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天地良心!基民与基金经理谁更累?

1楼
老王第二 发表于:2008/5/28 13:04:00
截至5月16 日,30家基金公司离任基金经理已达71人次,相当于现任基金经理总数的1/8。
  
  尽管如此,在市场疲软的环境下,公募私募业绩普遍不佳是事实。基金经理若选择留在公募,日子似乎要好过一些。但实际上,选择主动离职的公募基金经理仍在递增,普遍的原因是公募基金经理监管严、决策权少、不自由。
  
  监管如影随形
  
  “生活太枯燥,太累了。每天不是看报告就是开会搞调研,一点私人生活空间也没有。”几乎每个基金经理都会有这样的抱怨。而据记者了解,除了身体上的疲惫之外,精神上的巨大压力才是导致很多基金经理不堪重负的根源。
  
  “压力太大了,每天都要经受失眠、排名等等的痛苦。”一位去年8月离职的基金经理这样描述自己的感受。“这是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拼死拼活还不一定有多好的业绩,到了年终考核还得担心自己被炒鱿鱼。”
  
  “手机监控,MSN监控,只要投资中出现一点出格的事情,就会被怀疑有‘道德风险’,会被认为是不正确的,这让基金经理有很大的压力。”前述年初离职的基金经理坦言,除了管住自己,基金经理还要向公司交待家庭成员的各种资料信息,以防止“老鼠仓”事件发生,这让他感到非常尴尬和郁闷。“有时候你提出一只黑马股,别人就会怀疑你会不会有什么别的想法。”
  
  除了来自公司内部的监管压力,外部环境的舆论压力也是基金经理过得不舒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老鼠仓”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引发了基金经理的诚信危机,舆论压力倍增。
  
  “舆论环境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格局:把你所有出格的行为,都当成是一种不正确的事情。”前述年初离职的基金经理说,这种情况下,一部分基金经理的追求目标慢慢地变成了“不犯错”。
 
  “这样其实挺容易的,但你就会觉得没意思,生活没有活力了。”
  
  监管层对于基金的指导力度也在加强,每逢特殊时期,窗口指导不断。基金经理被要求“噤声”,不许随便对市场发表意见,甚至操作上也被要求“讲政治”,服从大局。业内人士透露,市场上屡有关于监管层直接指导基金公司“做多”或者“做空”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
  
  “不在这个岗位,我也能有很好地生活,干吗还要继续苦下去呢?”一位去年8月离职的基金经理说,投身私募后,他感觉轻松多了。
  
  投资受到束缚
  
  “基金经理不过是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钉,投资者不应该把他们的作用想象得那么强大。”一位资深市场人士认为,基金公司对风险控制越来越严格,从研究到投资都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基金经理的权限是一定的,自由度并不是那么大。
  
  “公司有股票池,某只股票你买入超过一定限额就有多重限制。这意味着即便是你很看好的股票也不可能多买。而且由于资源的原因,有些你自己很感兴趣的股票,公司的研究队伍也未必能调动资源去做。因此,你不可能有很大的动力去挖掘好公司。”上述年初离职的基金经理表示。
  
  更为极端的例子是,有的基金经理因为对于市场判断不乐观,但是由于投资仓位的限制而被迫辞职。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华夏基金公司的一位基金经理,在去年年底沪指6000点左右时判断市场估值过高,但限于仓位规定不可能像赵丹阳那样清仓,无奈之下只好以辞职来应对。
  
  而今年以来离职人数最多的南方基金公司就面临这样的问题。多位业内人士透露,南方基金是一家管理层比较强势的公司,基金经理的自主权有限。而一位与南方基金某明星基金经理有深交的业内人士亦透露,在南方的平台上,基金经理的很多想法没办法坚持下去。
  
  但业内人士也认为,从基金公司的角度来讲,这种“束缚”非常必要。“没有严格的投资纪律,出了问题谁来负责?”某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坦言,现在基金业的竞争不仅是单只基金的竞争,更是整个公司的竞争,公司品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即使不能保证旗下基金是顶尖的,但是整体水平要过得去。“一个基金做得太差或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公司形象被破坏。”
  
  但是,如何在投资决策上进行适度的“收”和“放”,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基金经理阶层的稳定与否。这无疑是摆在基金公司面前最切实的问题之一。
  做一个完整的自己
  
  在崇尚价值投资的年代,巴菲特已经成为一个标杆。但巴菲特之所以成功,关键在于坚持自己的投资理念。
  
  “当初离职出来就是想做私募。公募‘同质化’已经深入到选股和投资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基金经理,偏偏在这些关键环节上不能贯彻自己的理念和风格。而做私募就能体现自己的理念和方法。”一位投身深圳私募界的前任基金经理说,事实上,私募压力并不比公募小。“既要比绝对收益,还要比排名,可能比做公募时更要辛苦。”
  
  但即便如此,带着自己的投资理念转投私募,仍然成为基金经理离职的主要原因之一。2007年上投摩根的吕俊、博时的肖华、工银瑞信的江晖,以及今年广发的何震等,都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投身私募。
  
  想把多年成功的投资方法和投资理念运用到新高度的吕俊曾经表示,他的私募基金将是一个完全以投研团队为核心而建立的公司,公司核心竞争力就在于投研团队拥有强大而严密的逻辑分析能力。遵循的投资哲学则是:价值为本,从容投资,顺势而为,绝对回报。
  
  而对于很多前任基金经理而言,投奔私募也往往带有创业的冲动。“私募是自己的事业,公募是打一份工,两者是不同的。公募的成就感是虚名,而私募的成就更为实在。”上述深圳私募基金经理表示,这里面有着不同的归属感。
  
  “在公募平台上是打一份工,拼死拼活也就那样,但在私募,是自己的公司,做自己的事情。”另一位已经转战私募界的基金经理表示,虽然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但是他更享受这种自己当家做主的感觉。
  
  一位尚在公募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也向记者流露了离职的意向:“公募基金是一个不错的行业。但如果不出去做私募,就总会觉得差一口气没实现,没办法做一个完完整整的自己。” 这位投行出身的基金经理对投资有自己的偏好,比如更喜欢轻资产企业。但这在目前的公司体制下不可能做到。“到私募行业去开一家自己的公司,才可以彻头彻尾做一个自己。”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0156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