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出场理财师:王晓敏 AFP证书持有人
尽管过去的2009年成为了股市大丰收的一年,但许多基民似乎并未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2009年上证综指涨幅超过76%,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虽然跑输了大盘,却也达到了69.72%的回报,但根据某权威财经网站针对京沪穗三地投资者调查显示,受访基民中合计却有30%的基民亏损,其中15%亏损在10%以上,有24%的基民持平,32%的基民收益在10%以内,而收益高于10%的合计只有14%,其中收益在30%以上的竟然只有1%,总平均收益率竟然只有1.2%。如此大的落差到底是什么原因?
选时与品种 决定基金收益高低
实际上,对于基民来说,选择基金主要就是选择的时机和品种。在择时方面,许多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是与指数一起水涨船高的。当大盘站上3000点,触及3300点反弹新高的七、八月间,基金开户数连续几周呈现逐步攀升的态势,创下17个月以来的新高。于是当时发行的许多新基金也受到了疯狂抢购。
相反,当大盘出现下跌时,基金的销售也开始遭到冷遇,盲目的热情往往是要付出代价的,很明显,曾经参与了抢购的投资者到目前为止的收益大多不容乐观。
除了对入场时机的把握不准确之外,如果选错了基金的品种,那么收益也一样前功尽弃。目前许多基民大多注意到基金座次排行榜的前十位,而不会留意排行榜的垫底。2009年回报最高的基金业绩为116.19%,而垫底的基金收益仅8.91%,两者最大业绩差距超过了100%。这也就是说,一旦你选择了垫底基金,投资者基本就踏空了整轮行情。
选择基金的品种,如同田忌赛马一样,不必驾驭一匹每年都排在第一的千里马,排行榜上“牛不过三年”的规律对大部分基金来说仍没有被打破,三年下来能保持中上水平业绩的屈指可数。据天相投资统计,在2007年前成立的70只主动型股票基金中,只有5只基金的业绩自2007年以来连续三年均排在前二分之一,仅占基金总数的7%。一位已经投身于私募的知名基金经理指出,投资最重要的是要获取复利,所以风险一定要控制好,长期来看稳定的中等回报远超过不稳定的高额回报,“低风险中回报,长期下来复利会吓人一跳”。
了解基金转换 巧算账得大实惠
也因此,临近春节前,不少投资者又重新开始申购股票型基金。其实,在基金投资技巧中还有一种省时省钱的方式——那就是基金转换。只要合理利用,轻松的基金转换还是可以给投资者带来不少的实惠。
实际上,很多人并不知道,基金转换最大的益处就是省钱、省时、省力,如果先赎回一只基金再申购另一只基金,不但要支付赎回费,还要支付申购费。而一般情况下,投资者如果通过基金转换来调整所持基金,则只需要支付赎回费和申购费补差。同时,一般基金从赎回到再申购所花费的时间需要五到七天,而基金转换则是和普通基金申购时间一样,T日申请转换,基金公司T+1日给予确认,投资者T+2日就可查询转换后的情况了。具有便利快捷的时间成本优势。
除此之外,基金转换确认一般只需要1个工作日,第一天享受转出基金收益,第二天就开始享受转入基金收益,真正实现了“无缝收益”,决不会出现因为赎回、重新申购出现的错失收益的情况。
而针对不少基民疑惑的基金转换费,实际计算起来也很简便,打个比方,当你申购了10万份的股票型基金A后,决定将其转换为同一公司同一类型的股票型基金B。假如当天基金A的净值是1.23元,申购费率为1.5%,赎回费率是0.5%;基金B的申购费率是1.5%;如果先赎回基金A,再申购基金B,你需要支付:
赎回费=100000×1.23×0.5%=615元
申购费=(100000×1.23-615)×1.5%=1835.78元
共计:615+1835.78=2450.78元。
如果选择直接转换,由于两只基金的申购费相同,申购费补差就为0,你只需要支付基金A的赎回费,即100000×1.23×0.5%=615元,足足省了将近1835.78元。又比如:当股票基金申购费率为1.5%,赎回费率为0.5%,债券基金申购费率为1%,赎回费率为0,那么由债券基金转换为股票基金,申购费补差为0.5%,赎回费补差为0。比做申购赎回业务足足省了1个百分点费率的费用。
把握转换时机 分享市场高收益
不过,在进行基金转换时,有四个方面需要注意:一是基金转换只能在同一基金管理公司的同一基金账户下进行,不同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基金不能进行转换;二是在发生基金转换业务时,转出基金和转入基金必须在“交易”状态下;三是基金转换通常只允许在同为前端收费或者同为后端收费的基金之间进行;四是各基金管理公司一般设置了最低基金转出份额,大部分为1000份。
那么,什么时候进行基金转换才算把握住了机会呢?通常情况,基金转换分两种情况:在股市持续下跌时,投资者可将高风险的股票型基金转换成低风险的债券型或货币型基金;股市向好时,投资者可以将债券型或货币型基金转换为股票型基金。不过投资者在选择基金产品时一定要经过风险承受能力测试,并由此而确定自己是适合选择高风险的股票型基金还是低风险的债券型基金。特别是在低风险的债券型基金、货币型基金向高风险的股票型基金转换的过程中,投资者应充分考虑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基金转换业务只是提供一种操作方式,而不是一种投资策略,是否有必要进行基金转换,还要根据市场情况、投资者自己的风险承受偏好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