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发布报告称,银监会控制信贷类理财产品“新规”的密集出台,并未影响信贷类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2009年12月信贷类产品的绝对数量依然呈上升趋势,且占在售产品的50%以上。
报告显示,去年12月,51家商业银行共发售产品829款,平均委托期限为0.51年,平均期望收益率和平均最差值分别为2.28%和1.50%。
其中,发售动力最高的为 招商银行(行情 股吧),市场规模最大的为 工商银行(行情 股吧),超额收益表现最好的为荷兰银行,最差值表现最好的为南昌银行,到期产品收益水平最高的为浙江民泰商业银行。
“受房市供不应求和房价高升影响,,房地产类信贷产品的预期收益水平较高。然而,近期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密集出台也给该类产品的高预期收益水平带来一定不确定性。”报告称。
去年12月中国理财市场景气指数和收益指数均有小幅上升,信贷类产品数量的飙升带动了景气指数达到历史高点,而收益指数却远低于历史高点。就各资产主类的分类表现而言,利率类、汇率类和商品类的超额净值数据小幅上升,其他资产类型指数小幅下跌,其中股票类指数大幅下挫。主要原因在于10款产品中有四款产品的超额收益为负,平滑了股票类产品的超额净值收益指数。
中国银监会于12月中下旬先后发布两个文件规范信贷类理财产品,要求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不得投资于理财产品发行银行自身的信贷资产或票据资产,并禁止资产转让双方采取签订回购协议、即期买断加远期回购协议(俗称“双买断”)等方式规避监管。
该研究所认为,短期内,上述“新规”可能对信贷类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造成一定影响,但长远来看依然是利大于弊,提高了理财产品的信息透明度,加大了信贷类产品的风险可控度。无论是近期热炒的双信托形式,还是未来可能的其他形式,都需要发行主体及时准确公布贷款主体的具体信息。
报告称,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是国内金融创新的重要基地。然而创新必然会带来一定的问题,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