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商报
1月16日晚间,杉杉股份(18.130, 0.20, 1.12%)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湖南杉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杉杉能源”)拟在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建设10万吨级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开发、生产、销售基地项目。从成为新能源电池材料供应商,到布局新能源整车制造,近年来杉杉股份在转型道路上一路疾驰,服装业务已逐渐被边缘化。作为一个完全放弃主业而进行转型的公司,杉杉股份近年来业绩并不稳定,其“造车计划”也不断遭到市场质疑。杉杉股份转型之路能否一帆风顺,仍有待市场考验。
加码新能源
杉杉股份在公告中称,公司控股子公司杉杉能源拟在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建设10万吨级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开发、生产、销售基地项目,并拟与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相关投资协议。根据规划,2025年12月31日前将分期完成10万吨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的投资计划,其中固定资产累计投资额在50亿元以上。
公告称,该项目一期计划于2020年12月31日前完成,一期项目总产能设计为2万吨/年;其中一期第一阶段计划于2018年12月31日前建成并试产,设计综合产能为1万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约5.81亿元,流动资金投资约14.75亿元。
据了解,杉杉股份的第一次转型始于1999年。作为A股上市的第一家服装类公司,当时杉杉股份正处于发展的巅峰时期。1999年9月,杉杉股份收购了正在研发“中间相碳微球”(即“锂电池负极材料”)的鞍山热能研究院,在上海成立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2003年之后,杉杉股份进入了马不停蹄的收购和资产整合期。
跨界转型
近年来,杉杉股份的转型不断加速。2016年2月16日,杉杉股份宣布,它旗下的重要子公司——杉杉能源已于当日正式挂牌新三板。业内人士表示,杉杉股份此举意味着新能源融资渠道的打开。此后,杉杉股份的服装主业也随之边缘化。
北京商报记者发现,近年来杉杉股份服装业务占比越来越小。2013年,占比变为42.65%;2014年,服装业务占比降至31.35%;2015年,这一数字骤降为13.5%。2016年,杉杉股份对控股子公司宁波杉杉服装品牌经营有限公司实施了整体改制。整合后的服装业务主要包括杉杉服装品牌业务及其他品牌业务,由杉杉品牌公司统一经营,并以其为拟上市主体在香港联交所分拆上市。
时至今日,新能源电池材料已经成为杉杉股份最重要的业务板块,如今,杉杉股份在锂离子正极、负极、电解液等综合材料方面已成为世界前列的供应商,进入苹果、奔驰、松下等跨国公司供应链。此外,不断转型的杉杉股份还将触角伸到了新能源整车制造。
优势不足
作为一个放弃主业完全转型的公司,杉杉股份一直在进行着豪赌,但转型效果仍然待考。在能源电池材料板块,杉杉股份在此前的十余年时间中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直到近两年新能源汽车兴起,杉杉股份才实现增长,然而业绩也并不稳定。
2016年8月,杉杉股份试图收购智利上市公司Pampa Calichera股份,以获得全球锂业巨头SQM的股权,但该交易在2017年8月宣布失败。这对杉杉股份的转型之路形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也被业内认为是杉杉股份试图降低成本尝试的阶段性失败。
而决定加码新能源整车制造的杉杉股份也面临诸多挑战。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杉杉股份在电动汽车关键的三大部件——电池、电机、电控上,并未掌握完全独立的技术,这使得其在成本上承受巨大压力,同时在市场竞争中也无法获得足够的优势。而其在造车上选择的合资对象也是汽车制造的“非主流企业”,这给杉杉股份未来产品的竞争力打上了问号。
北京商报记者 钱瑜 鲁佳乐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