国出现了经济衰退的迹象,主要表现在房价下跌,说明经济高速增长阶段涨不动了,所以出现下跌了,才导致次级贷金融出现问题。反过来,次级债危机一闹大,进一步加剧了经济滑坡。两者之间的关系要弄清楚,不是简单的次级债导致美国经济衰退,而是美国出现经济衰退迹象导致次级债危机。经济决定着金融,金融只是一种表象。在这种国际金融大背景下,我们必须要警觉,防止美国次级债危机向中国金融体系传导,捍卫中国的金融安全。这件事情我认为非常重要,所以我们为此提交了一个提案。
现在能看到的传导途径有几方面。有人说,美国次级债危机导致美国经济衰退,进口减少,所以影响中国出口。这个肯定会影响一点儿,但从中国出口的总量、增幅来讲,现在对我们还没有构成重大影响。直接的传导还是在金融领域发生,一个直接的影响就是我们对外投资面临很大的风险。我们成立了中投公司,投了三笔现在都有浮亏。我们的银行也买了美国次级债产品,也都赔了,特别是我们QDII基金境外投资也都普遍亏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搞好境外金融投资是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我们缺少国际金融投资的高级人才,缺少专业的国际金融投资的机构。现在只有中国银行有海外分支机构,以前主要做存贷款业务,而其他银行很少有海外分支机构。而且,我们更缺乏的是什么呢?是对国际金融市场巨大风险的了解,是对国际经济走势的分析。这些方面都没有分析和了解,盲目投资,也会造成损失。
另外一个明显的传导途径就是近期的中国股票市场。境外风险向境内传导最明显的是中国股票市场,因为中国股票市场最敏感,特别是中国股票市场从去年10月份以后,连续下跌,跌到现在,处于弱市状态。去年大牛市暴涨的时候,次级债危机影响不大,美国经济在滑坡,美国股市在暴跌,香港股市在暴跌,我们照样往上涨。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是连续下跌以后的弱市市场状态,这种弱市的负面传导作用加强了。
记者:传导作用是在心理上还是在资金面上?
贺强:一个是在心理上。今年以来,投资者有了很大的进步,买股票关心国际市场的行情。今天晚上看美国股市怎么开盘,明天早上怎么收盘,接着再看香港怎么走。所以美国股市、香港股市一暴跌,中国投资者就担心。这是心理上的作用。还有一个直接的传导作用。美国股市暴跌引起香港股市暴跌,香港有H股板块,而我们内地大盘蓝筹股有很多都是有H股,因此H股在香港一跌,向下牵引作用就导致国内的A股许多大盘蓝筹股下跌,而它们对大盘指数影响重大,这就出现了连续的传导作用。
另外,更值得思考的是什么?美国闹得全世界沸沸扬扬的次级债危机,主要导火索是盲目发放房贷,接着房价下跌。中国正好也出现类似的情况,这几年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导致房价连续暴涨。到目前为止,我们商业银行把发放房贷看成优质贷款,拼命投放,认为有房子抵押不怕你不讲信用,不讲信用把你房子拿走,房价还往上涨,我还能更多赚钱,跟美国银行的心理一样。而且现在贷款规模相当大。上海银监局最近发表一个报告,上海的房贷已经占了贷款总额的30%多,再加上住房抵押贷款,好像超过50%了。所以,有一个结论,上海的房价波动会造成极大的金融风险。全国房贷虽然没有这么高比例,但比例也不低了。这里面隐藏着极大的金融风险。市场普遍认为,去年GDP增速达到顶点,今年可能有所回落。房价不可能总涨不跌,如果随着经济周期下降阶段出现,房价大面积下挫的话,那么银行风险立刻就会出现。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什么呢?我们商业银行大量房贷还没有资产证券化,风险没有办法转移。美国人很聪明,把风险转嫁了,搞证券化,搞次级债,卖给全世界了。而中国呢?资产证券化在2005年底开了一个头,建行搞了一个试点就不搞了,所以风险没法转移。房价一跌下来,最后的风险肯定都传导给银行,贷款人最多是赖账,不交钱了,但风险全部由商业银行承担,你想这个风险会有多大?
所以,美国次级债的教训很值得我们吸取,我们现在赶上中国经济形势好,这些危险好像离我们很远,但一旦经济连续滑坡,这个风险就可能马上产生。
记者:从规避金融风险考虑,将来资本市场的构建应该在哪方面进行加强?
贺强:从公布发展资本市场的“国九条”以来,尤其从十七大以来,国家就强调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这个方针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市场层次多,不单一,弹性才大,抵抗风险能力才强。很多人对多层次资本市场不理解,为什么中央老提这个?他们直观地理解,无非是多开几个市场,开一个中小板,开一个创业板。其实,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功能和作用,一般人不了解。比如说多层次的股票市场有主板,有中小板,还有场外市场,在这种多层次的市场情况下,不仅是简单地多开几个市场,它们之间还要保持一定的联系。比如说场内场外市场,我们场内市场就没有优胜劣汰的机制,批准上市了,就摘不了牌。如果有了场外市场,三年业绩亏损,不是简单摘牌,而是放到场外市场,还给它一个出口,还可以交易,可以流通,可以变现,什么时候合格了,再提升它到主板市场;很多暂时不够条件,想上主板上不去的,先在场外交易,一边交易一边完善,完善了以后再选拔到主板来。这样既保证主板的质量,也降低了主板的风险。实际上更大的市场应该是场外市场,我们几十万家国有企业,大大小小都要进行股份制改革,都想上市,光靠两家交易所行吗?交易所容量是有限的,它只是证券市场的核心,不是主体,真正的主体应该是场外市场。就像心脏是人体的核心,但不是人体本身一样。
记者:债券市场是不是属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一部分?
贺强:是的。我们国家光股票市场发达,债券市场不发达也不行。其实美国债券市场交易量比股票还要大。而且上市公司融资方面应该有多种方式,光股票融资还不够,还要有债权融资。
记者:但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还比较慢。
贺强:对,发展比较慢。长期以来,债券市场特别是企业债发展比较慢,为什么?关键是一个老问题,我们企业的赢利能力太低,拿走了“债民”的钱,全投入进去,糟践光了,不要说付息了,就连还本的能力都没有,这就产生了巨大的风险。所以,管理层对此一直比较谨慎。现在证监会出了一个公司债,就是上市公司发债。这种做法抵抗风险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如果公司赢利实在不行,上市公司本身资产可以做抵押,比较好操作。所以,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市场是可行的。
编后语:近半年来,国内、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让投资者着实感受了什么是“高风险”。随着市场的逐步放开,我国金融市场不再是孤立的。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势必对我国金融市场产生实质性影响。面对新情况,不仅是投资者,也包括管理层,风险管理能力都亟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