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周股市传媒高度关注股票指数的年(平均)线是否失守的问题。不少传媒把年线称为"牛熊分界线",潜台词是有效跌破年线就进入了熊市,否则还是牛市。由于春节前沪指已经有一次跌破年线,后又回升,春节后第二个交易周又再次跌破,因此市场极为不安。然而,中国A股市场到目前为止的独特性,使得年线基本无法起到所谓的
"分界线"作用,跌破年线不等于进入熊市。同样作为技术分析工具,K线组合、价量综合指标的作用更大。
年线指向需有三个前提
成熟股市能把年均线称为"牛熊分界线",主要在于历史上几次重大转折日诸如"黑色星期四",都因为年均线被单日跌破从而进入了熊市,故其示向作用被强化。但是,按照细致的技术分析可以解释这一现象。股市技术分析最重要是趋势分析,指数的年均线可以起到显示趋势转折(有上升转为下跌)作用,必须有3个前提:其一,该股市具有沽空功能,即可以全方位使用指数期货合约;其二,年均线本身原由上升走向已经变成盘整走向(走平);其三,作为长期均线的年均线被下行的短期均线有效跌破,幅度上跌破或者时间上有3日确认。
而历史上诸如"黑色星期四"的转向日之前,多已经历了一个滞涨期,年均线多数由上升转盘局,繁华中隐藏危机。而股市具有沽空功能,当指数下破,深知在高位"做多"失败的机构投资者,通过深幅的低位"做空"来弥补损失,引发了"做空"比赛,期货价格牵引现货价格。因此,股票指数一泻千里,股市也迅速地进入了熊市。成熟股市的沽空功能,在一部分投资者遭受损失的同时,也使另一部分投资者得利。就算本次美国的房贷次级按揭危机,同样有一批金融衍生工具,通过沽空次级债大获其利。所以境外言及"牛熊分界线",感受与我等不同。
中国股市依然是政策市
反观A股市场,首先是基本没有沽空功能,认沽权证、交易所基金还不是真正的沽空工具,无法通过股票正组合与指数负组合来回避风险,第一个条件不满足。其次是虽然沪指的年线(250日均线)被跌破,但其走势几个月内还是上升的,盘局未出现;而深综指的年线尚未跌破,尽管A股的主要市值在沪市,但经典的技术分析工具告诉我们,如果两个主要的指数未同时印证,则不能断定重要趋势已经改变。
还有两个细节,一是指数构成问题,深综指、沪指都是综合指数,按照股本进行加权计算,但有过"牛熊示向"历史的美国道指,采用成份却没有加权,而是按照简单算术平均计算,因此其跌破是绝对平均意义的跌破。二是年均线的天数设定,为什么一定要套用250日,按照1年52周、每周5个交易日是260日,全扣除节假日可能不足240日。
中国股市依然是政策市,政策主导下的资金运动,决定了牛熊转向,指数的年均线是滞后反映政策面,而没有提前预警的功效。
信息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