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昨日暴跌近两百点,今天沪指低开后反复震荡,午后权重再度启稳托盘,带动两市缩量飘红,上涨个股也回升至千家以上。资金面方面,今年新批基金增至40只,后援不断;保监会连续3日批5家险企入市;50ETF持续放量以及境外投行都明确给出买入信号。基本面上,宏调重拳后CPI有望回落;本币升值使受益板块上涨;受一季度业绩捷报频传,金融股上涨;证监会制订创业板交易特别规定,创投题材作多热情激发市场。市场氛围方面,权威媒体呼吁救市。技术面上,大盘有反弹要求。本文从以上层面出发,梳理出在昨天暴跌后今日反弹的十大诱因。
诱因一:近日,金鹰红利价值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获批发行,至此,今年以来证监会共批准了40只基金(不包括封转开的国投瑞银成长优选),其中,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共有25只,债券型基金有14只,QDII产品1只。源源不断的向股市注入资金,这似乎说明了管理层的态度。
诱因二:昨天,保监会正式批准首创安泰人寿、国华人寿委托入市的申请,加上两天前获批的幸福人寿、长城人寿和招商信诺,今年已有9家中小险企获准入市。根据规定,保险机构直接投资A股比例为上年末总资产的10%,有业内人士粗略计算这9家险企将为股市带来超过20亿元的资金。
诱因三:更加明确的信号是,一些境外投行已经开始明确给出买入对象。瑞士银行昨天将宝钢股份(600019)的评级由"中性"上调至"买进"。该行认为,宝钢股份正在加快对钢铁行业内企业的整合,其股价已经超卖。而瑞士信贷则把目光投向了房地产行业,并推荐买入中海发展(600026)H股股票。
反弹诱因一:今年新批基金增至40只 资金增量后援不断
近日,金鹰红利价值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获批发行,基金管理人为金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托管人为交通银行(601328)。该基金股票投资比例为30%到80%。
至此,今年以来证监会共批准了40只基金(不包括封转开的国投瑞银成长优选),其中,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共有25只,债券型基金有14只,QDII产品1只。
截至今日,40只新批基金***有20只新基金发行,其中,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有10只,债券型基金有10只;共有11只基金已结束募集,结束募集的基金中包括建信优势动力、南方盛元红利、中银动态策略、浦银安盛价值等4只股票型基金,还有汇添富增强收益、华夏希望债券、广发增强债券、易方达增强回报、交银施罗德增利、工银瑞信信用添利、中海稳健收益等7只债券型基金;9只基金正在募集中,包括6只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和3只债券型基金;另外,20只基金还未发行,其中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有15只,债券型基金有4只,QDII产品1只。(证券日报
马薪婷)
新基金密集发行的背后
《左传》曰:"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今年以来,新基金的密集发行似乎也循着这样一道轨迹,其对市场的刺激作用呈边际递减之势。基金发行也回归常态,不再被市场加以各式各样的"解读"。
实际上,春节之后新基金的密集发行是在为去年"积压"的基金"还债"。去年A股市场快速上涨的过程中,资金推动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为此监管层不得不通过控制基金发行节奏为市场降温,同时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
然而,长期以来,A股市场在国内投资者心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政策市"思维。去年三次长时间停发新基金,使基金发行节奏在这一思维定式的指引下被市场视为监管层政策导向的信号,也给基金发行这一原本市场化的行为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毋庸置疑,新基金发行的确会对市场的资金面产生影响。从很大程度上讲,去年三季度的蓝筹行情正来自新基金大规模建仓的推动。然而,随着股市自去年末以来持续调整,基金的财富效应迅速降低,老百姓"借基入市"的热情也一落千丈。这在今年以来新基金发行颇受冷遇中也得到体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昨日,今年共有14只新基金募集成立,但仅有2只规模超过百亿,其中最大的易方达科讯也只有140亿的规模。这和去年新基金发行动辄首日即超百亿,不得不进行比例配售不可同日而语。更重要的是,在市场逐渐走低的情况下,新基金成立后必然会以谨慎的心态进行建仓,这也和市场的期望相去甚远。
在此背景下,尽管尚有多只基金将陆续发行,但新基金发行对资金面的影响已逐渐降低。新基金大量获批的政策导向色彩也日趋消散。而经过这段时间的密集发行,未来新基金审批速度也将逐渐回归到正常状态。
业内对基金发行有句通俗的概括:"好发不好做,好做不好发。"事实上,去年基金发行高峰时面世的新基金由于不得不在估值高企的市场中建仓,业绩表现并不出色。而当市场已经回落到3500点左右的位置,动态市盈率也降至20倍以内的时候,对于投资者来说,或许应该重新考虑基金的投资价值。"在大家贪婪时恐惧,在大家恐惧时贪婪。"巴菲特的话或许能为此作出最佳注脚。(中国证券报
余喆)
反弹诱因二:保监会3天之内连批5家险企入市 机构投资者队伍壮大
中小险企能否成功抄底
3天之内保监会连批5家险企委托入市牌照。虽然险资对入市"抄底"兴致勃勃,但昨日沪指近200点的跌幅让A股之"底"又生悬念。
昨天,保监会正式批准首创安泰人寿、国华人寿委托入市的申请,加上两天前获批的幸福人寿、长城人寿和招商信诺,今年已有9家中小险企获准入市。根据规定,保险机构直接投资A股比例为上年末总资产的10%,有业内人士粗略计算这9家险企将为股市带来超过20亿元的资金。
根据《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暂行规定》规定,保险公司须通过设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入市,但须满足"经营保险业务8年以上、净资产和总资产分别不低于10亿元和50亿元"等前提。目前,仅有人保、国寿、华泰、中再、平安、太平洋、泰康、新华、太平、友邦10家设立了资产管理中心,可直接入市。从去年5月开始,保监会放开险资入市,中小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委托相关资产管理公司投资A股。经记者统计目前获批的中小险企已达22家,除5家合资寿险外其他均为中资保险公司。
不过,与在股市赚得盆满钵满的平安国寿等保险巨头相比,中小险企入市的成绩单却并不理想。从时间上计算,中小险企在4000点左右开始入市,去年9月到12月达到高潮。"国寿平安在去年第四季度就开始减仓,而中小险企则开始建仓,其中有公司入市资金损失近半。"业内人士认为,近期平安国寿再度进场,被视为股市回暖的征兆。保监会集中批了5张牌照,也是希望中小险企可以入市"抄底"。不过,在连续四日红盘之后,昨天沪指大跌198.6点收于3413.91点,令中小险企的入市前途又添一抹愁云。
(新快报 张潇)
逆势入场 险资战略性看多大盘
通过大智慧TOPVIEW数据分析显示,3月28日有224790户普通投资者离开股市。自3月中旬股市下破3800点以来,和散户、游资进行自杀式卖出截然相反的操作相对比,我们看到在5000点上方减仓明显的T字头账号(保险和QFII特别投资者)加大了建仓的力度,频频出击超跌篮筹和优质二线股。
当市场系统性风险释放充分时,A股处于较好的投资价值区间,为长期投资提供较好的介入被低估的股票。在恐慌中险资战略性看多,积极把握波段出击的可能的机会。
在牛市的财富效应中,2007年保险行业资金运用收益超过前5年的总和,达到2791.7亿元,中国人寿(601628)、中国平安(601318)和中国太保等三家A股上市的保险公司2007年业绩纷纷增长,三家公司增长均得益于投资收益增加。但2008年,随着证券市场走入跌跌不休的中期调整,股市中的保险资金也在回流。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的年报显示,2007年末两家公司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总额和占投资资产的比例均出现下降,而在2007年三季报时这两个数据还是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同环比增长的。2007年三季度保险资金在市场高估的态势下收缩战线,持股集中度和持股数有所下降,由此可看出,两家公司均在2007年四季度加大了在二级市场进行了减仓兑现了部分投资收益的力度。5000点上方减仓明显,2008年保险机构的投资策略是以稳健为主,上证指数从6124点下跌以来,最大跌幅高达46.58%,投资者在不断地抄底与等待中损失严重。
保险机构入市以来,凭借强大的研究实力对市场的敏感度和判断水平较高,先知先觉,在股市面临方向性选择的当口,对行情的趋势把握和政策导向解读准确率较高。当散户们恐慌性抛售的时候,出现了保险抄底的身影。
近期平安保险等机构投资者在市场暴跌之时悄然入场,积极申购开放式基金或者买入廉价股票。保险等国家队的入场对其它投资者将形成有力的示范效应,平安保险自2003年进入A股市场以来,屡屡抄底成功,被奉为人弃我取的价值投资典范。国家队入场,表明市场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短期市场将以稳定为主,大盘需要针对暴跌之后进行矫枉过正,也将迎来修复性反弹的机会。(华泰证券)(证券日报
陈慧琴)
2008年:险资弃地产偏好金融股
据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显示,截至去年末,保险机构的投资战线略有收缩,除了对金融、交通运输、煤电能源等核心行业保持较大兴趣外,对包括房地产业在内的其它领域关注度有所下降。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一季度,证券市场的运行环境更为复杂多变,保险机构必然根据市场状况及时调整投资策略,在延续去年四季度部分投资策略的基础上做出新的安排。
据2007年年报显示,保险机构的重仓领域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首先是金融股。保险机构对金融股的偏好主要体现在商业银行。其中,人寿股份和人寿集团屡屡扮演"上阵父子兵"的角色,合计持有中信证券(600030)5.74亿股,占比17.33%,仅次于中信集团;而且,两者还同时重仓中信银行(601998)、工商银行(601398)等股票。其次是交通运输、物流、仓储股。从航空公司到机场,从港口、高速路到物流公司,也熙熙攘攘地挤满了大中型保险机构。铁龙物流(600125)拉到了太平洋保险、人寿集团、人寿股份的选票,中国国航(601111)5000万股(限售流通股)被人保财险收入囊中。第三是煤电、能源股。对于这类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常青行业,保险机构更是争先恐后地抢夺前十大股东金交椅。建投能源(000600)一举锁定了人寿集团、人寿股份、泰康人寿三家投资者。
业内人士指出,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行业偏好"在保险机构配置资产时有可能显性化。其中,房地产业或许会遭遇保险机构的"谨慎"评级。从已有的2007年年报看,保险机构对房地产行业的热情不是太高,只有莱茵置业(000558)、万通地产(600246)、栖霞建设(600533)、万科、海泰发展(600082)五家房企入选其资产组合,而且,投入的资金也比较有限,难觅保险机构"一掷万金"的风采。
业内人士称,与去年四季度相比,今年一季度的市场环境呈现出很多新变化,保险机构必定在去年四季度的基础上,根据证券市场的新形势新问题,对今年一季度以及全年投资策略做出适当调整。从一季度来看,由于大盘持续大幅下调,尤其3月份以来,市场上已经显示出保险机构增资金融股的迹象。从全年来看,保险机构很可能进一步完善其投资布局,并在保险资金安全的前提下追求稳定收益。
当然,整体而言,保险机构仍将试图在2008年的证券市场上寻觅保值增值机会。经过近半年的大幅下跌,市场风险已得到有效释放,"安全系数"大大提高,险资可以在相对低位配置一批超跌优质股。(证券日报
家路美)
反弹诱因三:境外投行已经开始明确给出买入信号
QFII近期建仓股名单泄露
更加明确的信号是,一些境外投行已经开始明确给出买入对象。瑞士银行昨天将宝钢股份(600019)的评级由"中性"上调至"买进"。该行认为,宝钢股份正在加快对钢铁行业内企业的整合,其股价已经超卖。而瑞士信贷则把目光投向了房地产行业,并推荐买入中海发展(600026)H股股票。
几乎是同时,摩根士丹利也发布研究报告,将万科A(000002)的目标价由30元上调至32元,同时上调其评级至"增持"。理由是一旦房地产市场复苏,万科股价可能会被重估。
"QFII已经将其建仓对象转向大蓝筹。"万国测评研究部主管周戎提供的数据显示,由于获批额度有限,去年上半年,QFII增仓的对象主要是中盘股和中价股。目前,QFII额度已经增加,高价大蓝筹的股价也已今非昔比。据Topview统计,3月最后一周,QFII云集的申银万国上海新昌路营业部净买入4亿元,其中2.13亿元献给了中国平安(601318)。
事实上,4月2日中金公司上海陆家嘴(600663)环路营业部大举买入的30亿元中,招商银行(600036)、中信证券(600030)、民生银行(600016)、中国平安、中国人寿(601628)和大秦铁路(601006)这六只股票就占去了10.75亿元。
与上述思路略显不同的是,美国马可波罗至真资产管理公司执行长亚伦·宝士奇表达了自己对食品饮料、基础设施和券商等消费概念股票的兴趣。
去年12月,监管部门将QFII投资额度从100亿美元扩大到了300亿美元,关于QFII额度和QFII资格的审批也已分别于3月上旬相继重新放开。前天,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东荣明确表示,中国将放松对QFII的限制。
(东方早报 孙晓旭 黄缨杰)
QFII已提前入市抄底
证监会周末批新基金照常进行,上周五再批两只,今年已达29只;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东荣称,正在修改相关规则,放松对QFII的限制;保监会新近放行长城保险、幸福人寿和招商信诺等三家中小保险公司间接入市。管理层三部门暗中联合出手。
消息人士透露,代表QFII资金的申银万国上海新昌路营业部从3月24日已开始试探性建仓。TopView数据显示,该席位近期买入的主要是大盘金融股。3月28日,素有"大蓝筹杀手"之称的瑞银突然动用15亿港元重新杀回买入1.6亿股中国石油,这些信号不得不引起投资者的关注。
关注一季度业绩增长股
分析人士认为,由于红色星期一涨幅过猛,使得市场的获利盘较多,但毕竟市场的弹升趋势已形成,一方面向市场昭示着短线热钱对大盘短线趋势的乐观心态,另一方面则反映出当前市场的走势具有一定的超跌反弹特征。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7日,两市已有103家上市公司预告了一季度业绩,其中有88家公司因业绩改善或提高而报喜,报喜比例高达85.44%。市场人士表示,一季度业绩增长股的投资机会或可引起投资者的注意,毕竟在行情回暖过程中,一季度业绩预喜股有时会成为股价上涨的催化剂,建议投资者密切跟踪。
(新快报 王熙上)
松绑次日 QFII开始改口唱多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东荣前日"松绑"QFII的话音刚刚落地,外资机构对A股的口风旋即发生变化。
"目前有大量的外围资金在等待机会,源源不断的流动性将继续注入。"美国马可波罗至真资产管理公司(下称"马可波罗至真")执行长亚伦·宝士奇周二毫不避讳地袒露了自己对A股的野心。
与五天前汇丰银行含糊地预测"政府或于奥运前救市"不同的是,以瑞士银行、摩根士丹利为代表的境外投行现在已开始改口买入A股股票。种种迹象显示,某些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席位早已"身先士卒",悄然入场抄底。
"QFII底"显现
汇丰银行、花旗银行和高盛相继高调唱多A股一周后,对冲基金---马可波罗至真也不甘寂寞,其执行长亚伦·宝士奇周二以类似分析师的口吻预测,A股市场将于二、三季度见底,并且终将反转。
让亚伦·宝士奇觉得"是时候再看看这个市场"的原因是,A股市场去年10月高于70倍的市盈率水平,现在已下降至24-25倍。
马可波罗至真此前在A股市场可谓战绩卓越,其投资旗舰---至真中国基金过去两年的投资回报分别高达105%和133%。该基金今年头两月下跌2.72%。
至真中国并非个案。中证登统计显示,今年头两月,QFII减仓幅度大大放缓。不过,市场下跌仍在持续。汇丰银行2月份托管市值总额环比减少了11.91亿元。"非空仓者当然希望市场上涨。"万国测评研究部主管周戎的话用在QFII身上再合适不过。
"如果说3600是政策底的话,现在就是QFII底。"某资深分析师称,外资投行的言论可能更多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
比较乐观的情况是,QFII并非光说不练。
"Topview显示,3月底,大笔资金流入股市,其中并非全是基金和社保资金。"周戎坦言,目前QFII抄底A股的可能性较大。
另一组数据则显示,4月2日,中金公司上海陆家嘴(600663)环路营业部大举买入30亿元。接近中金公司的消息人士向早报记者透露,该笔资金正是来自于中金公司托管的QFII资金。
大跌中完胜内资
外资投行的转身唱多引起了分析师的高度重视。因为,从"5·30"大跌到去年10月份开始的大级别调整,QFII对市场的判断相当到位。
此轮调整前,QDII基金已大幅减仓。早报记者以已发布年报的929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统计发现,基于价值投资理念,早在去年3季度,QFII持有的A股总量已经较去年中期大幅下降42%,去年年底,QFII再度减持29%,持股总量从去年一季度末的18.98亿股下降至7.82亿股。
同时,本次大跌中,多数QFII的托管账户总额也呈现出了与股指的高度关联。其中,汇丰银行托管总额于去年10月达到顶峰后一路下滑,到今年2月底较高点下降了64%。而同期内资机构的托管总额大多持平,甚至不乏一路增仓者。其中,中金公司的托管总额至今年2月底已创出新高。
表现在净值变化上,评级机构理柏最新公布报告显示,QFII基金3月份的净值平均跌幅为16.39%,国内股票型基金的跌幅则为17.15%。"应该承认QFII基金有其高明之处。"对此,理柏中国研究主管周良感慨颇深。
眼下,QFII的态度也与部分境内分析师形成了截然反差。香港东美证券交易董事曾永坚上周充满信心地表示,内地A股市盈率已经跌至20倍,相当具有吸引力,预期长线盈利将达到每年20%至25%。
另一个佐证是,4月2日以来,海外A股概念基金备受市场追捧。其中,A50中国基金在香港股市炙手可热,其4月2日成交额较前一交易日放大10倍,汇丰翔龙基金7日成交额亦较两个月前骤增9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