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据此前有关媒体报道,不少房地产中介利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优势,通过假冒房主、一房多卖、假信息“钓鱼”,甚至套取现金逃跑等方式坑害消费者。
但记者调查发现,房屋买卖、租赁过程中存在的猫腻比之过甚。在房屋买卖业务上,地产经纪人不仅通过抬高买卖双方的差价赚取不菲的佣金,而且在合同中设置一些模糊条款,巧立各种名目违规收费、逃避应有的责任和义务,更甚者,每次政府调控政策出台后,利用信息不对称,变相解读误导消费者,另外,炒作概念也是中介惯用手法,此前通州概念的热炒引得区域房价暴涨数倍。而在房屋租赁方面,以高价全程代-理的方式垄断市场房源,然后加价出租,在利润的驱使下,将一套房打成多间隔断进行群租的现象屡见不鲜,在收取中介费后,违约金赔偿也成为中介觊觎的丰厚利润。
“中介推高房价绝对不是空穴来风。”一位小型房产中介的门店经理直言。
房屋买卖:跟着政策找利润
在今年4月“新国十条”出台后,中介利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和政策的观望期,变相解读误导消费者。“政策出台后公司马上对我们进行了培训,统一口径是,房贷要收紧,但未来房价不会下跌,目的就是让购房者赶紧出手。”
“现在贷款批不下来,不买的话不仅之前的定金没了,可能还要赔偿20%的违约金。”北京的覃女士向记者谈到她通过中介购买二手房后的无奈。
今年5月底,覃女士和丈夫想要个孩子,所以决定购置一套面积较大的二手房。找到某大型中介机构后,在团结湖选定了一套总价156万三居的房子。因为只够支付60万的首付款,中介承诺可以帮她拿到100万,利率七折的贷款。在办理贷款按揭过程中,尽管银行信贷员提醒她,现在国家出台新政收紧房贷,七折利率肯定申请不到,但中介拍胸脯的保证让她打消疑虑,仍然签订了买卖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