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估价按市价,就高不就低,税率按千分之八。据说当时准备了三套方案,这套是最轻的。”上述人士表示。
除了房产税带来的阻力之外,当地开发商反对之声强烈,亦成为细则迟迟未出的重要因素。
上海知名地产评论人蔡为民透露,7月初,政府曾召集众多开发商和中介开会。房管局的高层在会上表态说,上海的调控细则最多影响到20%的人,涉及范围不广,杀伤力有限,和北京不一样。“官方希望通过开发商,让市场都了解政策,大家不要那么担心,该买的还是要买。”蔡为民说。
但在蔡看来,20%是立即的杀伤力,会产生威吓作用。“这20%事实上是地产市场的主力部队,完全可以撬动80%的市场。”
这次会议上,绿地、金地等企业对新政所带来的下行预期均表示出担忧。
“最终,决策层觉得一旦这个细则出台,对市场打击会非常大,希望再观察一下市场,作为政策储备。”上述接近住建部人士表示。
博弈平衡点
全国房地产调控政策是否见效,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上海调控细则出台的速度。而上海楼市经历调控初期的短期震荡后,已渐渐恢复元气。
中国房产信息集团研究中心总经理陈啸天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目前已经有'日光盘’出现了,尽管这只是个别项目,却是积极的信号。”
根据他的调研,上海楼市目前进入了新一轮稳定期,“成交量与价格均无太大动荡。”
陈啸天表示,若将上海分为中心、次中心和郊区三大块,则它们均已完成了价格测试。“不怕博弈和僵持,就怕找不到博弈的平衡点。”陈啸天说,“这一平衡点的大概数字是降价15%。”
在中国房产信息集团监控的上海多家楼盘中,“一些7折、8折的盘,走得都非常快。”
陈啸天分析,这些价格出现松动的开发商可分为两类:求周转和创纪录。
比如当地一家知名国企,2009年的销售收入达到106亿元,而今年上半年,其销售额尚不足30亿元,资金压力巨大。
成全机构董事长全忠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资金状况好的公司并不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发商心态会有变化,而且是朝着不好方向变化。“我们负责代-理的几个项目,大家都已经把开盘预期降低了,销售策略是就低不就高。”
创纪录则是几个大开发商的诉求,为完成年度指标而快速回笼资金。“比如恒大或万科,有一些盘降了15%左右,但它们只降不说。”陈啸天说。
打折促销,看似热闹,但蔡为民认为这依然是个案。“根据我的统计,上海楼市价格仅仅下调了5%到8%。”据蔡为民统计,在较为偏远的嘉定,房价下跌幅度也不足15%。
全忠则认为,看似下调的价格背后,均价、个案、指标楼盘这三个因素应该都考虑在内。“比如近期高端楼盘入市少,均价自然会下来。”而在他看来,多数高端楼盘的价格并未出现松动。
房产税前奏
价格僵持不下,这与决策层当初的设计背道而驰。
一位接近任志强的人士透露,任上月曾被某部门约谈。在此后的一次聚会上,任志强与王石相遇。“任志强觉得华远降价,带动效应有限,所以劝万科带头表态,但王石拒绝了。”上述人士表示。当时万科已完成350亿元的上半年销售计划,并无降价压力。
就在这次聚会上,任志强透露,若房价继续僵持,会有更严厉政策出来。“这也是任志强近期不断呼吁降价的原因。”上述人士分析。
与此同时,国十条的落实工作依然在进行。8月底,上海再次重申收紧三套房贷。“这说明之前信贷政策始终没有贯彻,因为没有具体细则。”蔡为民说。
“即使没有调控细则,我们的工作也一直在做,就是落实国十条。”上海市房管局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具体主导当然是市政府,比如涉及到信贷政策、供地计划等,已经超出了房管局的权限。”
陈啸天对此表示,“政府在刻意保持信息的模糊性,这对楼市有稳定作用。”
对于上海调控细则最终能否出台,多位受访人士意见不一。蔡为民认为,距“国十条”出台超过4个月,此时再出细则已无意义。但他认为,“按照目前态势,上海明年出台房产税不可避免。”
全忠则透露,二手房交易税可能会在2010年10月率先变革。“过去有阴阳合同,现在的新政策将不按合同交税,要按照权威评估机构的数据来征税,叫做资本利得税。这或将是房产税的前奏。”全忠说。