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红周刊记者马曼然/整理
《红周刊》2007年北京地区优秀作者座谈会于3月11日上午在编辑部举办。在市场连续大跌的背景下,当前投资者最为关心的莫过于底在何方、宏 观调控到底对市场有多大影响、2008年还有没有机会等问题。《红周刊》特借此会议邀请多位市场资深人士,分别从资金、政策、估值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市场见底的一个重大信号
《红周刊》:在这次到场的四位优秀作者当中,徐一钉先生是看空态度最鲜明的一个,尤其是今年以来一直看空。能具体讲讲您看空大盘的理由吗?
徐一钉:对于后市判断上,应该说我也有比较糊涂的时候。但到了12月下旬,特别是1月以后,我对后市看得就比较清楚了。
实际上,我认为判断未来市场的行情,A股流通市值的“消费能力”是一个非常好的参考指标(参见《红周刊》2008年第10期的“百家说市”栏 目)。A股流通市值的“消费能力”到底是什么概念呢?打个比方,如原来一个人一个月挣一、两千元,突然一下子工资涨了,涨到5000元、甚至10000元 了,这样你的消费能力也就随之上涨了。实际上,流通市值就相当于一个人的消费能力,即在某个特定的阶段,你的最大消费能力能有多大。一旦大手大脚惯了,奢 侈了以后,突然发现你的工资又停留在一个月5000元的时候,怎么办?这个时候你的消费是需要削减的,消减日常开支。对于证券市场来说,就相当于要腾出流 通市值,腾出一部分的预算去玩一把大的。
我的判断是在目前的资金状况下,A股流通市值“消费能力”的极限就是10万亿。就好比说,你一个月挣10000元,不动储蓄,没有额外的钱入账的话,10000元是你一个月的极限消费(如果你不赊账的话)。到3月10日为止,A股流通市值是8.7万亿。
《红周刊》:2007年10月份高点时的流通市值是多少呢?
徐一钉:8.8万亿。我们会发现,这期间在股指跌了这么多以后,流通市值没有减少多少。为什么?因为大量的解禁股上市了,这些都会稀释目前的市 场资金。这也就解释了目前市场的资金为什么不去买大盘股的原因。因为大盘股稍微上涨,那么它的市值增加就比小盘股大幅上涨甚至翻番的市值增量都要大。我的 判断是,当A股流通市值降到7.5~8.1万亿水平时,市场基本就见底了。
今年2月1日市场跌到4195点的时候,两市流通市值是7.8万亿,就已经达到了7.5~8.1万亿那个区域之内。之后便上涨,涨完了第二次再 跌到那个位置,是7.9万亿,而这期间大小非解禁股又解禁了一批,所以流通市值老挺在高位水平上就是下不来,你说市场能涨吗?
我做了一个小模型,按照3月10日的市值算的话,7.5~8.1万亿的市值对应的上证指数大概是在3500-3700点。不过,这个指数区域是要不断下移的,因为新股发行和大小非解禁上市仍在继续。
《红周刊》:不过市场上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大小非解禁对市场的影响并不太大。
徐一钉:这实际上是市场上的一个误区。其实,这些大小非解禁的公司也不见得是很专业的投资机构,我认为,这些大小非基本上是越涨卖得越慢,但是越跌的时候反而卖得越快,因为它们的成本实在太低了!
尽管从公告数据看,大小非解禁后的套现压力不大,但小非解禁是不需要公告的。上证综指已经跌去1/3,但两市的成交量比6124点仅减少了一半,成交量迟迟萎缩不下来的原因之一,就是A股市场中有很多低成本的持股者。
近期A股市场还有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年线附近一定会有支撑。的确,在1996年至2001年的牛市中,中期调整到年线附近都会触发有力度的反 弹。近几年,巴西、印度、俄罗斯等股市在大牛市中,年线对中期调整都有很强的支撑作用。但大家都忽视了一个问题,就是前期A股市场股权是分割的,但现在A 股市场面临大小非逐渐解禁的压力,而巴西、印度、俄罗斯股市是没有大小非解禁这一问题的。由于年线反映的是市场中的投资者一年持股的平均成本,当低成本的 大小非逐渐解禁后,A股的“真实”年线要远低于现在的水平。
次债危机的负面效应已较充分反映
《红周刊》:半年前,文国庆先生就预计美国这轮次债危机将造成全球资本市场10万亿美元的损失。目前来看,次债危机还在不断深化,你对此是否有新的看法?对当前的A股市场又有何判断?
文国庆:美国次债危机目前正在逐渐地细节化,已造成8、9万亿的负面影响了,对全球资本市场影响已较充分。
次债危机实质上是成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一次再重估,也就是欧美没有想象的那么强,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也没有想象的那样弱。所以, 我的基本判断是2008年上半年应以美元贬值为主要特点,下半年欧元将开始贬值。至于中国股市,当前就是一个正常的调整。哪有股市每年只涨不跌的?我对股 市的下跌也有判断,最低点肯定是在今年上半年,极限调整位在3800点。
需要重新认识从紧政策
《红周刊》:您对印花税等一系列与股市相关的问题有何看法?
文国庆:印花税早晚是要调整的,但不是这个时候。你要认识到这一点,当你有预期的时候管理层可能就不会调,当没预期的时候可能就该调了。具体什么时候调整印花税,可能最直接的原因是货币政策的问题。
2007年中央提出要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据我了解,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有两重含义:第一重含义是对2007年货币政策的一个描述,它不代表今 年一定要从紧。今年的市场大家都知道是控制通胀问题,肯定用货币政策来调整。因为通货膨胀是受外部因素影响造成的,主要是美国新能源政策造成美国将大量的 农作物用来生产生物柴油,替代汽油,而这个过程是我们叫停不了的。如果用紧缩的货币政策调整价格,就会南辕北辙,越调整越高,它只会造成供给不足。实际 上,迄今为止的所谓经济过热是由于出口过旺造成的,而不是投资过剩造成的,恰恰这两年是投资不足,因此今年投资方面的力度就应该加强了,这是我的判断。
《红周刊》:如果这么看,今年的市场不会像想象中的那么悲观了?
文国庆:是这样的。就如我在第10期的“战略视点”栏目中说的“我们不能没有主意,不能丧失主心骨。”这个主心骨的基本点是:中国的宏观经济不 会有太大问题,货币政策的不适应期也会逐渐过去,股票市场下跌的根本原因是获利回吐,而货币政策只能短时间影响市场的波动,其改变的主要是市场的节奏,对 市场的波动幅度影响较小。
现在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的是启动内需,启动投资,所以,我认为今年的宏观调控最终的效果是有惊无险,即上半年肯定会惊一下,下半年如果采取适当的措施就会完全恢复。就像2003年的SARS事件,开始的时候大家都非常悲观,之后一看什么都没有。
政府、百姓谁更需要财富?
《红周刊》:很早以前我国政府就提出要拉动内需,但是好像一直没有有效拉动经济。这是为什么?
文国庆:拉动内需的前提是让国民收入增长分配给老百姓的比例要上去,因为大部分国民收入都掌握在政府手里,而现在普遍涨工资就是在提高老百姓的收入以启动内需。由于工资上涨,劳动成本就提高了,所以启动内需的过程,本身就容易出现通货膨胀。
从目前中央的各种讲话精神与政策来看,今年中央工作的重点就是要搞好农业,抑制通胀;再一个就是社会保障,医疗方面的保障,养老保险,尤其是农村的社会保障等等。这一部分就会加大非常多的支出,它也是启动内需的一个基本条件。
如果我们让老百姓个人的收入在整个GDP中的比例过低的话,怎么可能启动内需呢?这是一个财富分配的游戏,而且这方面的工作各部门都在做,所以我对今年下半年的市场非常乐观,股指肯定创新高。短期看,此时此刻就是可以闭眼买股票的时候。
资金、价格谁是主导?
《红周刊》:谈到宏观经济,王强作为《红周刊》的宏观经济特约作者还是非常擅长的,能否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王强:我觉得文老师的判断是比较有道理的,就是说不会让经济滑落下来。另外一个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问题,就是施行新《劳动法》之后,劳动成本就 上去了。实际上,整个生产成本肯定会上去,包括人工成本都上去了。整个经济还是会发展的,只不过它的增长点可能要逐步有些转换。
我个人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点还是以国有经济为主的企业为重点,因为政府对它们的投入以及获取的政策资源,绝对是重中之重。所以,国资委下面的大企业还是值得重视的,如果市场出现徐老师、文老师判断的3800点或者更低,那么,这些大盘股还是值得介入的。
对于市场的资金问题,我认为资金是根据价格的调整来的,如果中国石油(爱股,行情,资讯)真的跌破发行价,肯定会有很多资金进来,因为它的确值那个价。
徐一钉:我不这样认为。因为像中国石油这样的股票在香港市场更便宜,资金为什么去内地买呢?像2007年7月到10月,大盘股横行市场,最初A 股对H股的比价只有30%的溢价,但是截止到2008年3月10日,AH股溢价比例是73.47%。如果要是买A+H股的话,大资金可能就不会在A股市场 买,而会买H股。所以,我觉得买大盘股票的机会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就是AH股溢价比例降到50%。
期指推出后私募可能脱颖而出
《红周刊》:如今期货市场和股市的联动性越来越强了,作为一名资深期货从业人员,李潼军先生能否给我们提供一个新的视野?
李潼军:我觉得做证券如果同时关注期货市场,还是能有很多帮助的。前期有色金属板块已经很明显了,最近的农业板块也都非常明显地跟着期货行情,这样视野会放得更宽一些。
《红周刊》:如果股指期货推出的话,蓝筹股会不会有较高溢价?
李潼军:短期应有一个溢价的过程。我觉得股指期货出来之后,首先对于公募基金来说,操作难度会加大。如果按照我们正常的理解来说,公募基金应该 进行套期保值,那么套期保值之后,它的利润就会从一个暴利的状态变成微利。所以,股指期货推出之后,可能私募的利润会很大,因为它们不受监管,有很大的决 策自由。我觉得有一批私募基金在股指期货出来之后很快会脱颖而出。不过,它们脱颖而出很可能是冒着更大风险的,要么做单边持有,要么就像公募一样做保守的 反向持有。
我觉得如果从对公众负责和监管的角度来说,机构投资者应该是要做套期保值的,所以股指期货出来之后,实际上给了机构一个工具,这个工具会把机构 分化,而且理论上会降低股市的波动,使它运行更平稳一些。但不排除在短的时间内,产生飙升或者是快速下跌的情况。这些都是投资者需要做好心理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