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楼市调控新政尽管短期遏制了房价上涨,然而从长期看,除了政策本身需要完善以外,人们也担心调控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本刊记者 俞越
“史上最严”新政出台,给高烧已久的楼市浇了一盆冷水,参与其中的各路投资客和炒房团也迅速做出反应。有媒体曝出浙江某炒房客一次性抛出北京北三环一房产项目20余套房源,总价近1.3亿元,为二手房历史上最大单的消息,令人震惊。
“此次调控重点打压的是投机行为,而非房价本身。通过增加交易成本,缓解市场供需不平衡状况。”中易安房地产担保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徐东华的观点一语中的。
温州“炒房团”暂别楼市
年届不惑的秦宪伟炒房十多年来斩获颇丰,在温州瑞安一家国有企业上班的他对全国各地的楼市行情如数家珍。秦与当地的“炒房团”成员一起转战上海、北京、杭州等一线城市后,又把目光投向了武汉、珠海、重庆等房价相对低的区域。就在新政出台前,秦宪伟和他的伙伴们还随身携带着存有近亿元资金的银行卡到各地考察,“打算看准了就直接下单”。
然而,秦宪伟们的考察行程还没有结束,国务院就下达了二套首付五成、贷款利率1.1倍的通知。尽管购房成本提高了10%,秦宪伟还是在重庆一家楼盘下了单,只是将8套的原定计划削减了一半。其他“炒房团”成员也是如此。而当银行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及控制非本地居民购房贷款的强硬措施出台后,秦宪伟们再也没有办法从银行贷出款来了。带着没有花出去的大笔资金,“炒房团”失望而归。
秦宪伟告诉《浙商》记者,停发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直接阻拦了他们进军异地房地产市场的脚步。成本的增加是一方面,政策调控的最大威力还在于对市场预期的影响,这也是他们暂时放弃继续购房投资的主要原因。
秦宪伟称,回到瑞安以后,他们的“炒房团”就自动解散了。而像他们一样自发组成的从十几人到几十人不等的“炒房团”,光在瑞安就有很多个。
懂得充分利用资金杠杆作用的温州人对资金投入产出比相当在意。在首付只需40%的时期,借助银行60%的贷款,自有资金成本被放大了1.5倍。而大力度的调控政策压缩了市场的升值空间,嗅觉灵敏的温州人选择暂时放弃。
能否落到实处面临考验
现在,你的身份证可能比银行卡还管用。
在杭州某企业上班的白领小李发现,她的身份证成了香饽饽,来借的人不在少数。原来,身为杭州本地人的小李父母有两套房子,她自己还没有购房记录,以小李的名义购买还可以比照首套房政策执行。不少亲友打上了身份证的主意,借此规避新政的约束。在狂热的炒房人眼里,这也成了“政策留下的缺口”。据媒体报道,广州某楼盘近期就曾出现购房人拿着一袋子身份证来买房的情况,疯狂之极。
而房贷紧缩,也并不意味着买房者就“贷款无门”,不少购房者就打起了“消费贷款”的主意。以现有的住房作为抵押,即可向银行申请抵押消费贷款,享受的是5年期以上5.94%的基准利率,相比1.1倍的二套房贷款利率就优惠不少。《浙商》记者从各家银行了解到,这样“绕道”省钱的客户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